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抓實抓細“乙類乙管”各項措施——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回應防疫關切

發布時間:2023-02-28 10:18: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 題:抓實抓細“乙類乙管”各項措施——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hui) 回應防疫關(guan) 切

  新華社記者顧天成、彭韻佳

  近期,全國疫情繼續保持平穩態勢,各地疫情處於(yu) 局部零星散發狀態,未發現疫情明顯反彈的省份。新階段,如何更好完善農(nong) 村疫情防控工作?如何保障重點醫療物資生產(chan) 供應?下一步,怎樣提升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圍繞公眾(zhong) 關(guan) 注的熱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2月27日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作出回應。

  鞏固成果 增強農(nong) 村地區疫情防控能力

  “三年多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經受住了極限考驗。”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要抓實抓細“乙類乙管”各項措施,鞏固住來之不易的重大成果。

  三年多來,特別是2022年12月份以來,我國農(nong) 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聚焦關(guan) 鍵節點、緊盯薄弱環節、解決(jue) 突出問題,確保農(nong) 村防疫見醫、見藥、見幹部。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毛德智表示,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後,要從(cong) 完善農(nong) 村地區疫情防控責任機製、聚焦農(nong) 村重點人群和重點地區、完善農(nong) 村醫療救治體(ti) 係機製三個(ge) 方麵進一步增強農(nong) 村地區疫情防控能力。

  “我國逐步健全的縣、鄉(xiang) 、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為(wei) 農(nong) 村地區疫情防控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毛德智說,按照《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xia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健康發展的意見》,要進一步促進醫療資源下沉,大力推動建立健全縣、鄉(xiang) 、村統籌的醫療體(ti) 係,提高農(nong) 村傳(chuan) 染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補上鄉(xiang) 村公共衛生健康服務短板。

  確保醫療物資生產(chan) 隨時響應突發需求

  三年多來,我國不斷優(you) 化醫療衛生資源布局,加強醫療物資生產(chan) 保供和統籌調配。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ti) 向好,平穩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但全球疫情仍在流行,重點醫療物資生產(chan) 保供仍是關(guan) 鍵之舉(ju) 。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ye) 司副司長周健表示,將常態化做好重點醫療物資生產(chan) 保供工作,切實提升重點醫療物資產(chan) 業(ye) 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據介紹,在產(chan) 能方麵,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繼續堅持日調度機製,指導重點企業(ye) 保持規模化生產(chan) 能力,確保隨時響應突發需求。密切跟蹤新型疫苗和藥物上市進度,提前做好生產(chan) 供應準備。

  在應急調撥方麵,將加強中央與(yu) 地方應急聯動,確保應急調撥及時高效,做到“全國一盤棋”。強化中央、地方、企業(ye) 三級聯動儲(chu) 備機製,提升抗風險能力,及時調整中央醫藥儲(chu) 備目錄,支持各地醫療物資保障組完善生產(chan) 收儲(chu) 、調運接收等工作機製,鼓勵企業(ye) 加大應急醫藥儲(chu) 備能力建設。

  確保生活物資量足價(jia) 穩

  三年多來,我國新冠疫情期間生活物資保障工作整體(ti) 實現供應充足、價(jia) 格平穩。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局長許正斌介紹,從(cong) 供應方麵來看,2022年,我國糧食產(chan) 量達到13731億(yi) 斤,創曆史新高;蔬菜種植麵積3.3億(yi) 畝(mu) 以上,產(chan) 量8億(yi) 噸左右;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發展勢頭良好,肉類和奶類產(chan) 量創曆史新高。

  從(cong) 價(jia) 格方麵來看,三年多來,重要民生商品價(jia) 格總體(ti) 保持平穩,漲幅均在合理區間。全國大米、麵粉價(jia) 格平穩運行,沒有出現明顯波動,食用油價(jia) 格穩中小幅上升,豬肉、雞蛋價(jia) 格總體(ti) 呈現周期性、季節性波動。

  為(wei) 確保生活物資量足價(jia) 穩,我國堅持全麵監測研判,及時掌握個(ge) 別地方短時出現的市場異常波動情況;同時,著眼儲(chu) 備、調運、配送等環節,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製,著力加強生活物資應急保供能力建設。

  推動我國醫療應急體(ti) 係高質量發展

  三年多來,我國秉持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該如何進一步提升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介紹,經過近些年的不斷努力,我國公共衛生應急能力不斷提升,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醫療應急體(ti) 係。

  “目前,我們(men) 全國一共有國家級緊急醫學救援隊伍40支,分為(wei) 綜合救援、中毒事件救治和核輻射事件救治三類。”郭燕紅說,在此基礎上,要在全國增設20支左右的國家重大疫情醫療救治隊伍,負責重大疫情救治及支援。

  據介紹,我國將進一步完善醫療應急指揮體(ti) 係、建設醫療應急救治基地。包括建設重大疫情和突發事件國家醫療救援力量調動與(yu) 支援機製,實現國家、省、市、縣立體(ti) 化的醫療應急指揮調度等。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