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藏糧於技”築高產

發布時間:2023-04-03 10:0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藏糧於(yu) 技”築高產(chan)

  講述人:河南省焦作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總農(nong) 藝師 楊法誼

  光明日報記者崔誌堅、王勝昔采訪整理

  我生在農(nong) 村,從(cong) 小就學會(hui) 了幹各種農(nong) 活,改變農(nong) 村麵貌的願望植根心底。高考毫不猶豫報考了農(nong) 業(ye) 院校,1987年從(cong) 百泉農(nong) 專(zhuan) 畢業(ye) 後,毅然回到家鄉(xiang) 焦作市修武縣,從(cong) 鄉(xiang) 裏幹起,工作輾轉三個(ge) 鄉(xiang) 鎮後擔任縣農(nong) 業(ye) 局局長,再到現在的崗位,36年來始終圍著“農(nong) ”字轉,追逐糧食高產(chan) 的夢想也終於(yu) 在新時代放飛。

  難舍難棄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情懷,佐以專(zhuan) 業(ye) 積澱,讓我在糧食高產(chan) 上不斷探索成功之路。我改變農(nong) 技推廣老模式,采取農(nong) 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一竿子插到底”的新辦法。

  培育高產(chan) 示範戶,我不走尋常路,先看地塊位置,必須緊臨(lin) 大路,便於(yu) 過往人員看到;再看土地質量,人勤地肥,土壤越肥沃越好;最後見人麵談,必須勤快厚道、接受能力強、樂(le) 於(yu) 推介推廣。

  要想高產(chan) ,種子先行,我們(men) 率先試種“中麥875”“百農(nong) 418”等小麥新品種,實打實收畝(mu) 產(chan) 多次破全國紀錄。我們(men) 還與(yu) 中國農(nong) 科院、河南農(nong) 業(ye) 大學等10多家單位保持良好合作關(guan) 係。在播種方式上,我從(cong) 實踐中總結出多施各類農(nong) 家肥、普用土壤調理菌、定產(chan) 測土施底肥等“小麥高產(chan) 八句話”,以及“甩手橫撒施肥法”“微灌補墒苗齊法”等聽得懂、用得上的“好方子”。14年前,我患上嚴(yan) 重的雙側(ce) 股骨頭壞死,為(wei) 方便到田間指導,我就隨身帶個(ge) 小板凳坐下講給農(nong) 民聽,他們(men) 都叫我“板凳專(zhuan) 家”。

  焦作全市有小麥、玉米萬(wan) 畝(mu) 示範片、千畝(mu) 示範方、百畝(mu) 高產(chan) 攻關(guan) 田,1000多個(ge) 高產(chan) 示範戶。推動焦作小麥生產(chan) 再上新台階,我倍感重任在肩。

  科技賦能小麥生產(chan) ,我們(men) 深入落實“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焦作正在成為(wei) 各級育種專(zhuan) 家挖掘新品種潛力的試驗場、各級栽培專(zhuan) 家驗證新技術效果的數據庫。

  我將高產(chan) 創建經驗推廣到全市,以秸稈速腐配方施肥+精量均勻抗濕播種+穩氮增磷以墒定水+葉麵定向超量調控+微生物病蟲害防控等措施為(wei) 核心的一體(ti) 化小麥高產(chan) 技術模式,以及寬窄行精播勻播、超常量噴施磷酸二氫鉀、磁化水灌溉、微生物幹預植物減害等新技術正全麵應用實施,並取得顯著效果。

  2022年,修武縣王屯鄉(xiang) 東(dong) 黃村小麥高產(chan) 攻關(guan) 田實打實收畝(mu) 產(chan) 981.1公斤,再創全國高產(chan) 新紀錄。這幾年經過精心調理身體(ti) 已大有好轉,我將繼續全身心地投入“種業(ye) 芯片”創新和高產(chan) 創建工作中,為(wei) 我國糧食安全作出新貢獻。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