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隨筆】“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對外開放”值得推廣
【新聞隨筆】
作者:朱昌俊(媒體(ti) 評論員)
日前,南京市宣布將向市民再開放327處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共享停車場的3561個(ge) 泊位,市民可通過微信小程序、App查詢停車場位置、餘(yu) 位、停放時段及收費標準,並報名登記。據悉,2021年10月,南京市城管局就率先騰出辦公大院的18個(ge) 泊位與(yu) 市民共享,每個(ge) 工作日晚間和節假日期間供附近居民停車。目前,南京已有632處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開放了48190個(ge) 共享泊位。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停車難問題已成為(wei) 當前不少地方比較突出的民生痛點。為(wei) 此,很多地方在停車位的擴大增量、盤活存量方麵都作出了不少探索。像南京這樣持續推進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停車位的社會(hui) 共享,無疑就是在盤活停車位資源存量上的典型做法。
眾(zhong) 所周知,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內(nei) 部停車場的使用有著突出的潮汐特點,上班時間相對飽和,而下班後則一般處於(yu) 閑置狀態,但這段時間又恰恰是附近居民停車需求的高峰。據此實施錯時開放共享,便可在滿足市民停車需求的同時,大大提升機關(guan) 大院停車位的有效利用率。
著眼全國,近年來很多地方其實都在推進機關(guan) 大院車位的開放。在不少地方,機關(guan) 單位停車場在春節等節假日向社會(hui) 開放已成為(wei) 慣例。近年來,在江蘇、山東(dong) 等地,黨(dang) 政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向社會(hui) 錯時開放共享車位正成為(wei) 一種新的潮流。這實際上是讓機關(guan) 單位的內(nei) 部資源成為(wei) 社會(hui) 資源的一種有益且穩定的補充。
從(cong) 宏觀層麵來看,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內(nei) 部停車位向社會(hui) 打開共享大門,也給服務型政府增加了一個(ge) 有力的注腳。首先,這是一種意識和情感上的共振,是在細節上觀民生、在實在處解民憂;其次,內(nei) 部停車場向社會(hui) 開放,本質上也是一種看得見的服務,它打破了過去很多人對於(yu) 政府機關(guan) 單位“門難進、臉難看”的刻板印象,不僅(jin) 有助於(yu) 拉近政府機關(guan) 與(yu) 民眾(zhong) 的距離,也是在以實際行動助推政府親(qin) 民、便民形象的構建。
近年來,服務型政府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而何為(wei) “服務”,其實完全可以有更開放的理解。對於(yu) 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來說,積極完成本職工作,為(wei) 有需求的市民提供便利和幫助,是一種最基礎的服務;而利用自身優(you) 勢積極參與(yu) 、協力解決(jue) 好社會(hui) 難題,則是一種更高階的服務。停車場的開放就是後一種服務的具體(ti) 體(ti) 現之一。且隨著當前基本政務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這種“大服務”思維,越來越成為(wei) 人們(men) 衡量服務型政府真實含金量的一個(ge) 重要維度。
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停車場向社會(hui) 開放,可能會(hui) 涉及一些管理成本問題,並且在具體(ti) 的實施過程中,也需要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製定好規則,平衡好自身需求和便民需求。但是,相對於(yu) 可能增加的“麻煩”,它給社會(hui) 帶來的獲得感以及給政府形象的加分,卻是實實在在的。因此,這樣的開放共享舉(ju) 措,可謂多多益善,值得更多地方跟進推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