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盎然遊北京
原標題:生態成果惠民生 “出門入園”更便利 綠意盎然遊北京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日前公布這樣一組數據:今年,北京市將再添22處休閑公園和城市森林、50處口袋公園及小微綠地,全市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年內(nei) 將達89%。北京市民身邊的綠意將越來越濃。
綠色,已成為(wei) 今日北京的鮮明底色。截至目前,北京已有城市休閑公園、城市森林、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等各類公園1050個(ge) 。越來越多的綠色空間不僅(jin) 為(wei) 市民和遊客提供休閑遊憩的場所,也成為(wei) 北京綠色發展的見證。
身邊綠地越來越多
近日,坐落在永定河引水渠與(yu) 昆玉河交匯處的濱角園口袋公園正式亮相,吸引了許多市民前往探訪體(ti) 驗。
若從(cong) 空中俯瞰,便會(hui) 發現這個(ge) 公園呈三角形,曾是濱角園碼頭及配套用房所在地,後來經營單位擅自改擴建成一家飯店。2021年8月,有關(guan) 部門進行了強製拆除。本著“還綠於(yu) 民”的原則,這塊三角地帶被打造成一處口袋公園。公園包括濱水漫步區、林間活動區及台階景觀區3個(ge) 區域。在公園裏漫步,既可近距離欣賞永定河、昆玉河的沿岸風光,也可鍛煉、遊憩。家住附近的居民感慨:親(qin) 眼看著這塊三角地由“破爛地”變身景觀帶。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城鎮綠化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口袋公園主要是利用城市代征綠地、拆遷騰退地和邊角地、廢棄地、閑置地,結合周邊情況因地製宜開展綠化建設,形成方便居民日常休閑活動的綠色空間。
根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專(zhuan) 項規劃(2018年—2035年)》,北京將構建由“城鄉(xiang) 公園—自然公園—城市綠道”三大類係統組成的公園遊憩體(ti) 係,不斷擴大遊憩公園綠地的規模,持續提升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口袋公園的建設對於(yu) 提高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據介紹,自2016年至今,北京市已建成口袋公園及小微綠地560餘(yu) 處。這些鑲嵌在鬧市中的塊塊綠地,猶如“社區會(hui) 客廳”,不僅(jin) 讓越來越多的市民享受到“推窗可見綠,出門即入園”的環境,也成為(wei) 外地遊客感受北京人生活的一個(ge) 重要途徑。
綠色出行更加友好
近日,北京市豐(feng) 台區推出“拂堤涼水河,閑人自在行”濱水步道、“穿林棲水豐(feng) 景騎行”園博綠道、園博半馬“一場馬拉鬆和中國園林相遇”、“盧溝橋烽火”紅色之旅共4條最美綠道。這4條線路融合了賞花、戲水、郊遊、騎行、紅色文化、綠色山水等元素,從(cong) 多角度展現豐(feng) 台春景。
近年來,各具特色的綠道如一根根綠絲(si) 帶,將公園、綠地、林地等串聯起來,豐(feng) 富著城市景觀,成為(wei) 人們(men) 看北京、遊北京的又一窗口。此外,作為(wei) 城市慢行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綠道的不斷延伸,讓人們(men) 的騎行變得更加便捷、有趣。
2019年,北京市提出“慢行優(you) 先、公交優(you) 先、綠色優(you) 先”的城市交通發展理念,要把北京建設成對自行車和步行出行友好的城市。近年來,隨著北京市綠道網絡日益完善,騎行愛好者越來越多。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騎行成為(wei) 首都市民新風尚。
豐(feng) 台區此次推出的4條綠道中,“穿林棲水豐(feng) 景騎行”園博綠道就是為(wei) 騎行愛好者量身定製的路線,沿途有櫻花、連翹、碧桃等數十種觀賞性樹種,還有紫花地丁、二月蘭(lan) 等野生地被花卉。不僅(jin) 如此,這條路線還串聯北宮國家森林公園、青龍湖公園、千靈山公園、南宮旅遊景區多個(ge) 景點,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風景線”。據統計,截至目前,豐(feng) 台區綠道建設總長度已達156.42公裏。
亮馬河是北京市朝陽區重要的景觀河,沿河居民小區眾(zhong) 多。隨著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河提升治理的持續推進,這裏已成為(wei) 重要的文化旅遊消費集聚區。據了解,今年5月,亮馬河三環橋下濱水綠道預計將全麵貫通,實現亮馬河“一河二湖”(“一河”即亮馬河,“二湖”指朝陽湖和紅領巾湖)18公裏濱水綠道“橫向串聯,縱向通達”。
綠色文化深入人心
今年植樹節恰逢周末,市民許睿林帶著讀小學五年級的兒(er) 子,一同去懷柔區參加了一場植樹活動。“既可以去郊外踏青,又能讓孩子在勞動中樹立綠化、環保的意識,我覺得很有意義(yi) 。”許睿林介紹,這已經是他們(men) 連續參加植樹活動的第4年,對於(yu) 在植樹點種下的樹,參與(yu) 植樹的人還承擔著養(yang) 護的責任。不僅(jin) 要“種下一棵樹”,更要“護好一棵樹”。
據首都綠化委員會(hui) 辦公室義(yi) 務植樹處介紹,近年來,北京形成了8大類37種義(yi) 務植樹盡責形式,形成了“春植、夏認、秋撫、冬防”四季盡責的北京品牌,變一季植樹為(wei) 全年盡責。
今年3月12日是第45個(ge) 中國植樹節,北京開展了以“綠地大掃除”為(wei) 主題的義(yi) 務植樹盡責活動,19萬(wan) 市民就近在門前綠地、社區公園中清理雜物,撿拾垃圾,美化環境。該活動既豐(feng) 富了義(yi) 務植樹的內(nei) 涵,也為(wei) 社會(hui) 各界就近、便利、多形式參與(yu) 義(yi) 務植樹拓展了渠道。
身邊逐漸增加的綠色、日益向好的環境,在人們(men) 心中播下了生態文明的種子。此外,伴隨著文旅融合的推進,綠色文化也日益浸潤在人們(men) 的旅遊休閑活動中。
位於(yu) 北京西郊的百望山森林公園,是距北京城區較近的一處森林公園,也是市民遊客旅遊、健身、休閑的好去處。這裏森林茂密,植被覆蓋率高達95%以上,素有北京城市氧源之稱。這裏還是“北京園林綠化科普教育基地”,建有首都綠色文化碑林。該碑林旨在通過碑刻倡導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環境。據了解,這裏已經成為(wei) 大中小學生接受環境保護教育的生態文明基地。(尹 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