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朝鮮族民俗活態傳承激活邊疆旅遊業
中新網延邊3月19日電 題:中國朝鮮族民俗活態傳(chuan) 承激活邊疆旅遊業(ye)
中新網記者 郭佳
今年年初以來,延邊大學對麵的“網紅牆”火出了圈,中國各地的年輕人慕名前來打卡。記者到此采訪看到,這麵“網紅牆”掛著各式各樣的店鋪招牌,錯落有致,尤其夜幕降臨(lin) ,流光溢彩,遊人如織。
幾位來自上海的年輕人說,他們(men) 真正感興(xing) 趣的是朝鮮族“小哥哥”“小姐姐”在夜幕下載歌載舞的場景,以及一塊塊招牌下“藏”著的朝鮮族美食。
沿邊近海的吉林省延邊州,是中國唯一的朝鮮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鮮族聚居地區。當地對朝鮮族傳(chuan) 統文化的保護不是“博物館式”的,而是寓於(yu) 生產(chan) 生活之中。青瓦白牆的樓宇、素淨淡雅的服飾、豐(feng) 富多彩的舞蹈、曲調優(you) 美的民謠、流暢悅耳的語言……對於(yu) 遊客而言,這些鮮明的民族元素是撲麵而來的。
坐落於(yu) 延邊州首府延吉市的中國朝鮮族民俗園完整地集聚了朝鮮族民俗文化要素,可將朝鮮族民族風情盡收眼底。漂亮的朝鮮族服飾深受年輕女孩們(men) 青睞,民俗園順勢打出“當一天朝鮮族公主”的宣傳(chuan) 語,今年初以來,日均有上萬(wan) 人來體(ti) 驗當一天“公主”。民俗園裏還有專(zhuan) 業(ye) 化妝師、攝影師,為(wei) 每位“公主”定格美好瞬間。
福建遊客林靜與(yu) 同學來延邊州遊玩三天仍興(xing) 致不減。她覺得,朝鮮族服裝素淨、淡雅,長長的飄帶很有美感,重要的是高腰不顯身材,普通人穿上也真的像公主。
在中國,鍾情傳(chuan) 統文化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林靜說,自己穿過許多少數民族的服飾,每一種都有不同的美,這甚至令她萌生一個(ge) “打卡”每一種民族服飾的想法。
延邊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副局長於(yu) 明亮認為(wei) ,當地旅遊業(ye) 爆火出圈是厚積薄發的過程,多年來,當地不僅(jin) 保護傳(chuan) 承了朝鮮族傳(chuan) 統文化,還全麵完善了旅遊基礎設施。2023年,當地預計在旅遊項目上投入20多億(yi) 元,創近年來旅遊項目投資新高。
在延邊州敦化市紅石鄉(xiang) ,一座朝鮮族民俗村即將對外營業(ye) ,一些心急的遊客甚至提前過來探店。記者看到,民俗村內(nei) 生活著不少朝鮮族村民,庭院裏曬著火紅的辣椒,他們(men) 沒有因為(wei) 遊客的到來而改變生活節奏。
紅石鄉(xiang) 副鄉(xiang) 長商亮介紹,這是當地有意保留下來的。建設民俗村不能丟(diu) 了古村的魂,空有外殼注定不能長久。隻有將這裏的自然風貌、生產(chan) 方式和生活習(xi) 慣更多地保留下來,才能吸引更多遊客,村民才能更多受益。
延邊州之美,“味道”不能不提。在中國朝鮮族米糕體(ti) 驗館,櫃台裏的花糕、蒸糕、打糕被製成各種樣式,如金達萊花、朝鮮族福袋、朝鮮族傳(chuan) 統服飾等,外觀上增加了觀賞度,美食變成了藝術品。
朝鮮族宮廷花米糕非遺傳(chuan) 承人李香丹介紹,朝鮮族宮廷糕點的技藝是直係的代代相傳(chuan) ,但也會(hui) 根據現代人口味進行改良,比如在厚餅餡中加入夏威夷果仁和腰果,提高餡料的香甜口感和營養(yang) 價(jia) 值。
廣西遊客滕欣在延邊州遊玩後表示,當地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朝鮮族文化最令她印象深刻。“全程沒有違和感,而且他們(men) 好‘潮’,把流行文化與(yu) 傳(chuan) 統文化完美結合了起來。”
於(yu) 明亮介紹,文化賦能越來越成為(wei) 文旅融合發展的關(guan) 鍵變量,今後,當地將繼續從(cong) 曆史、民族等多個(ge) 維度挖掘更多文化內(nei) 容、文化符號,讓當地旅遊業(ye) 長久火下去。(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