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葫蘆”郵票裏的吉祥意象

發布時間:2023-02-24 09:4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集郵擷趣】

  作者:司徒一凡

  葫蘆,是一種一年生攀緣爬藤草本植物。葫蘆果實嫩時可作蔬果食用,其藤蔓、卷須、葉、花、果瓤及膜、種仁等均可入藥。中國郵政2020年6月1日發行的一套6枚《動畫——葫蘆兄弟》郵票第一枚“七色葫蘆”(圖①)就展現了葫蘆即將成熟時的生長環境,其餘(yu) 5枚郵票中的葫蘆娃發髻上也都有一隻葫蘆,因此該套郵票成為(wei) 我國全套枚數最多的葫蘆郵票。在1980年1月15日發行的一套16枚《齊白石作品選》郵票中有一枚是“葫蘆”,圖案描繪成熟後變成黃色的5隻葫蘆。

  成熟的葫蘆經晾曬幹燥並掏空其內(nei) 部後,因密封性好,又自帶清香之氣,故被用作盛放藥、酒、茶等不同物品的天然容器,自古就有“瓠”“匏”“壺”“扈魯”“甘瓠”“壺盧”等多種別名,對半剖開即成“瓢”。1987年2月20日發行的一套3枚《徐霞客誕生400周年》郵票圖案中均出現作為(wei) 水壺(或酒壺)的葫蘆,它或被係於(yu) 腰間,或被放置身邊,伴隨徐霞客雲(yun) 遊華夏大地與(yu) 河山。

  葫蘆是道家的象征物,被視作神仙器具。我國神話傳(chuan) 說中的“八仙”之一鐵拐李,就背著一個(ge) 裝有“靈丹妙藥”的葫蘆,周遊江湖,治病救人,2004年7月30日發行的《神話——八仙過海》小型張中就有鐵拐李背著葫蘆的形象。2001年12月5日發行的《民間傳(chuan) 說——許仙與(yu) 白娘子》“仙山盜草”,再現了我國神話故事《白蛇傳(chuan) 》中“盜仙草”的場景:白娘子大戰守護仙草的童子,南極仙翁在旁觀看,他右手拿著靈芝草,左手握著掛有葫蘆的龍頭拐杖。盜仙草的起因是白娘子在端午節喝了雄黃酒後現原形,許仙受驚嚇而魂飛魄散、不省人事。為(wei) 救許仙,白娘子遠赴昆侖(lun) 山盜仙草。我國民間有過端午節喝雄黃酒除毒避邪的習(xi) 俗,2001年6月25日發行的一套3枚《端午節》郵票中的“避五毒”,其主圖正是盛滿雄黃酒的葫蘆。

  葫蘆還是中醫的標誌符,被譽為(wei) “懸壺濟世”。神醫華佗當然離不開裝藥的葫蘆,2020年8月19日發行的一套2枚《華佗》郵票中的“發明麻沸散”一圖可見華佗左側(ce) 身邊有一隻葫蘆,小型張中的案幾上也放著一隻葫蘆。2014年9月30日發行的一套4枚《中華孝道(一)》郵票之“學醫療親(qin) ”(圖②)中,藥王孫思邈所持的拐棍上掛著一隻葫蘆。

  曆經長期積澱和演變,葫蘆從(cong) 單純實用功能逐漸被華夏先人賦予各種精神寄托,成為(wei) 中華民族質樸、世俗的吉祥物之一。因其與(yu) “福祿”諧音,故代表福祿雙喜;因其多籽易繁殖,故象征多子多孫;因其枝莖稱作“蔓帶”,與(yu) “萬(wan) 代”諧音,故寓意長壽健康。總之,葫蘆符合人們(men) 對天地和合、富貴吉祥、福壽綿長、家族平安、人丁興(xing) 旺等美好向往的所有希冀,2014年10月9日發行的賀年專(zhuan) 用郵票《幸福美滿》(圖③)對此有充分展示。這枚菱形郵票是我國第一枚以葫蘆為(wei) 主圖的郵票,大葫蘆內(nei) 還有14隻不同顏色的小葫蘆生長在藤蔓與(yu) 花葉間,成為(wei) 我國葫蘆數量最多的郵票。古人還對葫蘆作為(wei) 吉祥物的意象衍生到瓷器中,1998年10月13日發行的一套4枚《龍泉窯瓷器》郵票中的“元·葫蘆瓶”就是一個(ge) 極佳的實例。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