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率超過94%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韓佳諾)記者28日從(cong) 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就業(ye) 率達94.46%,較2021年底上升2.54個(ge) 百分點。易地搬遷脫貧人口2022年人均純收入達13615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2021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將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擺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重要位置,統籌各項政策措施推進960萬(wan) 易地搬遷脫貧群眾(zhong) 後續扶持各項工作。根據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監測係統調度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中有勞動力503.91萬(wan) 人,其中475.98萬(wan) 人實現就業(ye) ,就業(ye) 率達94.46%,較2021年底上升2.54個(ge) 百分點,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基本實現了1人以上就業(ye) 目標。
據介紹,易地搬遷脫貧人口2022年人均純收入達13615元,增速遠超全國農(nong) 村居民收入平均增速。搬遷脫貧人口工資性收入占比接近80%,高於(yu) 全國脫貧人口工資性收入占比。
各地圍繞安置點累計建成各類配套產(chan) 業(ye) 項目2.54萬(wan) 個(ge) ,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基地或園區占建成配套產(chan) 業(ye) 項目的46.26%。各地在安置點周邊均配套了幼兒(er) 園、小學、初中等義(yi) 務教育基礎設施。99.56%的有搬遷後扶任務的縣為(wei) 安置點新配建了衛生室(站),其他縣也將安置點納入了當地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覆蓋範圍。
此外,大中型安置區已實現“一站式”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基層黨(dang) 組織和村(居)民自治組織、駐村(社區)工作隊全覆蓋。22個(ge) 省份向17342個(ge) 安置點派駐了第一書(shu) 記和駐村(社區)工作隊,實現了“應派盡派”。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開展鞏固易地搬遷脫貧成果專(zhuan) 項行動。這位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和地方認真組織開展專(zhuan) 項行動,推動大型搬遷安置區融入新型城鎮化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小型農(nong) 村安置點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示範樣板,堅決(jue) 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為(wei) 推動脫貧地區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