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深港協同打造“科創引擎”

發布時間:2023-03-20 09:56:00來源: 經濟日報

  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拓展境外融資渠道、聯動國際專(zhuan) 業(ye) 人才建設涉外法律服務平台、以團隊揭榜掛帥製推動科創供需對接……通過製度創新、資源整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規則銜接、機製對接聯通不斷深化,促進專(zhuan) 業(ye) 人才、創新力量聚集,深港“一河兩(liang) 岸”展現出協同發展的新氣象。

  鏈接國際金融資源

  近日,舒糖訊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收到來自香港的首筆知識產(chan) 權融資,標誌著首個(ge) 深港跨境知識產(chan) 權證券化項目完成深港兩(liang) 地資金募集並正式落地。這是深圳市福田區依托香港鏈接國際金融資源、幫助初創型科技企業(ye) 融資的又一全新思路。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所在地深圳市福田區福保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鄭騰表示,福田區深入開展“助企行”活動,統籌境內(nei) 外機構,創新推出“公募+私募”“境內(nei) +境外”的“N+1”知識產(chan) 權綜合融資新模式。

  深港跨境“N+1”知識產(chan) 權證券化項目創新境內(nei) 外融資模式,是以科創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為(wei) 金融標的,突破傳(chuan) 統融資方式的限製,給人才創新成果賦予金融屬性,為(wei) 人才密集型企業(ye) “知識變現”探索出有效途徑。同時搭建深港跨境金融資源整合優(you) 化的可行架構,為(wei) 合作區內(nei) 更多科創企業(ye) 資金跨境便利流通,實現財務資源全球優(you) 化調度整合提供了可行方案。這也是河套合作區依托外債(zhai) 便利試點改革探索“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法製、稅製、科研體(ti) 製、園區管理體(ti) 製”等“五流四製”中資金跨境便利的可行路徑。

  舒糖科技在香港按私募架構完成證券化募資,融資額200萬(wan) 元,在不計入政府補貼的情況下融資成本相比貸款基礎利率(LPR)有較大下降。“此次成為(wei) 以知識產(chan) 權實現跨境融資的‘首吃螃蟹’企業(ye) ,這為(wei) 企業(ye) 融資增加了新的選項。”舒糖科技首席執行官、香港青年何耀威告訴記者,公司新款健康智能穿戴設備推向市場後,迅速達成2萬(wan) 隻出貨量,獲得2家上市公司注資,與(yu) 多家機構開展深度合作。

  深圳通銳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zhuan) 注顯示驅動芯片及電源芯片產(chan) 品研發設計的高新技術企業(ye) ,也是“N+1”知識產(chan) 權綜合融資模式創新的受益者。知識產(chan) 權證券化產(chan) 品——“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平安證券—高新投知識產(chan) 權資產(chan) 支持專(zhuan) 項計劃”幫助包括通銳微在內(nei) 的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融資達5800萬(wan) 元。在福田區優(you) 惠政策補貼下,企業(ye) 綜合融資成本有較大幅度下降。平安證券新聞發言人高睿表示,盤活科創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和“專(zhuan) 利資產(chan) ”,是促進知識產(chan) 權資源價(jia) 值最大化和助力構建知識產(chan) 權金融生態的有效路徑。

  “技術創新和研發需要持續的大規模資金投入。通銳微目前已完成C輪融資,加上河套合作區創新融資助力,公司有了充足的資金支持,下一步將發力高階顯示芯片和電源管理芯片市場。”通銳微公司財務總監駱鵬告訴記者。

  搭建法治協同平台

  3月8日,深圳市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揭牌,聯動深圳市和福田區司法、仲裁力量以及港澳及國際調解團隊,在河套合作區打造專(zhuan) 業(ye) 法律服務新平台。此舉(ju) 旨在建立健全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製,立足河套、輻射灣區、走向國際,為(wei) 港澳法律工作者進入內(nei) 地執業(ye) 提供廣闊發展空間,為(wei) 跨境爭(zheng) 議解決(jue) 提供專(zhuan) 業(ye) 支撐。

  走進河套國際商事調解中心,隻見青年律師們(men) 步履輕快地在大廳穿梭,忙著為(wei) 前來谘詢的人們(men) 答疑解惑。剛剛忙完一批調研團接待工作的河套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理事長朱虹接受采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搭建深港兩(liang) 地法治協同平台,聯動香港法律服務機構及香港律師為(wei) 境內(nei) 外當事人提供糾紛解決(jue) 服務在當前至關(guan) 重要。

  “調解、仲裁、訴訟是化解矛盾糾紛爭(zheng) 端的三駕馬車,並駕齊驅,在跨境貿易當中,商事調解能高效、便捷、低成本地解決(jue) 爭(zheng) 議糾紛,讓境內(nei) 外當事人在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握手言和。”在為(wei) 浙江省一家大型國有工藝品企業(ye) 和以色列采購商開展跨境商事調解中,朱虹創新性地探索雙調解機製,與(yu) 一名外國專(zhuan) 業(ye) 律師和一名中國律師合作,順利完成糾紛調解。

  朱虹表示,目前河套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在冊(ce) 調解員76名,港澳及國際調解員占比超50%,43名港澳籍調解員中絕大部分已考取大灣區律師執業(ye) 資格證。

  已在香港從(cong) 事法律工作20年的大灣區執業(ye) 律師何耀光近期剛剛加入河套國際商事調解中心。他說:“隨著港人港企在河套合作區持續聚集,香港專(zhuan) 業(ye) 法律服務的支持和配套,在幫助港人港企解決(jue) 困擾和提供服務便利上將不可或缺,希望更多香港專(zhuan) 業(ye) 人士積極參與(yu) 進來,為(wei) 深港兩(liang) 地規則機製‘軟聯通’貢獻專(zhuan) 業(ye) 力量。”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河套合作區探索與(yu) 國際先進的科研管理體(ti) 製機製接軌,由政府部門搭起張榜“橋梁”,以“需求方出題、科技界答題”的方式形成團隊揭榜掛帥製,麵向產(chan) 業(ye) 界征集題目,再利用科技界頂尖資源揭榜,解決(jue) 產(chan) 業(ye) 發展中的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2022年10月,河套合作區遴選發布首批技術攻關(guan) 類項目榜單,麵向全球有意願且有能力承擔的科研團隊征集解決(jue) 方案。經考察評選,最終5個(ge) 技術攻關(guan) 類項目揭榜,涉及微電子、大數據及人工智能、醫療科技等重點科研領域。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隨著AI技術的進展,蛋白結構預測技術日趨成熟,如何基於(yu) 最新的AI算法關(guan) 鍵技術進步,結合物理模擬、實驗信息等手段促進研發,對生命科學研究有重大意義(yi) 。”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研究科學家楊明俊表示,“我們(men) 希望廣邀專(zhuan) 注不同領域的研發機構參與(yu) 尋找解決(jue) 方案,加速AI在藥物研發領域突破性應用。”

  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辦公室主任陳誌鴻說,在揭榜的晶泰科技項目全周期中,研究院將整合生物醫學知識圖譜、具備認知能力的大規模序列表示學習(xi) 、創新視覺表征算法等前沿技術,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生物分子建模和藥物研發係統,推動AI技術在生物分子建模和藥物研發中的應用與(yu) 產(chan) 業(ye) 落地。

  “揭榜掛帥這項舉(ju) 措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聚焦重要產(chan) 業(ye) 領域迫切需求,旨在攻克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突破一批標誌性技術產(chan) 品,加速新技術、新產(chan) 品落地應用,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圳市福田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發展事務署副署長吳強軍(jun) 說,首批選題征集及團隊揭榜過程中,不乏高校研究院與(yu) 企業(ye) 、跨區域企業(ye) 以及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內(nei) 部企業(ye) 與(yu) 機構深度合作。

  截至目前,落地合作區的高端科研和產(chan) 業(ye) 化項目已有150多個(ge) ,聚焦醫療科技、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機器人、新材料、微電子和金融科技六大領域。這裏初步形成了國家重大科研平台、世界500強研發中心、香港高校科研項目、突破核心關(guan) 鍵技術項目、深港獨角獸(shou) 企業(ye) 、港澳青年創新創業(ye) 平台六大科創產(chan) 業(ye) 集群。 (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