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患有高血壓 這樣來“食養”

發布時間:2023-03-01 09:54: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隨著年齡增加,各種慢性病也開始威脅健康,其中很重要的一個(ge) 當屬高血壓。高血壓的危害不僅(jin) 在於(yu) 血壓本身,更在於(yu) 它是導致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壓危險因素多與(yu) 不合理膳食相關(guan) ,包括高鈉、低鉀膳食、過量飲酒等。

  2023年1月,國家衛健委印發了四項食養(yang) 指南,其中《成人高血壓食養(yang) 指南》(2023年版)(以下簡稱《指南》)由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yang) 與(yu) 健康所牽頭編製,根據營養(yang) 科學理論、中醫理論和目前膳食相關(guan) 慢性病科學研究文獻證據,對高血壓患者的日常食養(yang) 提出建議。如果高血壓患者能重視日常生活方式,按照以下食養(yang) 建議做出調整,將會(hui) 使血壓的控製效果更好。

  一、減鈉增鉀,飲食清淡

  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逐步降至5g以下,不僅(jin) 注意家庭烹調鹽,還要注意高鹽調味品以及加工食品中的鈉含量。增加富鉀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和豆類等)的攝入量;腎功能良好者可選擇高鉀低鈉鹽。

  同時,高血壓患者要注意限製膳食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量,包括油炸食品和動物內(nei) 髒。少吃加工紅肉製品,如培根、香腸、臘腸等。

  二、合理膳食,科學食養(yang)

  遵循合理膳食原則,豐(feng) 富食物品種,做到食物多樣,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推薦高血壓患者多吃含膳食纖維豐(feng) 富的蔬果,且深色蔬菜要占到總蔬菜量的一半以上,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攝入適量的穀類、薯類,其中全穀物或雜豆占穀類的1/4-1/2;適當補充蛋白質,可多選擇奶類、魚類、大豆及其製品作為(wei) 蛋白質來源;限製添加糖攝入;減少攝入食鹽及含鈉調味品(醬油、醬類、蠔油、雞精、味精等)。

  采取有效合理的中醫食養(yang) 對高血壓有輔助預防和改善的作用,以下是針對高血壓不同證型的食養(yang) 食譜,供大家參考,可以照著這些方子調整飲食。

  1.芹菜粳米瘦肉粥(肝火上炎證)。

  主要材料:芹菜50g,粳米50g,枸杞子10g,豬瘦肉20g。

  製作方法:芹菜洗淨切碎,與(yu) 粳米、枸杞子、豬瘦肉末加適量水同煮為(wei) 粥,佐餐食用。

  2.橘皮飯(痰濕內(nei) 阻證)。

  主要材料:橘皮10g,粳米100g。

  製作方法:橘皮洗幹淨表麵的灰塵,剪成小條,同粳米煮飯,佐餐食用。

  3.山楂粥(瘀血內(nei) 阻證)。

  主要材料:山楂20g,粳米100g。

  製作方法:山楂衝(chong) 洗幹淨,煮水取汁與(yu) 粳米一起熬製成粥,可加少量紅糖調味,佐餐食用。

  4.百合銀耳雪梨羹(陰虛陽亢證)。

  主要材料:百合10g,銀耳10g,雪梨25g,枸杞子5g。

  製作方法:以上材料加水、冰糖適量,小火熬製為(wei) 羹,佐餐食用。

  5.烏(wu) 雞菌湯(腎精不足證)。

  主要材料:烏(wu) 雞1隻,木耳、香菇各30g,枸杞子15g。

  製作方法:以上材料加適量水同煮,小火煮1小時,熬至濃湯,佐餐分次食用。

  6.蓮子百合棗羹(氣血兩(liang) 虛證)。

  主要材料:蓮子15g,百合12g,大棗5枚,糯米50g。

  製作方法:以上材料加水同煮,成粥後加入少量冰糖,佐餐食用。

  7.阿膠雞蛋湯(衝(chong) 任失調證)。

  主要材料:雞蛋1個(ge) ,阿膠6g。

  製作方法:用清水加熱化開阿膠,然後打入雞蛋,攪拌均勻,加熱煮成蛋花湯,出鍋前加鹽調味,佐餐食用。

  三、吃動平衡,健康體(ti) 重

  推薦將體(ti) 重維持在健康範圍內(nei) :體(ti) 質指數(BMI)在18.5~23.9(65歲以上老年人可適當增加);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建議所有超重和肥胖高血壓患者減重。控製體(ti) 重,包括控製能量攝入和增加身體(ti) 活動。<>

  四、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不吸煙,徹底戒煙,避免被動吸煙。不飲或限製飲酒。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不熬夜。

  五、監測血壓,自我管理

  定期監測血壓,了解血壓數值及達標狀態,遵醫囑進行生活方式幹預,堅持長期治療,自我管理。根據患者的心血管總體(ti) 風險及血壓水平進行隨診。

  文/丁彩翠(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yang) 與(yu) 健康所副研究員)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