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補鏈強鏈為工業強基賦能

發布時間:2023-03-20 09:59:00來源: 經濟日報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日益成為(wei) 各方高度關(guan) 注的重大問題。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著力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對此,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機遇意識,強化底線思維、極限思維,主動識變應變求變,承壓而上。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統籌發展和安全,通過不斷調整完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有效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和潛在風險衝(chong) 擊。隨著多年的發展積累,當前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有著鮮明的優(you) 勢。一是覆蓋廣、鏈條長。我國是唯一擁有聯合國41個(ge) 全部工業(ye) 門類的國家,強大的製造能力奠定了產(chan) 業(ye) 鏈的基礎地位。二是應用場景豐(feng) 富而廣泛。我國市場龐大而又層次分明,為(wei) 新技術、新產(chan) 品提供了良好的試驗場,避免了國際上出現的由於(yu) 缺乏應用場景而失去創新迭代的情況。三是效率與(yu) 活力日益凸顯。我國每年為(wei) 市場供應大量年輕勞動力,一些科技配套產(chan) 業(ye) 具有很大的潛力。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也存在一些短板,需不斷提高國際競爭(zheng) 力。與(yu) 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製造業(ye) 仍處於(yu) 價(jia) 值鏈的中低端,一些關(guan) 鍵“卡脖子”技術受到製約,亟待補鏈強鏈。應多措並舉(ju) ,穩妥施策,為(wei) 工業(ye) 強基賦能。

  第一,推動專(zhuan) 利標準化製定,提高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鏈主”控製力。對專(zhuan) 利標準化的掌握就是對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根基的把控。要提高專(zhuan) 利技術的增量與(yu) 存量,為(wei) 標準化規則製定做好基數準備,讓我國製造業(ye) 企業(ye) 以“質”和“量”的底氣參與(yu) 國際規則製定,彰顯中國實力,增強話語權。另外,要擴展專(zhuan) 利技術搜索視野,提高市場預判準確度與(yu) 敏感度,快速把握專(zhuan) 利購買(mai) 機遇,低成本置備更高質量的成熟專(zhuan) 利。

  第二,構建技術創新共同體(ti) ,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關(guan) 鍵節點控製力。關(guan) 鍵節點不可控是威脅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的巨大風險因素,構建技術創新共同體(ti) 是化解風險的重要舉(ju) 措。在機構建設上,可以設立國家科技創新賦能中心,發揮舉(ju) 國體(ti) 製優(you) 勢,對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缺項進行專(zhuan) 項攻關(guan) 。對於(yu) 已有技術,要建立靈活賦能端口,點對點聯合有需求的製造業(ye) 企業(ye) 轉化落地。在機製設計上,要重視完善創新撮合製度,發揮政府紐帶作用,撮合全社會(hui) 技術供需方形成有效聯結。在實際操作上,要鼓勵組建項目創新聯合體(ti) ,以項目為(wei) 標的,建立壁壘破除機製、風險承擔機製、成果分享機製等,打通堵點、痛點。

  第三,實施海內(nei) 外捆綁戰略,強化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要素控製力。當前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競爭(zheng) 並不是某一項或幾項技術的競爭(zheng) ,而是鏈條上關(guan) 鍵環節的合力競爭(zheng) 或是生態競爭(zheng) ,必須打開國際視角,利用資本、數據、技術等生產(chan) 要素,加速海內(nei) 外高質量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布局。要提升自身技術與(yu) 產(chan) 品的交換價(jia) 值,增強不可替代性,利用創新帶來的集聚外部性,分享技術外溢紅利,加強與(yu) 海外合作,共謀發展。 (仇 荀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