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藥品回收關鍵要暢通便民渠道
隨著人們(men) 保健意識的增強和醫療衛生防病知識的普及,許多人家中會(hui) 添置小藥箱,提前儲(chu) 備一些常用藥。但近日,“過期藥危害有多大”和“囤藥過多如何處理”等問題成為(wei) 網上熱議的話題。(據2月9日《長江日報》報道)
常備藥箱是很多家庭的習(xi) 慣,與(yu) 之相應的,如何處理過期藥成為(wei) 很多家庭的煩惱。《中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白皮書(shu) 》顯示,我國約有78.6%的家庭備有小藥箱,80%以上的家庭沒有定期清理的習(xi) 慣,90.1%的被調查者有將過期藥品隨意丟(diu) 棄的經曆。
此前,過期藥已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藥品過期後,其安全性、有效性等可能會(hui) 發生改變,不宜服用。如果隨意丟(diu) 棄,容易引起環境汙染等問題,甚至可能被不法商販重新包裝、重複銷售。
雖然現行規定並沒有對家庭廢棄藥品處理作出要求,也沒有賦予藥店和生產(chan) 企業(ye) 回收過期藥品的責任,但還是有一些地方和企業(ye) 作出了有益嚐試。如江蘇南京設立了近200家過期藥品回收點;陝西寶雞為(wei) 了鼓勵市民通過正規回收渠道處理過期藥品,在社區或藥企開展過期藥品以舊換新活動。
相對龐大的過期藥品數量而言,單憑某個(ge) 城市或幾個(ge) 企業(ye) 的努力顯然不夠,要真正建立起社會(hui) 廣泛參與(yu) 的更具實效、更可持續的回收體(ti) 係,還需要政府部門在提高公眾(zhong) 認識過期藥品危害的同時,盡快建立起強有力的回收保障製度。
對於(yu) 過期藥品處理,應從(cong) 細節入手,暢通過期藥、失效藥無害化處理通道。一方麵,進一步加大過期藥品危害及回收知識的宣傳(chuan) 力度,引導市民將家中的過期藥品放置於(yu) 相關(guan) 場地,同時增設回收網點,建立過期藥品回收獎勵製度,推行有償(chang) 回收或以舊換新;另一方麵,按照“從(cong) 哪兒(er) 來到哪兒(er) 去”的原則,鼓勵藥品生產(chan) 企業(ye) 肩負起回收任務。各地藥監部門與(yu) 衛生部門必須重視過期藥品處理,不但要設置密度合理的回收點,還可以讓公立醫院和部分藥店承擔回收任務,並組織人員定期到基層上門回收。尤其重要的是,應嚴(yan) 格監管醫療“大處方”,大幅減少過期藥品的來源;企業(ye) 也可根據藥品使用情況確定藥品包裝劑量,即推行包裝小量化,減少藥品使用環節的浪費等。(吳學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