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構建“雙輪驅動”格局 促進產教深度融合

發布時間:2023-03-07 10:41: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作者:田洪光(黃岡(gang) 職業(ye) 技術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統籌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chan) 教融合、科教融匯,優(you) 化職業(ye) 教育類型定位。”黃岡(gang) 職業(ye) 技術學院探索構建“麵向學生抓教育、麵向社會(hui) 抓服務”的“雙輪驅動”新發展格局,對接產(chan) 業(ye) 興(xing) 專(zhuan) 業(ye) ,推動以產(chan) 促教、以教促產(chan) ,打造職業(ye) 教育命運共同體(ti) ,暢通職業(ye) 教育發展“大動脈”,在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提升社會(hui) 服務質效等方麵取得了一定成效。

  以服務發展為(wei) 使命

  突出服務重點

  學校緊密圍繞黃岡(gang) 市建設鄂東(dong) 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全麵融入黃岡(gang) 市“1+10”產(chan) 業(ye) 地圖,打造成熟的生源鏈(開辦訂單班)、師資鏈(合作舉(ju) 辦產(chan) 業(ye) 學院)、成果轉化鏈(建設科技孵化基地)、技術服務鏈(向企業(ye) 派出科技副總)、產(chan) 業(ye) 鏈(紮實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項目)、就業(ye) 鏈(貫徹招生黃岡(gang) 、就業(ye) 黃岡(gang) ),在服務中作貢獻,在貢獻中求發展。

  突出人才培養(yang) 核心

  創新服務方式

  優(you) 化專(zhuan) 業(ye) 結構,提升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契合度。學校圍繞黃岡(gang) 市“十四五”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重點在智能製造、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建築建材等方麵開辦了53個(ge) 專(zhuan) 業(ye) 。

  注重培養(yang) 質量,提高畢業(ye) 生在黃就業(ye) 率。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三全育人”,深化“三教”改革,學生培養(yang) 質量穩步提升。分別為(wei) 市內(nei) 26家企業(ye) 開展訂單培養(yang) ,同時還為(wei) 華為(wei) 、TCL、順豐(feng) 等企業(ye) 開辦訂單班80個(ge) 。

  強化職業(ye) 培訓,提升對接市場需求精準度。學校出台《加強職業(ye) 技能培訓工作的意見》,成立了培訓學院,開展的職業(ye) 培訓涵蓋45個(ge) 國家職業(ye) 技能鑒定工種,年培訓規模超過4萬(wan) 人次。

  加大科研技術服務,以教促產(chan) 。學校充分發揮人才與(yu) 技術優(you) 勢,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服務活動,2022年推廣實用技術50餘(yu) 項,受益1.3萬(wan) 餘(yu) 人次。

  推進校企合作,產(chan) 教互促。學校聯合市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黃岡(gang) 高新區管委會(hui) 、知名企業(ye) 共同組建了產(chan) 業(ye) 學院。三方協同製定人才培養(yang) 方案、協同建立師資體(ti) 係、協同開發教學資源、協同過程共管、協同學生就業(ye) 。

  明晰“三建三強”思路

  完善服務舉(ju) 措

  搭建服務平台,強能力。學校與(yu) 黃岡(gang) 市10個(ge) 縣市區簽訂校縣合作協議,麵向縣域支柱產(chan) 業(ye) 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主戰場,明確主要服務方向;共建就業(ye) 創業(ye) 學院、鄉(xiang) 村振興(xing) 學院、社工學院、網紅學院等培訓學院,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ye) 技能培訓和鑒定;成立產(chan) 業(ye) 學院及各類專(zhuan) 業(ye) 群校企合作理事會(hui) 14個(ge) ,推進落實“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與(yu) 黃岡(gang) 市中心醫院合作,共享醫科博士等優(you) 質教學資源,實現醫教協同、教學相長。

  組建服務團隊,強溝通。學校與(yu) 產(chan) 業(ye) 需求精準對接,組建蘄艾康養(yang) 等25支產(chan) 學研創新服務團隊,擔任湖北農(nong) 夫電商等29家公司的科技副總團隊,此外還建設了園校一體(ti) 服務區域重點企業(ye) 的20支團隊、服務縣域特色重點產(chan) 業(ye) 的20支團隊,以及6個(ge) 省市科技特派員服務團,以“專(zhuan) 業(ye) 帶頭人+骨幹教師+企業(ye) 人員+學院領導”模式,組建服務團隊,強化與(yu) 行業(ye) 企業(ye) 的溝通合作。

  建立服務機製,強激勵。學校出台係列製度,強化鼓勵開展服務的政策導向,定機構、定職責、定考核,調動全校資源和各方積極性參與(yu) 社會(hui) 服務,以目標考核為(wei) “指揮棒”,以健全的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引領教學單位和教師個(ge) 人積極有效地開展、參與(yu) 服務活動。

  聚焦貢獻持續發展

  擘畫服務藍圖

  學校黨(dang) 委提出,要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綜合性人力資源產(chan) 業(ye) 園,建設好“六個(ge) 中心”。

  一是建設區域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中心。對接黃岡(gang) 市“1+10”產(chan) 業(ye) 地圖和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大健康、建築建材、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裝備製造等主導產(chan) 業(ye) ,建好一批產(chan) 業(ye) 學院。

  二是建設區域職業(ye) 技能培訓中心與(yu) 技能鑒定和認定中心。依托學校培訓學院建設區域職業(ye) 技能培訓與(yu) 鑒定中心。發揮鄉(xiang) 村振興(xing) 學院、社區學院、網紅學院、資本市場學院等培訓服務平台作用。

  三是建設區域職業(ye) 院校實習(xi) 實訓中心。依托校內(nei) 實訓資源及學校與(yu) 重點企業(ye) 建立的產(chan) 教融合實訓基地、實踐教學基地,強化政策激勵,引導市內(nei) 外高校畢業(ye) 生來黃來校開展實習(xi) 實訓。

  四是建設區域繼續教育和考試中心。整合校內(nei) 外教學資源,與(yu) 相關(guan) 本科院校合作,大力開展成人學曆教育,建設區域性繼續教育中心。

  五是建設區域人力資源服務中心。與(yu)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門合作,引進各類人力資源服務公司與(yu) 學校共建人力資源服務平台,為(wei) 各類人才提供人才招聘、職業(ye) 培訓等多方麵服務,為(wei) 黃岡(gang) 各類用人單位提供高質量人力資源服務。

  六是建設區域文化傳(chuan) 承創新中心。發揮學校文化高地和黃岡(gang) 豐(feng) 富的人文資源作用,建設區域文化傳(chuan) 承創新中心。建好黃岡(gang) 市誌願服務學院,培育孵化誌願服務品牌項目。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