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征購置稅支撐新能源車市
工信部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產(chan) 銷分別完成705.8萬(wan) 輛和688.7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式增長得益於(yu) 我國一攬子產(chan) 業(ye) 政策有力支撐。其中,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尤為(wei) 關(guan) 鍵。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提升和生產(chan) 成本下降,我國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自2016年起逐步退坡,到2022年已退坡到較低水平。對於(yu) 補貼前售價(jia) 在30萬(wan) 元以下的純電動乘用車,續航裏程在300公裏至400公裏以內(nei) 的補貼9100元,超過400公裏的補貼12600元,而符合條件的插電混動(包含增程式)乘用車補貼僅(jin) 為(wei) 4800元。不同於(yu) 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自2014年9月起實施,2022年政策支持力度已顯著高於(yu) 車輛購置補貼。以某新能源車型為(wei) 例,車輛價(jia) 格25萬(wan) 元,車輛購置稅減免額度可達2萬(wan) 餘(yu) 元,是其車輛購置補貼額的2倍。
就當前形勢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技術逐漸成熟、產(chan) 品性能不斷提升、自主品牌競爭(zheng) 力凸顯、消費者體(ti) 驗持續優(you) 化等支撐新能源汽車市場基本要素總體(ti) 向好。進一步看,2022年底,持續13年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已退出,而免征購置稅政策將延續至今年年底。核心政策的調整將給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不確定性。
隨著購置補貼政策退出,成本壓力開始向車企傳(chuan) 導,不同品牌的產(chan) 品采取了不同策略。據統計,1月1日起,包括比亞(ya) 迪在內(nei) 的多家車企對旗下相關(guan) 車型價(jia) 格進行了調整,漲幅均在數千元。長城魏牌則宣布國補政策到期後指導價(jia) 不變。而特斯拉則宣布2023年1月至2月交付的新車訂單可享受數千元限時交付激勵及保險補貼並下調旗下車型車價(jia) 。新能源汽車企業(ye) 價(jia) 格調整策略必將傳(chuan) 導至消費者,從(cong) 而影響消費者預期,進而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可喜的是,免征購置稅政策今年仍然將有力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擴張。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數據,2022年全年我國累計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879億(yi) 元,同比增長92.6%。不難發現,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支持政策中,免征購置稅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為(wei) 充分發揮免征購置稅政策對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的激勵作用,還需在政策宣傳(chuan) 引導、地方配套支持及把握年輕消費者群體(ti) 等方麵聚焦。
首先,做好免征購置稅政策宣傳(chuan) 引導。相對於(yu) 免征購置稅政策,潛在消費者和社會(hui) 公眾(zhong) 對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更為(wei) 熟悉。為(wei) 更好發揮免征購置稅政策效果,相關(guan) 部門應通過網站、公眾(zhong) 號等線上方式和辦公區域、公共場所等線下方式加強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政策宣傳(chuan) ,積極培育和引導潛在消費者。同時,還應通過簡化辦稅手續和創新便民舉(ju) 措,提升納稅人辦理車輛納稅和登記上牌的便利性,確保車購稅免征政策落實落細。
其次,地方政府可與(yu) 免征購置稅延續等政策配合,出台更為(wei) 靈活的支持措施。地方政府不僅(jin) 可通過完善本地充電服務及動力電池回收網絡提升新能源汽車後市場服務能力,還可適時推出對車輛購置的資金支持措施。例如,上海宣布延續實施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2023年6月30日將車輛置換為(wei) 純電動汽車的消費者,給予每輛車10000元的財政補貼。北京、天津等地在今年春節前後啟動了不同程度的汽車消費激勵政策。
最後,注重把握年輕消費群體(ti) 。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低、不限行限購等特點與(yu) 年輕消費群體(ti) 的務實風格相吻合。同時,他們(men) 對新能源汽車的新功能、新設計更為(wei) 關(guan) 注。為(wei) 有效促進免征購置稅等政策實施,新能源汽車企業(ye) 有必要把握新青年群體(ti) 的消費者特征,開發適應其需求的產(chan) 品和采取針對性的營銷策略。(張長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