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跨越千裏傳書香(點讚新時代)

發布時間:2023-02-15 10:36:00來源: 人民日報

  “你們(men) 願意經常來這裏看書(shu) ,我就特別開心。”浙江省嘉興(xing) 市海寧市斜橋鎮中心小學教師金呂平,正通過手機視頻軟件和一群孩子對話。這群孩子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沙雅縣海樓鎮光明學校的小學生,此刻,他們(men) 正在學校的圖書(shu) 室。“謝謝金呂平叔叔”的稚嫩童音,從(cong) 屏幕裏傳(chuan) 來。

  2018年5月2日,金呂平聽廣播了解到嘉興(xing) 對口支援沙雅縣的消息。“聽說那裏的孩子們(men) 很需要課外書(shu) 。”當時,已從(cong) 教29年的金呂平,心情難以平靜,他非常清楚書(shu) 籍對孩子們(men) 成長的重要性,產(chan) 生了捐書(shu) 的想法。一段跨越4000餘(yu) 公裏的師生情緣由此開始。

  說幹就幹。上網搜索、多方打聽,金呂平輾轉聯係到海樓鎮光明學校。“新疆距離浙江很遠,網上訂書(shu) 雖然方便,但郵費不是一筆小數目。”考慮再三,金呂平決(jue) 定將1萬(wan) 元的購書(shu) 款直接捐給學校,由學校在當地采購。看到時任校長趙小強發來的圖片裏,一冊(ce) 冊(ce) 書(shu) 籍送到了學校,金呂平很是高興(xing) 。

  狹小的圖書(shu) 室裏有了書(shu) ,卻沒幾個(ge) 書(shu) 架,捐的書(shu) 沒有地方存放。得知學校打算對圖書(shu) 室進行改造,金呂平再次分批捐出約10萬(wan) 元,用於(yu) 圖書(shu) 室的設施升級和圖書(shu) 采購。

  說話間,金呂平掏出了自己破舊的手機,屏幕已經磨花,他記不清用了多少年。手機裏珍藏的照片,見證了圖書(shu) 室翻新改造的前前後後。添置書(shu) 架、增加桌椅、購買(mai) 圖書(shu) ……如今,圖書(shu) 室空間寬敞,可以容納幾十名學生同時閱讀。一排排書(shu) 架上,整齊碼放著人物傳(chuan) 記、兒(er) 童繪本等各類讀物。

  “上學期間,圖書(shu) 室每天都會(hui) 開放,閱讀課也在這裏上。現在學校人均有30本書(shu) 。”光明學校校長費群說,現在圖書(shu) 室還用上了現代化管理係統,不少同學會(hui) 借書(shu) 回家繼續閱讀。

  “圖書(shu) 室真正發揮了作用!希望孩子們(men) 能夠努力學習(xi) ,學有所成,長大造福社會(hui) 。”金呂平說。

  圖書(shu) 室建成後,學校多次邀請金呂平到學校看看,但都被他婉拒。他說:“我不去了,把機票錢省下來,以後還能幫助孩子們(men) 。”金呂平一直關(guan) 心著學校,有空時會(hui) 拿起手機翻翻相冊(ce) ,或通過視頻軟件看看孩子們(men) ,也看看那間圖書(shu) 室。

  對於(yu) 善舉(ju) ,金呂平不願多提。其實,金呂平夫婦身為(wei) 鄉(xiang) 鎮教師,生活並不富裕,但參與(yu) 公益早已成為(wei) 他們(men) 一家人的日常。夫婦倆(lia) 平時很節儉(jian) ,但當學生有困難、有需要時,他們(men) 總會(hui) 慷慨解囊。目前夫婦倆(lia) 已累計資助46名學生。

  不久前,金呂平和妻子許下了新的公益心願:每年從(cong) 工資裏至少留出1萬(wan) 元,用於(yu) 公益事業(ye) 。“我們(men) 夫妻倆(lia) 隻是普通教師,唯有陪伴學生一起成長,才是最適合我們(men) 的。”金呂平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