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打造非遺年度名片 綻放非遺絢麗色彩

發布時間:2023-02-27 10:41:00來源: 中國旅遊報

  打卡非遺大集、發布非遺項目、探索創新傳(chuan) 承……2月16日至20日,由文化和旅遊部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協會(hui) 主辦,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與(yu) 榆林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年會(hui) (以下簡稱“年會(hui) ”)在陝西省榆林市舉(ju) 辦。

  此次年會(hui) 將對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發揮積極作用。年會(hui) 以“打造非遺年度名片、綻放非遺絢麗(li) 色彩”為(wei) 主題,同步舉(ju) 辦了非遺論壇、非遺大集等活動,上線了“非遺人之家”,發布了多項非遺計劃和項目。

  搭建交流平台

  此次年會(hui) 邀請了諸多專(zhuan) 家學者、非遺傳(chuan) 承人、非遺工作者等齊聚一堂,共話非遺保護傳(chuan) 承和發展。與(yu) 會(hui) 嘉賓紛紛表示,年會(hui) 為(wei) 業(ye) 界提供了互學互鑒的交流平台,有助於(yu) 凝聚團結更多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非遺保護傳(chuan) 承。

  “協會(hui) 的最大優(you) 勢在於(yu) 鏈接社會(hui) 資源。舉(ju) 辦本次年會(hui) ,為(wei) 非遺保護傳(chuan) 承工作凝聚了更多力量,將全國的非遺傳(chuan) 承人、非遺工作者組織起來,為(wei) 他們(men) 提供一個(ge) 展示交流的平台。同時,動員更多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非遺保護傳(chuan) 承和創新發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協會(hui) 會(hui) 長王曉峰說。

  “年會(hui) 將散落在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非遺項目進行集中展示,讓大家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共享非遺成果,讓非遺真正走進了百姓生活。”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醫傳(chuan) 統製劑方法(益德成聞藥製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馬衛東(dong) 說。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蜀錦織造技藝四川省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胡光俊說:“非遺傳(chuan) 承人帶來了精選作品,生動展示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有利於(yu) 提高觀眾(zhong) 對傳(chuan) 統文化的認識,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今後,我將繼續努力,爭(zheng) 取在作品中融入更多文化內(nei) 涵。”

  榆林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崔淵介紹,此次年會(hui) 期間,榆林展示了陝北民歌、陝北秧歌、榆林小曲等近40項非遺項目和產(chan) 品。“通過本次年會(hui) ,讓人們(men) 對榆林非遺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有助於(yu) 推動榆林非遺保護工作再上新台階。”崔淵說。

  年會(hui) 期間,主辦方還發布了“全國青年非遺傳(chuan) 承人扶持計劃”、金融支持非遺“百千萬(wan) ”計劃項目等重要項目和計劃。其中,“全國青年非遺傳(chuan) 承人扶持計劃”將動員更多社會(hui) 力量扶持幫助青年非遺傳(chuan) 承人成長;金融支持非遺“百千萬(wan) ”計劃項目將為(wei) “小而弱”的非遺傳(chuan) 承人、非遺項目等提供金融支持。

  展示非遺魅力

  2月17日晚,600年曆史的榆林古城老街燈火通明、人潮湧動,年會(hui) 非遺大集在此舉(ju) 辦。大集設置了精品館,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00餘(yu) 項非遺項目和500多名非遺傳(chuan) 承人,三秦街、河洛街、天府街、齊魯街等特色街市別具一格,充分展示了非遺的魅力,讓市民遊客目不暇接。

  “叔叔,你捏的這個(ge) 麵人可以送給我嗎?”在河洛街麵塑展台,一群小朋友圍著河南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麵塑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劉玉偉(wei) ,爭(zheng) 著要他手裏的麵塑作品。劉玉偉(wei) 介紹,20多年來,自己一直苦練技藝,創作了不少大眾(zhong) 喜愛的作品。“這兩(liang) 年,我積極推動麵塑技藝走進校園,向學生們(men) 普及麵塑藝術,傳(chuan) 播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也讓更多孩子了解非遺、愛上非遺、傳(chuan) 承非遺。”

  “展區入口上方掛著的一把把漂亮的油紙傘(san) ,就是我們(men) 四川的油紙傘(san) 製作技藝作品。這些作品大多是傳(chuan) 承人從(cong) 四川特地帶過來的。”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中心工作人員鄭月高興(xing) 地介紹,四川省精品館以茶館為(wei) 文化符號,設置了文化體(ti) 驗空間,可以讓觀眾(zhong) 沉浸式感受四川非遺魅力。

  在精品館內(nei) ,一麵擺著形態各異石獅子的牆,吸引不少市民遊客駐足欣賞。這其中的部分石雕作品來自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綏德石雕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鮑武文的收藏。他說:“近年來,我們(men) 努力將非遺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相結合,向村民們(men) 傳(chuan) 授雕刻花紋等技藝,讓他們(men) 成為(wei) 石雕藝人,助力其收入持續增加。”

  “這一趟真是沒白來,太好玩了!”榆林市民吳健說:“在大集上不僅(jin) 品嚐了糖棋子等美食,欣賞了正宗的陝北民歌,還帶著孩子體(ti) 驗了射箭、紮風箏等項目,收獲滿滿。”

  探討創新發展

  2月18日下午,以“守正創新,弘揚非遺時代價(jia) 值”為(wei) 主題的非遺論壇舉(ju) 辦。論壇邀請嘉賓學者圍繞“文化遺產(chan) 與(yu) 文化傳(chuan) 統”“談談非遺保護與(yu) 傳(chuan) 承”等主題進行演講,交流探討新時代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路徑。

  原文化部部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王蒙以“文化遺產(chan) 與(yu) 文化傳(chuan) 統”為(wei) 題,結合民間文學、曲藝、民間藝術演出和娛樂(le) 節目等非遺表現形式,闡述了文化傳(chuan) 統與(yu) 非遺、非遺的價(jia) 值以及做好非遺工作等內(nei) 容。他表示:“非遺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無形的、難以描述的文化遺產(chan) ,有利於(yu) 提高人民群眾(zhong) 生活質量,具有傳(chuan) 承性、時代性,有利於(yu) 國家民族凝聚團結,增強文化自信。”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陝北民諺陝西省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王建領圍繞“從(cong) 非遺看中華文明構建”主題,講述了陝北國家級非遺項目的文化內(nei) 涵。他說:“每一項絢麗(li) 多彩的陝北非遺背後都代表著有聲有色的中國故事,其精湛技藝背後的藝術創新、價(jia) 值理念、文明承載、精神定力,正是非遺傳(chuan) 承之本。”

  抖音集團嘉賓則圍繞當前媒體(ti) 傳(chuan) 播環境為(wei) 非遺帶來的良好傳(chuan) 承和發展機遇,分享了抖音幫助非遺傳(chuan) 承人提高經營收入、改善生活,推動非遺傳(chuan) 承與(yu) 發展的典型案例。

  “非遺活態傳(chuan) 承要靠人來傳(chuan) 承,要注重人才培養(yang) ,不斷擴大非遺傳(chuan) 承人隊伍,並積極培育非遺傳(chuan) 承人的工匠精神。”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xi) 委員會(hui) 副主任雒樹剛表示,在黨(dang) 中央的高度重視和推動下,非遺已從(cong) 小眾(zhong) 變為(wei) 大眾(zhong) ,成為(wei) 各地爭(zheng) 相打造的品牌、標識和特色,形成了全社會(hui) 關(guan) 注非遺、參與(yu) 非遺保護傳(chuan) 承的局麵。非遺保護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大有可為(wei) 、大有作為(wei) 。(黃高原 趙耀)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