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網評】探尋漢字起源,讓中華傳統文化“火”起來

發布時間:2023-02-24 09:42:00來源: 光明網

  漢字賡續著厚重的曆史文脈,是中華民族文明智慧的結晶和世界文化寶庫中獨具魅力的瑰寶。2月17日至22日,“寫(xie) 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網上主題宣傳(chuan) 活動在河南舉(ju) 行,全國網絡媒體(ti) 與(yu) 廣大網友共同探尋文字起源,活動曆時六天,登上微博熱搜榜,閱讀量近3億(yi) ,在互聯網上掀起中國漢字熱潮。記載和凝聚著中華民族曆史風采的古老文字,跨越曆史長河,在網絡世界閃爍著璀璨光芒,等待著人們(men) 的品閱。

  出土於(yu) 中國河南的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獻遺產(chan) ,傳(chuan) 承著中國基因,是中國文化自信的底氣所在。在網絡文化語境下,通過新技術、新手段對甲骨文進行傳(chuan) 播與(yu) 普及,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生機。正如網友們(men) 在活動互動區的評論所說,“古老的漢字萌發新潮魅力!”借助“寫(xie) 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網上主題宣傳(chuan) 活動,讓我們(men) 看到了中國漢字獨有的形式之美和厚重的曆史沉澱,讓人感受到中華文化永恒的魅力。

  這段時間,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省級新聞媒體(ti) 的60多名記者,赴河南安陽、鶴壁、濮陽、漯河、鄭州等地,通過實地采訪尋訪漢字之源、鑒賞漢字之美,品讀漢字之韻,感悟漢字之魂……“一片甲骨驚天下”,在中國文字博物館裏,通過專(zhuan) 題陳列可以看到甲骨文發展演進以及發掘、研究的全過程;在“網紅打卡地”安陽殷墟考古文旅小鎮,獨具風韻的殷墟文明與(yu) 現代化數字多媒體(ti) 科技碰撞出“獨特花火”;作為(wei) 中國首部字典的《說文解字》共收錄了多少字?又是如何架起古老文字與(yu) 後世文字溝通的橋梁?在河南漯河許慎文化園“字聖”故裏,你能找到答案;走進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實驗室,讓甲骨學研究進入智能化時代,插上了智能化“翅膀”。

  “了不起的中國漢字”係列海報、創意視頻、Vlog、深度專(zhuan) 訪……一係列豐(feng) 富多彩的網絡媒體(ti) 報道帶著鮮活的溫度,在網絡空間掀起了甲骨文的“最潮中國範兒(er) ”。在“甲骨文裏的24節氣”專(zhuan) 欄裏,網友們(men) 可以了解節氣字形的來龍去脈。在“曬出我的中國字”微博話題中,創作者們(men) 用書(shu) 法、篆刻等形式共同參與(yu) 傳(chuan) 揚漢字之美。廣大網友沿著曆史長河溯源,如同“打卡”一場漢字尋根之旅。而在接下來幾天的行程中,采訪團的足跡還將到陝西,在陝西白水倉(cang) 頡廟、開封翰園碑林、陝西西安碑林等著名考古遺址中,繼續“未完持續”的溯源之旅。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而作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的根脈,漢字的源頭,甲骨文正在悄然走進我們(men) 的生活。“寫(xie) 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網上主題宣傳(chuan) 活動,正是學習(xi) 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厚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根基的重要舉(ju) 措,作為(wei) 全國開年六個(ge) 重點項目之一,讓網友們(men) 沉浸式感受到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中華文字之美中不斷增強文化自信。

  穿越時空,解碼文字裏的中國。徜徉在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甲骨文為(wei) 中華文明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也一定能為(wei) 中國漢字文化的傳(chuan) 播提供更多可能性。讓我們(men) 共同努力,探尋漢字起源,揭開數千年的文明“密碼”,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讓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chan) ——中國漢字在新時代迸發新的生機和活力。(作者:章艾威)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