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深挖鄉村特色
突出綠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態田園底色、守住鄉(xiang) 土文化本色,持續做精做優(you) 休閑農(nong) 業(ye) 和鄉(xiang) 村旅遊,讓更多田園風光、秀美鄉(xiang) 村成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聚寶盆”
前不久,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辦公廳印發通知,認定60個(ge) 縣(市、區)為(wei) 2022年全國休閑農(nong) 業(ye) 重點縣。擁有上堡梯田風光的江西崇義(yi) 、挖掘鐵觀音茶文化的福建安溪等鄉(xiang) 村遊目的地均位列其中。這份名錄中,四成以上的縣休閑農(nong) 業(ye) 收入超過10億(yi) 元,休閑農(nong) 業(ye) 農(nong) 民就業(ye) 占比均超過60%。
竹籬茅舍風光好。隨著時代發展,鄉(xiang) 村價(jia) 值正在被重新審視。現在,鄉(xiang) 村不再是單一從(cong) 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地方,還有重要的生態涵養(yang) 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閑觀光功能,獨具魅力的文化體(ti) 驗功能。迅速興(xing) 起的休閑農(nong) 業(ye) 和鄉(xiang) 村旅遊,為(wei) 農(nong) 業(ye) 提質增效、農(nong) 民增收創收、農(nong) 村發展創新提供澎湃動力。如何依托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特色資源,向開發農(nong) 業(ye) 多種功能要效益,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要效益,成為(wei) 休閑農(nong) 業(ye) 健康發展的必答題。
應該看到,隨著消費升級,人們(men) 走進農(nong) 村,不光為(wei) 了觀光、吃飯,還有運動休閑、養(yang) 生養(yang) 老、鄉(xiang) 村體(ti) 驗等多元化需求,鄉(xiang) 村休閑旅遊正加速向多元化、綜合化轉變。根據規劃,到2025年,鄉(xiang) 村休閑旅遊業(ye) 年接待遊客人數將超過40億(yi) 人次,經營收入超過1.2萬(wan) 億(yi) 元。然而,當前我國鄉(xiang) 村休閑旅遊發展現狀與(yu) 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還不相適應,存在著基礎設施相對滯後、文化內(nei) 涵挖掘不夠、產(chan) 品類型不夠豐(feng) 富、服務質量有待提高等問題。麵向未來,我們(men) 要立足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加快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推動休閑農(nong) 業(ye) 和鄉(xiang) 村旅遊向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躍升。
休閑農(nong) 業(ye) 和鄉(xiang) 村旅遊,要緊扣“鄉(xiang) 村”二字。打好鄉(xiang) 村“特色牌”,讓更多“頭回客”變為(wei) “回頭客”,是鄉(xiang) 村休閑旅遊保持持久吸引力的前提。依托鄉(xiang) 村特色資源,開發鄉(xiang) 宿、鄉(xiang) 遊、鄉(xiang) 食、鄉(xiang) 購、鄉(xiang) 娛等特色體(ti) 驗項目,發掘民族村落、古村古鎮、鄉(xiang) 土文化,發展具有曆史特征、地域特點、民族特色的鄉(xiang) 村休閑旅遊項目。另外,還要依據不同區位瞄準市場差異,細分目標市場,防止“千村一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綜合人才、資金、技術等產(chan) 業(ye) 要素,加強科學規劃,確保鄉(xiang) 村旅遊可持續發展。
發展休閑農(nong) 業(ye) 和鄉(xiang) 村旅遊的主體(ti) 是農(nong) 民,讓農(nong) 民受益是產(chan) 業(ye) 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依托當地農(nong) 業(ye) 主導產(chan) 業(ye) 發展休閑農(nong) 業(ye) ,不是簡單的一產(chan) “接二連三”,關(guan) 鍵是完善利益聯結機製。要完善利益鏈,為(wei) 農(nong) 民提供更多就近就業(ye) 崗位,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通過就業(ye) 帶動、保底分紅、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讓農(nong) 民合理分享全產(chan) 業(ye) 鏈增值收益。同時,發展旅遊不能搞大拆大建,要因地製宜、因勢利導,把傳(chuan) 統村落改造好、保護好。完善鄉(xiang) 村旅遊點餐飲、住宿、停車等設施條件,帶動促進管理服務水平提升,讓更多農(nong) 民樂(le) 享和美鄉(xiang) 村,共享發展成果。
又是春暖花開時,鄉(xiang) 村美景待客來。發揮鄉(xiang) 村休閑旅遊在融合農(nong) 文旅中的連接點作用,突出綠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態田園底色、守住鄉(xiang) 土文化本色,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挖掘鄉(xiang) 村特色資源,豐(feng) 富創新業(ye) 態類型,強化聯農(nong) 帶農(nong) 作用,持續做精做優(you) 休閑農(nong) 業(ye) 和鄉(xiang) 村旅遊,讓更多田園風光、秀美鄉(xiang) 村成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聚寶盆”。(常 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