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鬱伍林代表:傳承保護民族優秀文化

發布時間:2023-03-08 10:0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連線代表委員】

  光明日報記者 徐鑫雨 張勇

  “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要表述。“作為(wei) 雲(yun) 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怒族民歌‘哦得得’傳(chuan) 承人和旅遊從(cong) 業(ye) 人員,如何保護傳(chuan) 承民族優(you) 秀文化、發展鄉(xiang) 村文旅產(chan) 業(ye) ,是我最關(guan) 注的問題。”雲(yun) 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雲(yun) 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匹河怒族鄉(xiang) 老姆登村村民鬱伍林代表說。

  20多年前,鬱伍林代表就在碧羅雪山上的老姆登村裏開了家客棧,接待來往遊客。致富後,他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創辦農(nong) 家樂(le) ,傳(chuan) 授旅遊接待技能。“現在我們(men) 村已經有33家農(nong) 家樂(le) 、客棧。看到大家不用外出務工,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我心裏很高興(xing) 。”鬱伍林代表說。

  為(wei) 了讓更多年輕人接觸當地優(you) 秀文化,鬱伍林代表每年寒暑假都在村裏開辦非遺傳(chuan) 承班,傳(chuan) 授怒族民風民俗、歌舞。他還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把怒族“達比亞(ya) ”舞、“哦得得”民歌等文化元素融入鄉(xiang) 村旅遊,組建非遺展演隊,既讓遊客體(ti) 驗到熱情淳樸的怒族文化,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怒族人口少,隻有語言沒有文字,曆史文化都靠口耳相傳(chuan) 。我建議利用音像視頻記錄人口較少民族的口頭文化,通過新媒體(ti) 創新民族文化傳(chuan) 播方式,推動民族文化與(yu) 鄉(xiang) 村旅遊融合發展。”鬱伍林代表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