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短道速滑冠軍賽票房火爆的背後
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 題:全國短道速滑冠軍(jun) 賽票房火爆的背後
新華社記者劉陽
正在首都體(ti) 育館舉(ju) 行的全國短道速滑冠軍(jun) 賽現場氣氛火爆,近5000名觀眾(zhong) 的歡呼聲讓人仿佛置身於(yu) 世界頂級短道速滑比賽現場。一項全國冰雪項目比賽的票房能夠如此火熱,不僅(jin) 得益於(yu) 北京冬奧會(hui) 的“盛會(hui) 效應”,短道速滑項目本身的魅力以及衍生的偶像效應、賽事組織者的苦心經營也是重要原因。
3月31日開賽的本屆賽事為(wei) 期三天,票價(jia) 從(cong) 80元到700元(三人套票)不等,最貴的單人票票價(jia) 是380元。從(cong) 4月1日和2日的決(jue) 賽日門票銷售情況來看,除了180元檔次的門票略有剩餘(yu) 外,其他5個(ge) 檔次的門票全部售罄。門票不分場次,觀眾(zhong) 持票可以看全天的比賽。
記者1日在現場看到,“雙奧場館”首都體(ti) 育館觀眾(zhong) 座席南側(ce) 幾乎全部坐滿,北側(ce) 接近冰場的座席也有不少觀眾(zhong) 。比賽過程中,當運動員超越、衝(chong) 刺時,現場歡呼聲震耳欲聾。
根據門票銷售網站提供的數據,1日進入首體(ti) 觀賽的觀眾(zhong) 數達到4659人,2日預計將有約4500人,再加上首日預賽售出的門票,共有超過10000人次購票觀看此次冠軍(jun) 賽。
“真沒想到這麽(me) 多人來看比賽!”賽事主辦方國家體(ti) 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大眾(zhong) 冰雪部部長羅軍(jun) 對新華社記者說。羅軍(jun) 此次負責比賽票務以及觀眾(zhong) 體(ti) 驗區活動、比賽現場的觀眾(zhong) 互動活動。他告訴記者,冠軍(jun) 賽每天對外發售門票5000張,周末兩(liang) 天的上座率均在90%以上。“北京冬奧會(hui) 的成功舉(ju) 辦和‘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實踐讓民眾(zhong) 對冰雪運動的熱情燃遍全國。”羅軍(jun) 說。
網名“小阿暖”的觀眾(zhong) 是從(cong) 北京冬奧會(hui) 開始才喜歡上短道速滑的,她此後一直關(guan) 注著國家隊本賽季在國際賽場的表現。“這是我第一次在現場看短道,實在是太刺激了!”她興(xing) 奮地說著,然後站起身來跑去主席台附近,打算拍攝在那裏觀摩比賽的奧運冠軍(jun) 。
除了短道速滑運動本身的魅力,偶像效應也是本次冠軍(jun) 賽票房火爆的原因。大批粉絲(si) 蜂擁而至,在現場為(wei) 各自的偶像呐喊。1日的比賽間隙,當運動員們(men) 下場時,粉絲(si) 們(men) 紛紛在看台上叫住自己的偶像扔花束、條幅和玩具。他們(men) 不全是為(wei) 某一個(ge) 人而來,而是各有各的偶像。參賽選手中,孫龍、鍾宇晨、公俐等人的粉絲(si) 眾(zhong) 多,每次他們(men) 出場時,粉絲(si) 們(men) 都會(hui) 獻上最熱情的喝彩。
“我們(men) 注意到現場觀眾(zhong) 以年輕人為(wei) 主,這也是這次門票銷售的一大特點。”羅軍(jun) 說,“今後我們(men) 會(hui) 完善賽事的體(ti) 驗服務,更傾(qing) 向於(yu) 年輕人的需要。”
比賽現場的互動環節是冠軍(jun) 賽的一大亮點。比賽間隙,北京冬奧會(hui) 短道速滑混合團體(ti) 接力冠軍(jun) 中國隊的原班人馬亮相,兩(liang) 屆冬奧會(hui) 冠軍(jun) 武大靖客串主持人,與(yu) 隊友們(men) 再現冬奧會(hui) 時的賽後擁抱。他們(men) 還和粉絲(si) 玩起“比心”遊戲,活躍現場氣氛。羅軍(jun) 透露:“有些活動是我們(men) 提前設計的,有些則是根據現場情況臨(lin) 時加進去的。以後我們(men) 會(hui) 設計更有趣的活動回饋粉絲(si) 。”
除了精彩的比賽,在觀眾(zhong) 入口的南大廳,主辦方還設置了互動區、展示區、朋友圈打卡拍照區等,令人駐足。此外,人們(men) 在觀賽之餘(yu) 還可以試乘真正的雪車,免費體(ti) 驗桌上冰壺、VR滑雪機、平衡儀(yi) 等,選購各類土特產(chan) 、冰雪文創產(chan) 品或專(zhuan) 業(ye) 運動戶外裝備。其中,中國郵政展台的顧客最多,1日首體(ti) 一開門就排起長隊購買(mai) 賽事紀念封。“我們(men) 這次一共發售10000份紀念封,因為(wei) 排隊的人太多,隻能限製單日發售數量,以便每天來的觀眾(zhong) 都有機會(hui) 買(mai) 到紀念封。”羅軍(jun) 說。
國家體(ti) 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於(yu) 海燕表示,作為(wei) “雙奧場館”,首都體(ti) 育館擁有一流的硬件設施,舉(ju) 辦冰上賽事一方麵促進場館的利用,同時,通過高水平冰雪賽事的舉(ju) 辦,中心也積極探索、踐行“賽事搭台產(chan) 業(ye) 唱戲”,促進冰雪賽事經濟的發展。“我們(men) 會(hui) 更加努力,把更精彩的冰雪賽事呈現給大家。”於(yu) 海燕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