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天問一號兩年創多項紀錄

發布時間:2023-02-13 10:2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2月10日,遠在火星執行全球遙感科學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迎來了“上崗”兩(liang) 周年的日子。兩(liang) 年來,這個(ge) 來自中國的第一顆人造火星衛星,勇拓火星創多項紀錄。

  2020年7月23日,我國開啟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其中,著陸巡視器又包括祝融號火星車及進入艙。2021年2月10日,天問一號環繞器成功實施製動捕獲,隨後進入環繞火星軌道,實現“繞、著、巡”第一步“繞”的目標,國家航天局宣布環繞火星成功。

  從(cong) 這一刻開始,天問一號環繞器正式踏入“火星職場”。作為(wei) 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的抓總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的研製專(zhuan) 家介紹,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分飾飛行器、通信器和探測器三大角色,是名副其實的“太空多麵手”。

  自2020年7月23日發射開始,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扮演了飛行器的角色,背負著陸巡視器,經過深空機動、4次軌道修正,走過約4.5億(yi) 公裏的路徑,經過202天的“過關(guan) 斬將”,順利抵達火星。

  2021年2月10日,火星環繞器到達火星,正式履職“環繞火星”崗位。按照天問一號的任務要求,火星環繞器在火星主要扮演通信器、探測器兩(liang) 大角色。

  2021年5月15日,火星環繞器將著陸巡視器準確送入落火軌道、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火星,實現了我國首次地外行星著陸。5月22日,在火星環繞器的中繼支持下,祝融號火星車成功駛離著陸平台,中國人的足跡首次踏足那顆紅色星球,中國成為(wei) 世界上第二個(ge) 實現火星巡視的國家。

  火星車踏足火星後,火星環繞器為(wei) 祝融號提供了近半年的中繼通信後,圓滿完成通信器的角色任務。

  2021年11月,火星環繞器實施軌道控製,進入遙感使命軌道,正式轉入探測器的角色。通過攜帶的7台有效載荷,環繞器對火星開展了全球遙感科學探測。

  2022年6月29日,國家航天局宣布:火星環繞器獲取了覆蓋火星全球的中分辨率影像數據,各科學載荷均實現了火星全球探測,完成了既定科學探測任務。2022年12月29日,火星環繞器成功環火687天,完成了一個(ge) 火星年的環火飛行與(yu) 探測,環繞器圓滿完成探測器的角色任務。

  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稱,天問一號在國際上首次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繞、著、巡”三大任務目標。火星環繞器作為(wei) 其“業(ye) 務骨幹”,創下多個(ge) “第一”,也獲取了大量一手的科學數據和工程數據,為(wei) 我國行星探測工程積累了寶貴經驗。

  航天八院專(zhuan) 家介紹,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配置了高分辨率相機、中分辨率相機、次表層探測雷達等7台科學有效載荷,用於(yu) 實施科學探測。

  在實施火星捕獲前,火星環繞器使用高分辨率相機拍攝了我國首幅火星影像。在著陸火星前,火星環繞器在為(wei) 期約3個(ge) 月的停泊飛行中,使用高分辨率相機、中分辨率相機、礦物光譜分析儀(yi) ,獲取了包含預選著陸區優(you) 於(yu) 1米分辨率全色影像圖、寬域彩色中分辨率影像圖、多光譜信息。著陸火星後,火星環繞器對真實落區、火星車巡視區域進行了成像探測,獲取高分辨率影像。

  進入遙感使命軌道後,火星環繞器完成了火星全球遙感探測任務,獲取了覆蓋火星全球的中分辨率影像數據。利用這些影像數據,我國的科研人員目前正在繪製國際先進的高分辨率火星彩色全球影像圖。在環火擴展任務期間,火星環繞器實施了火衛一成像探測,獲取了中國首幅火衛一圖像。

  除科學載荷獲取的探測數據外,基於(yu) 火星環繞器平台的工程數據同樣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

  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太陽位於(yu) 火星與(yu) 地球之間,火星環繞器經曆了“日淩”期考驗,環繞器與(yu) 地球之間的無線電通信受到太陽的幹擾而失去聯係。利用這次機會(hui) ,在國家航天局支持下,中外科學家聯合,利用火星日淩期間的通信信號工程數據,獲得了太陽臨(lin) 日空間日冕等離子體(ti) 拋射速度、冕流波等細節結構、初生高速太陽風流等研究成果。

  專(zhuan) 家稱,為(wei) 了實現火星探測器在太空中狀態的安全監測,火星環繞器配置了工程測量分係統,包含固連遙測探頭、近距離遙測探頭等。利用這些工程監測探頭,火星環繞器完成了奔火過程中探測器全貌、火星捕獲過程、著陸火星階段著陸巡視器分離、環火飛行環繞器全貌等關(guan) 鍵過程及狀態可視化監測。

  在圓滿完成天問一號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後,我國行星探測工程後續任務也在緊鑼密鼓地開展。《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shu) 指出,未來中國將實施小行星探測、火星采樣返回、木星係探測等任務。中國航天人將繼續探索,助力我國行星探測事業(ye) 發展、加快推動航天強國建設。

  目前,火星已迎來了春分,記者從(cong) 國家航天局了解到,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在“環繞火星”的崗位上履職,持續開展對火星多維度探測任務。(記者 邱晨輝)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