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的春天|中小企業數量質量提升明顯 國家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央視網消息: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日前印發通知,組織開展第五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培育。根據通知,各省級中小企業(ye) 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第五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初核和推薦。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組織專(zhuan) 家對各地上報的推薦材料進行評審和實地抽檢,並根據審核結果對擬認定的第五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名單進行公示。第二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的複核工作同時啟動。
中小企業(ye) 是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力量。2月21日,第二屆全國中小企業(ye) 發展環境論壇在深圳舉(ju) 行,會(hui) 上發布《2022年度中小企業(ye) 發展環境評估報告》。報告顯示,總體(ti) 來看中小企業(ye) 發展環境整體(ti) 保持穩定。
報告選取4個(ge) 直轄市、5個(ge) 計劃單列市和27個(ge) 省會(hui) 城市,共計36個(ge) 典型城市作為(wei) 評估對象,對市場環境、法治環境、融資環境、創新環境、政策環境等指標進行評估。
總體(ti) 看,各參評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取得積極成效,中小微企業(ye) 數量逆勢上漲;普惠金融供給持續加大,中小企業(ye) 融資滿意度有所提升;優(you) 質企業(ye) 培育步伐持續加快,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顯現出更強發展韌性;支持政策宣傳(chuan) 普及不斷強化,助企紓困持續落地見效。促進中小企業(ye) 發展工作受到高度重視,營造環境加大支持成為(wei) 政府工作重點。
中國中小企業(ye) 發展促進中心政策研究處處長 宋烜懿:盡管受到疫情影響,很多中小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遇到一些困難,但是各地政府對中小企業(ye) 工作的重視程度、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各項政策措施取得積極成效,中小企業(ye) 的發展環境不斷優(you) 化,所以評估結果也顯示,各地中小企業(ye) 發展環境基本保持穩定。
《2022年度中小企業(ye) 發展環境評估報告》顯示,參評城市的中小微企業(ye) 數量逆勢上漲,優(you) 質企業(ye) 培育步伐持續加快。
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參評城市的中小企業(ye) 數量達2248.18萬(wan) 戶,占全國總數的46.8%,與(yu) 2019年底的1858.46萬(wan) 戶相比,年均增長率達9.99%;新注冊(ce) 企業(ye) 數量423.28萬(wan) 戶,占全國總數的46.8%,與(yu) 2019年底的331.75萬(wan) 戶相比,年均增長率達12.96%,其中32個(ge) 城市新注冊(ce) 企業(ye) 數量實現兩(liang) 年連續增長。
此外,參評城市的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培育步伐也在持續加快,已累計培育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超2萬(wan) 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數量由2020年度的905家增加至目前的4572家,占全國總量的50.8%。
近年來,國家密集出台了一係列支持政策,幫助中小微企業(ye) 紓困解難。報告也顯示,各城市積極推動落實各項政策舉(ju) 措,著力解決(jue) 中小微企業(ye) 麵臨(lin) 的生產(chan) 經營困難,對中小企業(ye) 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報告顯示,在工作協調機製建設方麵,截至目前,36個(ge) 參評城市中有35個(ge) 城市成立了促進中小企業(ye) 發展領導小組。所有參評城市均在本級財政或中小企業(ye) 主管部門預算中設立中小企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資金,超半數參評城市還設立了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
公共服務體(ti) 係建設方麵,截至目前,參評城市共計擁有國家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示範平台488家,國家小型微型企業(ye) 創業(ye) 創新示範基地241家,已有33個(ge) 參評城市設立中小企業(ye) 服務促進中心。
中國中小企業(ye) 發展促進中心政策研究處處長 宋烜懿:各地不斷優(you) 化政策環境,出台了一係列助企紓困的政策措施,對於(yu) 企業(ye) 來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yi) 。從(cong) 短期來看,能夠有效減輕企業(ye) 負擔,幫助企業(ye) 克服生產(chan) 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從(cong) 長期來看,能夠有效地提振企業(ye) 發展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