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能(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3-03-16 10:2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去年夏天,貴州省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台盤村的鄉(xiang) 村籃球賽事視頻在社交媒體(ti) 刷屏,網友把這場鄉(xiang) 村籃球賽稱為(wei) “村BA”。這個(ge) 民間賽事直接進入國家政策視野。不久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關(guan) 於(yu) 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2023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發布,提出“探索推廣‘村BA’籃球賽等賽事”。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nong) 民精神風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不僅(jin) 專(zhuan) 門拿出一節內(nei) 容部署“加強農(nong) 村精神文明建設”,還特別提出“支持鄉(xiang) 村自辦群眾(zhong) 性文化活動”。從(cong) 深入開展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宣傳(chuan) 教育到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從(cong) 加強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利用到推動各地因地製宜製定移風易俗規範,從(cong) 開展鄉(xiang) 村閱讀推廣活動到打造農(nong) 民體(ti) 育品牌活動,這些重要舉(ju) 措將為(wei) 豐(feng) 富農(nong) 村文體(ti) 活動、加強鄉(xiang) 村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抓手。

  從(cong) “有沒有”到“好不好”,新時代的農(nong) 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正在發生深刻轉變,迫切要求教育文化體(ti) 育事業(ye) 擴大優(you) 質產(chan) 品供給渠道,滿足農(nong) 民群眾(zhong) 多樣化、多層次的文體(ti) 活動需求。在寧夏吳忠紅寺堡區,全國人大代表馬慧娟發起成立“泥土書(shu) 香”讀書(shu) 社,用書(shu) 香凝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精神力量;在湖北黃石,當地推進15分鍾體(ti) 育健身圈城鄉(xiang) 一體(ti) 化建設,派出社會(hui) 體(ti) 育指導員到村鎮和農(nong) 村學校送教……各地優(you) 化鄉(xiang) 村文體(ti) 資源布局,積極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群眾(zhong) 文體(ti) 活動,讓農(nong) 民群眾(zhong) 在“腰包”鼓起來的同時,享受到豐(feng) 富的精神食糧和高品質的健康生活。

  鄉(xiang) 村不僅(jin) 要塑形,更要鑄魂。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nong) 村公共文化建設進展顯著,讓人們(men) 見證了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的深厚力量。豐(feng) 富的文體(ti) 活動,還可以開拓鄉(xiang) 村消費的新空間,促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升級。當前,文化體(ti) 育與(yu) 旅遊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成為(wei) 新趨勢,在鄉(xiang) 村打造文體(ti) 旅綜合體(ti) 、放大產(chan) 業(ye) 融合的溢出效應,將成為(wei)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新的支撐點。盤活鄉(xiang) 村文化體(ti) 育資源,強化景區帶動、節慶拉動、文旅互動,讓當地群眾(zhong) “動”起來、文體(ti) 資源“活”起來、旅遊消費“熱”起來,就能走出一條產(chan) 業(ye) 融合助力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既富“口袋”也富“腦袋”的發展之路。

  涵養(yang) 健康文明的鄉(xiang) 村新風尚,既要注重發揮好職能部門的帶動作用和方針政策的催化作用,也要注重發揮好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首創精神,嗬護好沾滿露珠和鄉(xiang) 土氣息的“文化秧苗”。“村BA”籃球賽的一個(ge) 重要啟示正在於(yu) ,每個(ge) 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火種,農(nong) 民群眾(zhong) 也有自己的文體(ti) 特長和愛好,隻要做好服務、加強扶持,就能培育出有滋有味有影響力的文體(ti) 品牌。社會(hui) 多方合力也極為(wei) 重要,馬蘭(lan) 花兒(er) 童聲合唱團入選北京冬奧會(hui) 開閉幕式表演,鄉(xiang) 村校園女足扶持項目“追風計劃”幫助超過4000名鄉(xiang) 村女孩實現足球夢想,都是多元參與(yu) 、多方合作結出的文化碩果。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nong) 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nong) 村。鄉(xiang) 村文體(ti) 活動多起來,鄉(xiang) 風民風美起來,農(nong) 民口袋鼓起來,廣大農(nong) 民的日子一定能夠越過越紅火。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