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區域協調優勢互補 共推東北旅遊振興

發布時間:2023-03-31 10:06:00來源: 中國旅遊報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東(dong) 北地區旅遊業(ye) 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旨在推動東(dong) 北地區旅遊業(ye) 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範圍包括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nei) 蒙古自治區呼倫(lun) 貝爾市、興(xing) 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總麵積約145萬(wan) 平方公裏。規劃期至2030年,展望到2035年。《規劃》一出,引起業(ye) 界廣泛關(guan) 注。

  資源優(you) 勢明顯

  據了解,東(dong) 北地區地處東(dong) 北亞(ya) 區域腹地,與(yu) 俄羅斯、朝鮮、蒙古接壤,與(yu) 日本、韓國隔海相望,邊境口岸和城市眾(zhong) 多,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dong) 北亞(ya) 地區合作的中心樞紐。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ou) 勢為(wei) 東(dong) 北地區旅遊協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同時,東(dong) 北振興(xing) 戰略實施以來,東(dong) 北地區綜合交通體(ti) 係進一步完善,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國際機場以及多個(ge) 支線機場,形成快捷高效的空中交通網絡;高速鐵路網漸趨完善,高速公路網基本形成,逐步建成多層次、多樣化、網絡化的區域綜合交通體(ti) 係。

  22個(ge) 國家5A級旅遊景區、2個(ge) 國家級旅遊度假區、9個(ge) 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162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鎮……《規劃》介紹,東(dong) 北地區曆史文化悠久,民族風情濃鬱,生態類型多樣,自然景觀獨特,冰雪、森林、山川、濕地、草原、沙漠、湖泊、江河、海洋等旅遊資源稟賦高、數量多、類型全。

  地理、交通、文化和旅遊資源優(you) 勢明顯的背景下,近年來,東(dong) 北地區旅遊業(ye) 快速發展,冰雪旅遊、避暑旅遊、自駕旅遊、邊境旅遊等具有東(dong) 北特色的旅遊品牌深入人心,成為(wei) 我國重要的特色旅遊目的地。但是,東(dong) 北地區旅遊業(y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存在,還有跨區域共建共享機製尚不健全、旅遊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尚不完善等短板弱項。

  針對短板弱項,《規劃》提出“以人為(wei) 本,旅遊為(wei) 民”“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科學統籌,協同發展”等基本原則,明確“世界級冰雪旅遊度假地”“全國綠色旅遊發展引領地”“邊境旅遊改革創新樣板地”“跨區域旅遊一體(ti) 化發展實踐地”的發展定位,統籌利用東(dong) 北地區各種資源優(you) 勢,補足短板,推動東(dong) 北地區旅遊業(ye) 整體(ti) 實力和競爭(zheng) 力提升。

  規劃亮點突出

  業(ye) 界紛紛表示,《規劃》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加快推進東(dong) 北地區旅遊業(ye) 協同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指導東(dong) 北地區旅遊業(ye) 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於(yu) 推動東(dong) 北地區全麵振興(xing) 具有重要意義(yi) 。

  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原二級巡視員、東(dong) 北林業(ye) 大學教授張傑說:“《規劃》涵蓋發展背景、總體(ti) 要求、推動形成旅遊業(ye) 發展新格局、打造互聯互通的旅遊交通網絡、構建科學保護利用體(ti) 係等內(nei) 容,可謂‘幹貨滿滿’。”

  張傑認為(wei) ,《規劃》的最大亮點是整合、整合、再整合,打破行政區劃,把東(dong) 北地區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深化區域協同發展。一是以現有的旅遊交通為(wei) 骨架,構建起“三縱三橫”的旅遊“大通道”。二是以東(dong) 北地區核心旅遊資源為(wei) 主題,打造“三圈兩(liang) 帶”的旅遊“大板塊”。三是以冰雪、森林、濱海三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資源為(wei) 核心,組合成冰雪產(chan) 業(ye) 、森林旅遊產(chan) 業(ye) 、濱海旅遊產(chan) 業(ye) “大集群”。

  “擘畫新藍圖、構建新格局、圈出新重點……《規劃》為(wei) 東(dong) 北地區旅遊業(ye) 發展指明方向。大力發展冰雪旅遊、避暑旅遊、自駕旅遊、邊境旅遊、紅色旅遊、鄉(xiang) 村旅遊等產(chan) 品,更加充分突出東(dong) 北地區的資源優(you) 勢和發展特色。”遼寧大學副教授王海弘說。

  王海弘認為(wei) ,《規劃》有助於(yu) 東(dong) 北地區旅遊業(ye) 協同發展,推動各省份從(cong) 原來的“單打獨鬥、相互競爭(zheng) ”轉向“協同作戰、合作共贏”,加強旅遊市場主體(ti) 培育、重點項目招商引資、市場營銷宣傳(chuan) 、金融體(ti) 係構建等方麵的合作。《規劃》將指導東(dong) 北地區建立跨區域的旅遊協作機製,樹立整體(ti) 的旅遊品牌形象,構建差異化的旅遊產(chan) 品體(ti) 係,拓展廣闊的旅遊客源市場,打造互聯互通的旅遊交通網絡,整合區域的特色精品線路,組織統一的營銷推介活動等,從(cong) 而實現區域內(nei) 產(chan) 品共建、資源共享、客源互送,增強在國內(nei) 國際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著手細化落實

  《規劃》出台後,如何落實有關(guan) 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wei) 各地關(guan) 注的重點。三省一區文化和旅遊部門紛紛表示,將以《規劃》實施為(wei) 契機,細化落地各項工作,努力推動東(dong) 北地區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資源開發處處長宮長平表示:“我們(men) 將大力推進‘三橫三縱’旅遊通道遼寧重要節點城市產(chan) 品開發,深化‘三圈兩(liang) 帶’旅遊板塊冰雪旅遊、草原沙漠特色旅遊、濱海特色旅遊等一體(ti) 化建設,用好北方海洋資源,推進‘海洋—海島—海岸’立體(ti) 開發,加速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等重點產(chan) 品建設,密切與(yu) 兄弟省份合作,推動東(dong) 北地區旅遊業(ye) 一體(ti) 化發展再上新台階,為(wei) 遼寧振興(xing) 奮鬥,為(wei) 東(dong) 北振興(xing) 貢獻力量。”

  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資源開發處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按照《規劃》提出的推動形成旅遊業(ye) 發展新格局、打造互聯互通的旅遊交通網絡、構建科學保護利用體(ti) 係、加強優(you) 質旅遊產(chan) 品供給等內(nei) 容,加強區域合作溝通與(yu) 交流,努力將東(dong) 北地區建成世界級冰雪旅遊度假地、全國綠色旅遊發展引領地和邊境旅遊改革創新樣板地,成為(wei) 跨區域旅遊一體(ti) 化發展的成功典範。

  “在《規劃》提出的‘三縱三橫’旅遊通道、‘三圈兩(liang) 帶’旅遊板塊的新格局中,吉林處在‘中縱中橫’‘兩(liang) 圈一帶’的中心樞紐和重點核心,大有可為(wei) 。”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資源開發處處長呂先勇說,《規劃》提出重點打造冰雪旅遊、避暑旅遊、自駕旅遊、邊境旅遊等特色旅遊產(chan) 品,更堅定了吉林走“冰雪+避暑”雙輪驅動道路,構建“冬夏興(xing) 旺、四季皆宜”全時段旅遊發展格局的信心。“我們(men) 提振了信心、鼓足了幹勁。吉林將爭(zheng) 當東(dong) 北振興(xing) 發展的文旅排頭兵,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內(nei) 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資源開發處處長鄔韶峻表示,內(nei) 蒙古將大力發展冰雪旅遊產(chan) 業(ye) ,重點支持東(dong) 部盟市率先發展冰雪旅遊,把冷資源轉化為(wei) 熱產(chan) 業(ye) ,提升冰雪旅遊影響力;推動大興(xing) 安嶺森林旅遊發展,突出大興(xing) 安嶺森林、冰雪、濕地、河湖以及民俗等資源特色,發展新業(ye) 態;集中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景區,全力推動呼倫(lun) 貝爾大草原—莫爾格勒河、烏(wu) 拉蓋九曲灣、額爾古納濕地、玉龍沙湖等旅遊區提質升級,建立5A級景區創建梯隊;有序發展邊境旅遊,持續推進滿洲裏邊境旅遊試驗區建設,培育口岸邊境觀光、異域風情體(ti) 驗、邊貿商務旅遊等邊境旅遊產(chan) 品。

  隨著《規劃》出台,東(dong) 北各地已紛紛行動起來,紮實推進,努力把藍圖變為(wei) 現實。(趙騰澤)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