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百年“戲窩子”煥新歸來
春回大地,萬(wan) 物複蘇。迎著春日暖陽,位於(yu) 四川成都的百年“戲窩子”也有了新動向:曾在成都華興(xing) 正街的悅來茶園、錦江劇場、成都川劇藝術博物館搖身一變,成為(wei) 占地2萬(wan) 多平方米的成都川劇藝術中心。近日,記者從(cong) 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獲悉,該中心將在今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
始建於(yu) 清末的悅來茶園至今已有100多年曆史,近代的演出團體(ti) “三慶會(hui) ”(後發展為(wei) 成都市川劇研究院)曾在此萌芽。1954年至2019年,悅來茶園多次修繕、改道開門,一旁還擴建了錦江劇場和成都川劇藝術博物館。川劇藝術家、戲曲界梅花獎獲得者、民間戲曲藝人都曾在此演出,這裏被西南票友們(men) 親(qin) 切地稱為(wei) “戲窩子”。
“成都川劇藝術中心原有場地狹小、設施陳舊、功能相對單一,配套功能缺失,已嚴(yan) 重限製了川劇藝術中心的發展。看川劇、泡茶館似乎隻是老一輩人的專(zhuan) 屬,與(yu) 當下生活漸行漸遠。”成都市川劇研究院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讓“戲窩子”重新時尚起來,讓“百年悅來”回歸時代生活的舞台,讓更多到成都旅遊的遊客感受正宗的川劇藝術,成為(wei) 當代川劇人的迫切要求。因此,2020年,成都市政府決(jue) 定啟動成都川劇藝術中心改擴建項目。
如何讓老麵孔有新表情的同時,又能留住老戲迷的川劇記憶,這是修建成都川劇藝術中心需要解決(jue) 的核心問題。
據悉,改擴建後的川劇藝術中心總建築麵積達22864平方米。從(cong) 外觀上看,中心兼具官式建築的端正與(yu) 川西民居特色,整體(ti) 外觀色彩采用濃烈的中國紅,與(yu) 川劇火熱的藝術風格相契合。建築屋頂起翹的飛簷式,靈感源自川劇服飾中的翹盔帽、翹坎肩,彰顯成都韻味。
整個(ge) 項目在保留原有錦江劇場的同時,東(dong) 西兩(liang) 側(ce) 分別新建了兩(liang) 棟三層建築,兩(liang) 側(ce) 通過架空廊道橫跨老劇場,使整個(ge) 項目連為(wei) 一體(ti) 。其中,西側(ce) 包括傳(chuan) 統川劇表演小劇場、川劇博物館、排練廳及辦公區;東(dong) 側(ce) 包括川劇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體(ti) 驗區、悅來茶園及包間、川劇音像製作室、川劇閱讀試聽室、川劇信息傳(chuan) 播中心、川劇藝術策劃中心、演員接待中心等。成都川劇藝術中心的升級改造,按照川劇專(zhuan) 業(ye) 演出的聲學、舞台要求設計,錦江劇場內(nei) 部舞台與(yu) 座椅將全麵翻新。川劇演出也將不再局限於(yu) 廳堂之內(nei) ,室內(nei) 、室外、挑台、廣場皆可上演川劇。傳(chuan) 統戲台轉換為(wei) 一座麵向城市的“萬(wan) 年台”,前來打卡的遊客能在外部觀看露天川劇表演,也能走進內(nei) 部,參觀博物館裏的川劇珍貴文物與(yu) 光影資料。
據成都川劇藝術中心項目負責人透露,截至目前,中心已完成項目主體(ti) 工程、幕牆工程、總平和外立麵裝飾工程(含光彩工程), 項目總建設進度約完成90%。現階段各參建單位正全力推進二裝工程、聲光電與(yu) 舞台機械工程建設,同步搶抓機電工程建設,力爭(zheng) 按時完成建設目標任務。
今年5月,改擴建後重新開業(ye) 的川劇藝術中心將呈現念茲(zi) 在茲(zi) 、梨園薈萃、百年茶舍、戲說人生、煙雲(yun) 鉤沉五大主要功能區域。百年川劇“戲窩子”升級,也將煥新消費模式與(yu) 藝術體(ti) 驗,吸引更多川劇觀眾(zhong) 。據悉,中心將以場景為(wei) 板塊,以“劇場+”概念為(wei) 起點,成為(wei) 囊括以川劇為(wei) 主題的非遺體(ti) 驗、地域民俗參訪、休閑遊憩、劇場演出、藝術商業(ye) 及新零售、研學培訓等功能於(yu) 一身的沉浸式城市文化旅遊創新迭代綜合體(ti) 。
“這裏有正宗的川劇藝術表演,也有記憶中老成都的茶戲生活,更有以川劇為(wei) 主題的咖啡、酒吧、文創店、時尚音樂(le) 與(yu) 動漫主題聚會(hui) ,每一個(ge) 跨界空間都是一座橋梁,一頭關(guan) 懷著傳(chuan) 統川劇老戲迷的需求,一頭希望引來更多年輕的川劇觀眾(zhong) 、戲劇愛好者。”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中心屆時還將舉(ju) 辦“開業(ye) 展演季”,計劃引進來自全國各地約50部好戲,整個(ge) 展演季將持續3個(ge) 月左右。未來的川劇藝術中心,茶館到晚上將“變臉”主題酒吧,博物館與(yu) 咖啡吧、書(shu) 吧、主題餐飲共生,“戲窩子”不再是老一輩的專(zhuan) 利,更是年輕人的時尚聚點,各類藝術展與(yu) 節慶活動將在這裏吸引年輕人重新接近、認識傳(chuan) 統精粹之美。(付遠書(shu)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