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多方協同形成齊心育人合力

發布時間:2023-02-09 10:17:00來源: 人民日報

  各地積極探索推進學校、家庭、社會(hui) 健全機製、緊密聯動

  多方協同形成齊心育人合力(傾(qing) 聽)

  核心閱讀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hui) 育人機製”。近日,教育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健全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育人機製的意見》,明確了學校家庭社會(hui) 在協同育人中的各自職責定位及相互協調機製。

  各地積極探索、不斷總結、大力推廣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育人有效模式,營造全社會(hui) 各方麵關(guan) 心支持協同育人的良好氛圍。

  開設“父母大學”,打造家庭教育服務品牌;設立家庭教育指導師崗位,針對不同家庭的個(ge) 性化需求提供具體(ti) 指導;社區開辦“隔代教育”主題講座,家庭教育指導納入城鄉(xiang) 社區公共服務重要內(nei) 容。

  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推進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育人機製,目前取得哪些成效?如何破解職責定位不夠清晰、協同機製不夠健全等問題?怎樣構建協同育人新格局?記者進行了采訪。

  學校主導——

  開設家庭教育課程,提升指導服務專(zhuan) 業(ye) 化水平

  “平時我脾氣比較急,聽了學校的家庭教育講座,我認識到傾(qing) 聽孩子心聲的重要性,也知道了怎麽(me) 跟孩子溝通。”今年1月,上海市閔行區七寶鎮明強小學開展了寒假家庭教育專(zhuan) 題講座,三年級學生家長潘女士一邊聽一邊記,收獲滿滿。

  如今,越來越多家長從(cong)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獲益。上海市教衛工作黨(dang) 委、市教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上海積極構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新體(ti) 係,加強學校家庭社會(hui) 互動,著力形成協同育人的良好局麵。

  近日印發的《關(guan) 於(yu) 健全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育人機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學校家庭社會(hui) 在協同育人中的各自職責定位及相互協調機製。其中要求,學校要充分發揮協同育人主導作用,及時溝通學生情況、加強家庭教育指導、用好社會(hui) 育人資源,提出班主任每學年對每名學生至少開展一次家訪、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兩(liang) 次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等。“學校要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作為(wei) 重要職責,切實提升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專(zhuan) 業(ye) 化水平。”北京師範大學兒(er) 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邊玉芳說。

  近年來,山東(dong) 省濟南市積極打造“泉家共成長”家庭教育服務品牌,製定標準、搭建資源平台,並鼓勵各校探索創新。“我們(men) 開設了‘父母大學’,將學生心理健康、生涯發展等內(nei) 容融入家庭教育課程,目前已有近兩(liang) 萬(wan) 名家長完成課程。”山東(dong) 省實驗中學學生發展部主任於(yu) 莉介紹,課前老師們(men) 會(hui) 通過調查問卷、家訪等形式了解家長需求、完善課程內(nei) 容,“希望帶給家長們(men) ‘一學就靈’的家庭教育方法。”

  “以前,我對孩子期望過高,自己性格也有些強勢,有段時間和孩子關(guan) 係很緊張。”高三學生家長李女士坦言,學校的“父母大學”幫了自己大忙。“《愛的表達》《陪伴花開》……每次課程我都認真學習(xi) ,按老師教的理念調整自己的溝通方法。現在,孩子有心裏話也願意跟我說了。”

  如何針對不同家庭的個(ge) 性化需求提供具體(ti) 指導?上海市中小學實施全員導師製,編製家校溝通指導手冊(ce) 等,為(wei) 家長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山東(dong) 省濰坊市在全市中小學、幼兒(er) 園設立家庭教育指導師崗位,按照一定的師生比例配備,開展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濰坊高新雙語學校教師張新宇就是一名家庭教育指導師,經常對家長進行一對一指導。“每當幫助家長解決(jue) 育兒(er) 困惑時,我都會(hui) 強烈感受到教師的榮譽感、助人的幸福感。”張新宇說。

  家長盡責——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主動協同學校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ge) 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意見》明確,家長要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ti) 責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主動協同學校教育、引導子女體(ti) 驗社會(hui) 。

  在主動協同學校教育方麵,記者采訪了解到,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家庭教育指導和家校互動活動、主動參與(yu) 家長委員會(hui) 有關(guan) 工作,已成為(wei) 許多家長的共識。

  “家長們(men) 對家委會(hui) 的參與(yu) 熱情很高。”明強小學學生家長秦安說,上學期,明強小學家委會(hui) 通過調查問卷,向全校家長收集了家庭教育中的問題和困惑。“我們(men) 對5000多份問卷進行統計分析、提取關(guan) 鍵詞,了解不同年級的家長最關(guan) 注的問題。學校後續的家庭教育指導活動也基於(yu) 家長實際需求開展,很有針對性。”秦安說,家委會(hui) 是協同育人的橋梁,既為(wei) 學校提供建設性意見,也幫助家長們(men) 更好地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交流學習(xi) 家庭教育經驗。

  在明強小學,“爸爸教育”也是一個(ge) 特色。學校在調研中發現,有的家庭在對孩子的教育中以媽媽參與(yu) 為(wei) 主,存在“爸爸缺位”現象。為(wei) 此,學校注重營造全家共同參與(yu) 的家庭教育氛圍,推出特色項目,增強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責任意識和行動力。

  不久前,明強小學教師黃慶慶在班上開展了“爸爸的健身房”活動,鼓勵家長與(yu) 孩子一起創編親(qin) 子遊戲、鍛煉身體(ti) 。“這次活動爸爸們(men) 唱主角。我和孩子一起遊戲、運動,鼓勵孩子勇於(yu) 嚐試、迎接挑戰,在互動交流中增進了親(qin) 子關(guan) 係。看到其他爸爸積極參與(yu) ,我也很受鼓舞。”學生家長張俊平深有感觸。

  “如今,家長們(men) 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越來越深,主動協同學校教育的意識越來越強。”明強小學校長姚鳳說。

  社會(hui) 支持——

  強化社會(hui) 教育資源供給,營造協同育人工作格局

  “推進學校家庭社會(hui) 教育協同育人,要解決(jue) 家庭教育和社會(hui) 教育資源相對短缺,學校教育資源‘一條腿長’和家庭教育、社會(hui) 教育資源‘兩(liang) 條腿短’的問題。”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教育部基礎教育家庭教育指導專(zhuan) 委會(hui) 主任委員張誌勇說,強化社會(hui) 教育資源建設和供給是健全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育人體(ti) 係的當務之急。

  在完善社會(hui) 家庭教育服務體(ti) 係方麵,《意見》要求將家庭教育指導作為(wei) 城鄉(xiang) 社區公共服務重要內(nei) 容。前不久,青島市市北區啟動了“家庭教育指導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在街道、社區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市北區延安路街道上清路社區居民王妮娜,在社區聆聽了“隔代教育”為(wei) 主題的家庭教育指導講座。“現場有不少孩子的爺爺奶奶參加活動,課程很接地氣。”王妮娜說。

  推進社會(hui) 資源開放共享,有利於(yu) 為(wei) 學校和家庭開展活動提供便利。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注重集聚校內(nei) 外資源,積極構建學校、社區共同育人的大環境。該校黨(dang) 委書(shu) 記陳宏觀介紹,學校與(yu) 屬地街道社會(hui) 實踐基地簽約,組織誌願服務,既為(wei) 社區貢獻力量,又讓學校每一名高中學生都能夠高質量完成誌願服務課時要求。

  在工作目標方麵,《意見》提出,到“十四五”時期末,政府對協同育人工作的統籌領導更加有力,製度體(ti) 係基本建立健全;學校積極主導、家庭主動盡責、社會(hui) 有效支持的協同育人機製更加完善,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更加濃厚。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機製健全、聯動緊密、科學高效的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育人機製。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介紹,《意見》要求,要強化專(zhuan) 業(ye) 支撐,推動有關(guan) 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專(zhuan) 業(ye) 團體(ti) 開展協同育人理論與(yu) 實踐研究,加強理論建設與(yu) 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並將家庭教育指導納入師範生培養(yang) 和教師業(ye) 務培訓重要內(nei) 容。此外,各地要積極探索、不斷總結、大力推廣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育人有效模式、創新做法和先進經驗,大力營造全社會(hui) 各方麵關(guan) 心支持協同育人的良好氛圍。(記者吳月)

  [ 責編:田媛]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