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節日文化火起來 百姓精神富起來

發布時間:2023-02-22 10:4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熱點觀察】

  作者:王黎平(黑龍江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剛剛過去的春節、元宵節,各地迎來了久違的熱鬧景象。線下,豐(feng) 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在各地競相開展,老百姓跟著唱起來、跳起來、舞起來,一片歡樂(le) 祥和;線上,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ti) 平台上,節慶現場的熱鬧、喜樂(le) 穿過手機,溢出屏幕,“家鄉(xiang) 年俗大賞”等詞條下,廣大網友紛紛曬圖、秀幸福。

  中國是個(ge) 有著悠久曆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豐(feng) 富的節日文化。中國傳(chuan) 統節日作為(wei) 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ti) ,代表著中華文化的特質和精神,其中蘊含著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地理、曆法等人文與(yu) 自然知識,它們(men) 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傳(chuan) 承和弘揚節日習(xi) 俗、理解和挖掘節日文化內(nei) 涵是重要的時代課題。節日文化火起來,有助於(yu) 百姓精神富起來。

  傳(chuan) 承和弘揚傳(chuan) 統節日習(xi) 俗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每逢過年,年味兒(er) 一天更比一天濃,隨著歌謠的傳(chuan) 唱,傳(chuan) 統年俗也隨之代代傳(chuan) 承。

  節日習(xi) 俗作為(wei) 一種文化現象,承載與(yu) 傳(chuan) 遞著傳(chuan) 統。人們(men) 利用傳(chuan) 統節日定期進行傳(chuan) 統的儀(yi) 式、傳(chuan) 統的表演與(yu) 傳(chuan) 統的教育,使傳(chuan) 統在民眾(zhong) 生活中得到延續與(yu) 加強。人們(men) 通過各種節俗活動,在耳濡目染中自覺理解、接受傳(chuan) 統,從(cong) 而實現傳(chuan) 統的傳(chuan) 遞與(yu) 繼承。

  傳(chuan) 承節日習(xi) 俗有其獨特的文化功能,不僅(jin) 能夠喚醒一個(ge) 民族千年以來民眾(zhong) 群體(ti) 潛移默化形成的集體(ti) 記憶,而且能為(wei) 一代代中國人烙上流淌在民族血脈中的文化印記、文化符號。從(cong) “千門萬(wan) 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開始,中華民族用新桃符換下舊桃符,以此祈福避禍,在與(yu) 親(qin) 人的團聚中開啟新的一年;每年“清明時節雨紛紛”時,斷魂的行人們(men) 集體(ti) 追憶著逝去的故人;到了中秋月圓夜,“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今人與(yu) 古人遙相呼應,寄相思於(yu) 明月。節日習(xi) 俗的流傳(chuan) ,印刻著曆史的痕跡,承載著一個(ge) 民族的千年記憶。這些都在印證著一個(ge) 道理,節日習(xi) 俗的傳(chuan) 承何其重要。

  傳(chuan) 承和弘揚傳(chuan) 統節日習(xi) 俗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從(cong) 多方麵著力。首先要健全傳(chuan) 統節日習(xi) 俗保護傳(chuan) 承體(ti) 係,通過開展普查,完善不同地域傳(chuan) 統節日的節俗檔案,開展區域性整體(ti) 保護等,助力節日習(xi) 俗把根紮得更深、在群眾(zhong) 中的基礎更牢。其次要在有效保護前提下促進合理利用,通過舉(ju) 辦節慶活動等,為(wei) 傳(chuan) 統節日習(xi) 俗提供展示平台,尤其要廣泛運用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ti) 手段,推動節日習(xi) 俗走近年輕人、吸引年輕人。再次要把保護和傳(chuan) 承節日習(xi) 俗融入國民教育體(ti) 係,納入學校教學活動之中。要在課程設計和教材中,進一步充實介紹節日習(xi) 俗的內(nei) 容,加強傳(chuan) 統節日文化知識的普及工作,增強學生對傳(chuan) 統節日的認知和理解,讓廣大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傳(chuan) 統節日、認同傳(chuan) 統節日、喜愛傳(chuan) 統節日。

  理解和挖掘節日文化內(nei) 涵

  文化內(nei) 涵是中華傳(chuan) 統節日的精神核心,也是其得以傳(chuan) 承發展的動力支撐。傳(chuan) 統節日的當代振興(xing) 離不開對其文化內(nei) 涵的理解和深度挖掘。

  對於(yu) 孩子們(men) 來說,過節最重要的或許是熱鬧、好玩。然而熱鬧、好玩的背後所傳(chuan) 遞的孝、親(qin) 、慈、愛文化,團圓、和諧、吉祥、如意等寓意,天人合一等自然觀才是傳(chuan) 統節日所賦予我們(men) 的最寶貴的財富。中國傳(chuan) 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係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hui) 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是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其傳(chuan) 承民族血脈、提升民族精神的價(jia) 值,強化民族文化記憶、心理認同的價(jia) 值,維係民族團結、社會(hui) 和諧、家庭和睦的價(jia) 值,激發與(yu) 釋放情感、協調人與(yu) 自然關(guan) 係的價(jia) 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難以替代的。

  今天,節日文化受到更加廣泛的關(guan) 注,基於(yu) 這種背景,我們(men) 不僅(jin) 要積極倡導文明、和諧、喜慶、節儉(jian) 的節日理念,努力發展健康向上的節慶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傳(chuan) 統節日的文化內(nei) 涵,使廣大民眾(zhong) 了解傳(chuan) 統節日的源流及其所蘊含的文化精神,喚起國人參與(yu) 節慶活動的熱情,並形成守護精神家園的文化自覺,使中國傳(chuan) 統節日成為(wei) 展示和傳(chuan) 播優(you) 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陣地,成為(wei) 弘揚和培育偉(wei) 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ti) ,成為(wei) 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

  挖掘節日文化內(nei) 涵,從(cong) 宏觀層麵講,應該將傳(chuan) 統節日問題提升到傳(chuan) 承中華民族文明的高度認識,傳(chuan) 統節日是中華文明的結晶,是傳(chuan) 統文化在當代社會(hui) 的重要遺產(chan) ,是和諧社會(hui) 的積極的文化力量,要從(cong) 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中華文明的高度進行理解與(yu) 挖掘。從(cong) 微觀層麵講,每個(ge) 節日各有其源流脈絡、播布空間,也各有其習(xi) 俗活動和文化內(nei) 涵,對具體(ti) 節日文化內(nei) 涵的挖掘是中華傳(chuan) 統節日文化內(nei) 涵研究的基礎和應有之義(yi) 。

  中國傳(chuan) 統節日文化是一個(ge) 內(nei) 容豐(feng) 富、體(ti) 係完整的係統,節日文化火起來,將從(cong) 精神文化層麵、行為(wei) 文化層麵和物質文化層麵給老百姓帶來多維的滋養(yang) ,其意義(yi) 可見一斑。

  賦予傳(chuan) 統節日時代新意

  習(xi) 俗因傳(chuan) 承而深入人心,文化因賡續而繁榮昌盛。歲月的推移和中華文明的發展,使傳(chuan) 統節日不斷被多種社會(hui) 文化因素潤澤滲透,有曆史人文的大量積澱,有民族智慧、情感、生活習(xi) 性的融合等,其內(nei) 涵不斷得到充實和豐(feng) 富。這正是節日文化生生不息的原因。

  元宵鬧花燈,端午賽龍舟,月下穿針乞巧,重陽賞菊登高……多彩的傳(chuan) 統節日習(xi) 俗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已經成為(wei) 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ti) 。實際上,無論是用傳(chuan) 統方式慶祝節日,還是不斷豐(feng) 富慶祝方式,我們(men) 都在賦予其新的生命,使其在時間長河的洗禮中,不斷閃耀新的光芒,不斷為(wei) 億(yi) 萬(wan) 人民提供豐(feng) 厚的精神滋養(yang) 。

  新征程上,如何激活傳(chuan) 統節日中蘊含的家國情懷、自強精神、傳(chuan) 統美德,並不斷賦予其時代“新意”,仍然存在機遇和挑戰。近幾年引發廣泛影響的“中國節日”係列節目讓傳(chuan) 統節日煥發出新的時代風采,同時為(wei) 傳(chuan) 統節日賦予了“新意”。這種“新意”體(ti) 現在創新表達方式上,更表現在古今交融碰撞出的節日新生命上。接下來,我們(men) 還要從(cong) 以下兩(liang) 方麵促進節日文化火起來,助力百姓精神富起來。

  一是挖掘傳(chuan) 統節日的時代價(jia) 值。日前,相關(guan) 報道指出,隻要傳(chuan) 統節日習(xi) 俗活態存留,村莊的人氣便會(hui) 充盈,人心也會(hui) 更加充實。尤其在一些節慶活動較為(wei) 豐(feng) 富的地區,每逢佳節,人們(men) 歡聚在一起,用載歌載舞、競技狂歡的形式共同營造人心歡娛、人情交融的氛圍。與(yu) 此同時,他們(men) 還用獨特的鄉(xiang) 間風情牽引著包括城裏人在內(nei) 的廣大群眾(zhong) 對鄉(xiang) 村的記憶和情懷,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凝聚強大合力。此外,在講述中國故事等方麵,傳(chuan) 統節日也越發展現出不可替代的新價(jia) 值、新意義(yi) 。

  二是讓傳(chuan) 統節日“活”在當下。文藝創新、文旅融合等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活”在當下、火在當下提供了廣闊空間。對於(yu) 很多地方來說,與(yu) 其說他們(men) 通過創意讓傳(chuan) 統節日“活”了起來,滿足了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訴求,不如說傳(chuan) 統節日為(wei) 文藝創作、文旅發展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靈感。借助知識講座、詩詞朗誦、講故事比賽、經典誦讀、閱讀分享會(hui) 、親(qin) 子手工製作等越來越豐(feng) 富的文化活動,節日文化將持續煥發新的光彩。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