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曬賬本” 今年中央預算有何看點?
居家過日子,很多小家庭都有一個(ge) 家庭賬本,錢怎麽(me) 花的?花在了哪裏?有賬本就有數。國家也有國家的大賬本,昨天(28日),隨著財政部公開2023年中央預算,中央部門陸續公布部門預算,一年一度的中央預算公開拉開大幕。今年中央預算公開有哪些看點?錢具體(ti) 怎麽(me) 花?錢袋子緊了,這個(ge) 在三公經費上如何體(ti) 現?就這些問題,進入今天的特別關(guan) 注。
預算“曬”得更細 全麵真實反映收支情況
我們(men) 先來看看今年中央預算公開有哪些看點?來聽聽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的解讀。
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2023年公開的中央預算,包括了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批準的中央預算和中央部門預算。中央財政預算公開的內(nei) 容,涵蓋了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情況,以及中央社會(hui) 保險基金預算收支餘(yu) 額的全口徑四本預算的情況。同時,這次預算公開的內(nei) 容,還包括了政府性債(zhai) 務餘(yu) 額的限定情況,以及46項轉移支付項目分地區的情況。
2023年中央預算公開的一大亮點,就是在績效目標的管理方麵著力規範了績效目標的設置,提高了績效目標的質量,推動績效目標向全社會(hui) 公開,那麽(me) 將績效目標管理,嵌入到中央部門預算編製的流程當中,加強績效目標的審核,重點審核績效目標的科學性,合理性,規範性,以及與(yu) 資金的匹配度。
在連續多年加大中央部門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公開力度的基礎上,今年,要求中央部門公開績效目標的比例較上年又有所提高。除了涉密敏感信息之外,原則上,公開部門預算的中央部門應該把一般公共預算一級項目、政府性基金預算項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項目績效目標,按照不低於(yu) 項目數量60%的比例,向全社會(hui) 公開。
今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64.96億(yi) 元
“三公”經費一直是備受老百姓關(guan) 注的一項內(nei) 容,所謂“三公”經費,指的是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今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64.96億(yi) 元,比上年略有增長。近年來,我國狠抓“三公”經費管理,不僅(jin) 要求中央部門從(cong) 嚴(yan) 從(cong) 緊編報“三公”經費預算,而且明確中央部門使用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不得超過預算,並對“三公”經費超指標支出進行預警;此外,還推進預決(jue) 算公開,強化社會(hui) 監督。那麽(me) 近幾年,三公經費的總體(ti) 情況如何?具體(ti) 來了解一下。
2022年,有102個(ge) 中央部門公開了“三公”經費2021年決(jue) 算和2022年預算。數據顯示,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由2011年的94.28億(yi) 元下降到2018年的58.8億(yi) 元。2018年機構改革後,“三公”經費基數相應調整。到2023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64.96億(yi) 元,比上年略有增長。據介紹,這主要是前兩(liang) 年受疫情影響,因公出國(境)費預算壓減較多、基數較低。到了今年,呈現恢複性增加,主要用於(yu) 支持實施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略,保障中央部門開展對外交往、參加重要雙邊多邊會(hui) 議等,同時繼續嚴(yan) 控一般性出國團組。而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從(cong) 嚴(yan) 控製,都不超過上年水平。與(yu) 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2023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減少約16億(yi) 元。
財政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經過多年努力,中央部門“三公”經費管理製度日益健全,約束力度明顯提升,有效遏製了無實質內(nei) 容出國、超標準超編製配備公務用車、公務接待鋪張浪費等行為(wei) 。
過緊日子 今年“三公”經費如何安排?
加強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的管理之後,錢袋子緊了,那麽(me) 這個(ge) “緊”在今年的三公經費上如何體(ti) 現?
白彥鋒:2023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64.96億(yi) 元,雖然比上年有所增長,但是與(yu) 疫情前2019年相比,2023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仍然減少了16億(yi) 元。
2023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的安排,主要是考慮用於(yu) 支持實施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略,保障中央部門開展對外交往,參加重要雙邊會(hui) 議,同時,還會(hui) 繼續嚴(yan) 控一般性出國團組。
當然,隨著我們(men) 國家經濟體(ti) 量的整體(ti) 擴大和開拓國際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進行國際交往的必要要求,三公經費保持與(yu) 社會(hui) 經濟發展相匹配的增速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特別是依托近些年來預算管理一體(ti) 化係統,我們(men) 國家對於(yu) 三公經費實施了嚴(yan) 格的監控,對三公經費超標準進行支出、進行預警,能夠切實加強三公經費的過程管理,確保支出取得實效。
連續15年“曬賬本” 我國預算公開穩步推進
從(cong) 2009年至今,中央部門已經連續15年“曬賬本”了。為(wei) 了讓錢花得更明白更有效,我國一直在穩步推進預算公開。
據了解,我國在2009年首次公開了中央預算。隨後,預算公開範圍不斷拓展,2013年,中央部門預算首次做到各部門集中在1天內(nei) 公開。從(cong) 2017年開始,各部門統一在財政部門戶網站設立的“中央預決(jue) 算公開平台”上進行集中展示。
從(cong) 地方來看,預算公開穩步推進,目前,地方各級政府和各部門基本實現“應公開盡公開”。據統計,地方各級政府2022年預算和2021年決(jue) 算公開率均為(wei) 100%,省、市、縣級部門2022年預算和2021年決(jue) 算公開率均達到99%以上。
持續提升預算透明度 推動打造陽光財政
中央部門在公布的預算中清晰展現出財政資金的“任務單、時間表、效果圖”,這種公開力度對於(yu) 政府部門和公眾(zhong) 來說意味著什麽(me) ?再來聽聽專(zhuan) 家的解讀。
白彥鋒:今年中央預算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的公開範圍進一步擴大,進一步敞開了社會(hui) 各界了解政府履職的窗口,更加清晰地展示了財政資金的任務單、時間表、效果圖,有助於(yu) 政府部門進一步深入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提高財政支出效率,打造陽光政府、透明財政。
對於(yu) 社會(hui) 公眾(zhong) 來說能夠清晰地了解財政資金的任務單、時間表、效果圖,有助於(yu) 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從(cong) 根本上講,財政支出績效提升了,人民群眾(zhong) 享受的公共產(chan) 品和公共服務的水平,也將不斷改善,美好生活,也會(hui) 更有保障。
(央視新聞客戶端 總台央視記者 王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