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紮根“海島”,守護燈火長明(暖聞熱評)

發布時間:2023-02-28 09:5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物】“海島”電工趙儒新

  【故事】在安徽省金寨縣響洪甸水庫,趙儒新從(cong) 上世紀90年代起,就在水庫中的“海島”上進行電力保障工作,一幹就是32年。對於(yu) 海島、小嶺等12座小島上237戶居民的生活需要,他都全天候“待命”。在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堅持奉獻中,趙儒新守護著電力線路,也守護著島嶼和每一個(ge) 生活在這裏的人。

  【點評】

  趙儒新家裏有一樣“必備品”——酒精塊。夜幕降臨(lin) ,氤氳升騰的飯菜熱氣等候著時常晚歸的趙儒新,而用於(yu) 保溫的酒精爐裏,酒精塊已經換了好幾個(ge) 。在水麵穿梭、往來“巡守”,是趙儒新的日常生活,也是他32年來未曾改變的堅守。

  “海島”不在海上,它是響洪甸水庫一座島的名字。1958年建成蓄水後,水庫60多平方公裏的水域零星分布著七八十個(ge) 島嶼,環島建有1條4千米長的10千伏輸電線路,東(dong) 島、中島、西島3個(ge) 台區有6條12千米低壓輸電線路。在“海島”上,趙儒新與(yu) 電結緣,成為(wei) 響洪甸供電所的一名農(nong) 電工。這裏是同事們(men) 口中全所最難幹的供電區域:水庫所有台區之間的交通都隻能靠船,起初沒有機械船時,從(cong) 一個(ge) 台區劃到另一個(ge) 基本上要1個(ge) 小時。但在趙儒新看來,縱然工作艱苦而枯燥,也一點都不能含糊。他一遍又一遍地“巡守”著島嶼和電路,32年如一日。他用經年累月的敬業(ye) 奉獻,守護著萬(wan) 頃碧波上的長明燈火。

  在“海島”做電工,需要穿越不可控製的風浪、應對難以預料的危險。一次在水麵搶修斷線時,一陣大風把電線刮到船篷上,趙儒新連人帶船被掀進水裏,船就壓在頭頂上。“想想都後怕!”但趙儒新從(cong) 未退卻,不僅(jin) 當好了乘風破浪的電工,還成了島上居民的“家人”。無論酷暑寒冬,隻要島上居民有用電需求,他再忙也隨叫隨到;每到逢年過節,他都會(hui) 幫島上不便出行的居民采買(mai) 生活用品……駕駛著自己的小船,照顧著島上的“大家”,趙儒新用自己的不辭勞苦、風雨無阻,給237戶居民安居樂(le) 業(ye) 的生活送去助力。

  “人民電業(ye) 為(wei) 人民”,從(cong) 老一輩電力人徒手登杆,使用油氈紙、絕緣杆等工具帶電作業(ye) ,到在三伏天穿著密不透氣的絕緣服在鬥臂車中揮汗如雨……這是電力人代代傳(chuan) 承的服務宗旨和始終不變的價(jia) 值追求。從(cong) 23年紮根搶修一線,參與(yu) 搶修排險4萬(wan) 餘(yu) 次,做到檢修零差錯、安全零事故、服務零投訴的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邢台供電分公司橋東(dong) 供配電中心供電搶修一班原班長趙慶祥,到在距離地麵近百米高度的電纜上作業(ye) 、每年野外作業(ye) 時間超過200天的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興(xing) 義(yi) 供電局作業(ye) 員龍福剛……千家萬(wan) 戶溫馨璀璨的燈火背後,有無數電力人在默默堅守、傾(qing) 情付出。

  勞動最美麗(li) ,奮鬥最幸福。無論是守護城鎮鄉(xiang) 野點點光亮的電力人,還是確保群眾(zhong) 溫暖過冬的供暖人,抑或是起早貪黑、往來奔忙的快遞小哥,各行各業(ye) 的勞動者堅守崗位、腳踏實地,以實際行動為(wei) 美好生活添磚加瓦。千千萬(wan) 萬(wan) 奮鬥者的付出和創造,必將匯聚成推動社會(hui) 發展和國家進步的洪流。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