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化產業發展迎“開門紅”
6日,第六屆北京文化創意大賽舉(ju) 行盛大頒獎典禮,曆時5個(ge) 月,匯聚業(ye) 內(nei) 最具文化引領和創新活力的盛會(hui) 落下帷幕。54個(ge) 優(you) 秀項目獲得專(zhuan) 業(ye) 賽道獎項,20個(ge) 優(you) 秀團隊獲得“文化創客團隊獎”。文化創意項目、文化內(nei) 容生產(chan) 、文創產(chan) 品開發、文化IP創意、創意設計服務、原創劇本創作等領域的優(you) 質企業(ye) 、項目、團隊紛紛亮相,讓人們(men) 領略到全國文化中心“四梁八柱”的具象樣貌,開啟了2023年首都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的“開門紅”。
北京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堅持“科技為(wei) 文化賦能,文化為(wei) 城市賦能”的發展思路,聚焦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文化融合創新發展,積極培育文化新動能新業(ye) 態,推動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21年,北京實現文化產(chan) 業(ye) 增加值4509億(yi) 元,占全市GDP比重11%,居於(yu) 全國首位。2022年,在受到疫情嚴(yan) 重影響的情況下,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產(chan) 業(ye) 實現收入約18000億(yi) 元,依然實現正向增長,充分展現北京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這也為(wei) 第六屆文創大賽成功舉(ju) 辦夯實基礎。
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chan) 管理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主任劉紹堅介紹,本屆大賽於(yu) 去年9月28日啟動,由市文資中心主辦,相關(guan) 委辦局和16區及經開區宣傳(chuan) 文化部門共同組建大賽組委會(hui) ,共征集項目(作品)55318個(ge) ,在社會(hui) 動員廣度、科技賦能“四個(ge) 文化”的深度、項目轉化速度等方麵均有顯著提升。大賽專(zhuan) 家顧問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hui) 主席範迪安稱讚:“經過六屆的孵化成長,大賽已形成一塊具有文化吸引力的磁石,匯聚高水平文化創意企業(ye) ,匯聚前沿領域的文化創新產(chan) 品,同時還有優(you) 質文化園區、投資機構和創業(ye) 服務機構,大家走在一起,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形成聚合文創資源、推動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大平台。”
本屆大賽的獲獎項目富有時代特點、充滿北京特色、擅長融合創新,並具有引領未來的特質。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北京文化創客不約而同的選擇。例如故宮博物院綜合性文創項目“故宮中國節”,根植於(yu) 故宮蘊藏的博大傳(chuan) 統文化,以中國各地方悠遠深邃的文化遺產(chan) 為(wei) 依托,綜合傳(chuan) 統節日及節氣、物候文化,匯聚成創新的文化交互場景,打造線下沉浸體(ti) 驗、線上互動遊戲的新式文創傳(chuan) 播平台,讓故宮文化生活美學創意更貼近大眾(zhong) 生活。
在凸顯京味京韻方麵,許多獲獎項目聚焦北京“四個(ge) 文化”,傳(chuan) 承“一軸三帶”底蘊。仙童戲劇將《上甘嶺》《紅高粱家族》等搬上舞台,為(wei) 經典傳(chuan) 承提供更多選擇。原創話劇《獅王》講述國家級非遺項目永壽長春白紙坊太獅的傳(chuan) 承,該劇編劇郭琰同時也是“文化創客團隊獎”獲得者之一,她感慨:“北京文化創意大賽給我們(men) 提供了一個(ge) 被行業(ye) 、被公眾(zhong) 看到的機會(hui) ,這意味著我們(men) 擁有了更多演出機會(hui) ,擁有了與(yu) 更專(zhuan) 業(ye) 機構團隊合作的機會(hui) ,同時劇中的非遺文化能被更多大眾(zhong) 認識和了解。”
在融合創新方麵,文化和科技相融合、跨界破圈探索新業(ye) 態,以及在理念、手法、體(ti) 驗上大膽創新的項目頻頻出現。例如全景文學VR作品《星魚》,利用8K超高清和數字圖像技術把靜態文字變為(wei) 沉浸式互動作品,實現文學“破圈”。京東(dong) 方的110英寸8K商用顯示終端,5G+8K結合等多項技術已達國際領先水平。第四範式人工智能機器學習(xi) 平台為(wei) 提高生產(chan) 效率奠定基礎。
令人欣喜的是,許多獲獎項目的商業(ye) 路徑也頗成熟,便於(yu) 投資機構直接洽談落地推廣。央視春晚“兔團團”、冬奧頂流續集“兔墩墩”、故宮文創“平安兔”、兔爺跨界元宇宙“元卯人”、“俗畫說”春聯年畫等一批參賽作品在癸卯新春市場上已有亮眼表現。
為(wei) 促進參賽項目從(cong) 賽場到市場的快速轉化,北京市文資中心將采取四類措施。在創業(ye) 服務方麵,已搭建“一中心多站點”式的創業(ye) 服務中心,全市共有20個(ge) 創業(ye) 服務站點可為(wei) 參賽項目服務。在資源對接方麵,將為(wei) 獲獎項目提供辦公空間服務和金融服務。在政策扶持方麵,北京目前的投貸獎、房租通政策將覆蓋所有獲獎項目,並為(wei) 獲得“文化創客”稱號的團隊和個(ge) 人提供積分落戶福利。在人才培養(yang) 方麵,將對參賽優(you) 秀人才給予長期跟蹤培訓。(本報記者 李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