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不能簡化為勞動體驗課
2022年秋季學期起,勞動教育正式納入中小學課程體(ti) 係。
由是,各地中小學在課程體(ti) 係框架內(nei) ,因地製宜,開設了形式多樣、豐(feng) 富多彩的勞動課。種菜做飯學農(nong) 活兒(er) ,木工花藝做公益,在文化知識學習(xi) 和體(ti) 藝社團活動之外,孩子們(men) 又有了嶄新的成長體(ti) 驗,各具特色,不亦樂(le) 乎。
整體(ti) 而言,當下中小學勞動教育可圈可點。當然,囿於(yu) 認知差異或條件限製,有些學校在課程內(nei) 容設置上尚有不足之處,有些學校多多少少還存在著走過場、形式主義(yi) 的現象。
有鑒於(yu) 此,筆者認為(wei) ,為(wei) 提高勞動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需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價(jia) 值觀塑造、生活能力養(yang) 成和公共意識培育3個(ge) 方麵,深耕細作,久久為(wei) 功。
價(jia) 值觀塑造方麵。人的天性是貪圖安逸享樂(le) 的,吃苦悖逆人性,沒有人天生熱愛勞動。人類辛勤勞作,除極少數是因為(wei) 興(xing) 趣驅使而對某項工作堅持不懈之外,大多人是基於(yu) 壓力和責任。
所以,試圖通過勞動教育讓學生們(men) 愛上勞動,可能性微乎其微,基本上是一個(ge) 偽(wei) 命題。因此,中小學的勞動教育應側(ce) 重於(yu) 價(jia) 值觀塑造,主要是讓孩子們(men) 從(cong) 小了解勞動,感受勞動,進而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尊重勞動果實。於(yu) 潛移默化之中,培養(yang) 起學生的責任感,讓他們(men) 明白生而為(wei) 人,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hui) 是有責任的,從(cong) 而樹立起勞動光榮、自食其力和責任擔當的價(jia) 值觀。待其長大成人,能夠直麵堅硬生活,不逃避責任,不拈輕怕重,不好逸惡勞,不做啃老族。
生活能力養(yang) 成方麵。目前,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一共設置了10個(ge) 任務群,分日常生活勞動、生產(chan) 勞動、服務性勞動三個(ge) 部分。於(yu) 中小學生當下成長和長遠發展來看,10個(ge) 任務群的價(jia) 值大小不一,譬如生產(chan) 勞動部分涉及到的一些勞動場景,大多數中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基本接觸不到,實際應用機會(hui) 也是少之又少。學校基於(yu) 課程要求,偶爾安排他們(men) 實踐操練一次,往往也是淺嚐輒止,孩子們(men) 當時覺得新鮮好玩,過後很快拋諸九霄雲(yun) 外。
相較而言,日常生活勞動部分實際意義(yi) 更大一些,清潔與(yu) 衛生、整理與(yu) 收納、烹飪與(yu) 營養(yang) 等任務群,和中小學生的現實生活場景結合甚為(wei) 緊密。通過此類課程的有效實施,能夠讓孩子們(men) 打小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識和技能,養(yang) 成自理能力。
當然,生活勞動教育最好是在家庭之中常態化進行。譬如,每周讓孩子做一頓飯,從(cong) 菜市場討價(jia) 還價(jia) 買(mai) 菜開始,擇菜淘米到燒煮烹炸,各種手忙腳亂(luan) ,感受自然深刻。多做幾次,養(yang) 成習(xi) 慣,孩子們(men) 在掌握生活本領的同時,也能體(ti) 會(hui) 到家務勞動的瑣碎與(yu) 不易。同理心之下,自然而然對父母多了一份理解和體(ti) 諒,至少,今後遇到飯菜不合口味,不會(hui) 再那麽(me) 任性的鬧情緒甩臉子。
還有,現在很多父母為(wei) 了讓孩子全身心投入學習(xi) ,喜歡包辦一切,導致不少孩子的少年階段隻有學習(xi) ,沒有生活,人生單薄且枯燥。日常生活勞動尤其是家務勞動,能夠讓他們(men) 在柴米油鹽的人間煙火氣中,感受到生活情趣,其中也有一些心理按摩和壓力緩釋的作用。
公共意識培育方麵。服務性勞動部分中,有一個(ge) 公益勞動與(yu) 誌願服務任務群,很有意義(yi) 。課餘(yu) 時間或者寒暑假,讓學生多參加一些社會(hui) 性公益活動、一些誌願服務,一方麵可以讓他們(men) 從(cong) 相對封閉的校園和家庭環境中走出來,接觸社會(hui) 、了解社會(hui) ,從(cong) 而對真實複雜的社會(hui) 提前有一些近距離的感知認知;而且,從(cong) 全人教育角度來說,這也補上了家校社協同育人的關(guan) 鍵一環。
另一方麵,這還有利於(yu) 培養(yang) 他們(men) 關(guan) 心社會(hui) 、關(guan) 心他人的公共意識和利他精神,幫助孩子們(men) 尤其是獨生子女,擺脫以自我為(wei) 中心的成長模式,長大後能成為(wei) 一個(ge) 合格的社會(hui) 公民,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義(yi) 者。
應該說,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的開設,意義(yi) 重大。但是,各級教育工作者,尤其一線的校長老師,必須有一個(ge) 清醒認識,不能把勞動教育簡化為(wei) 勞動體(ti) 驗課或趣味勞動課,更不能把勞動教育搞成職業(ye) 教育在基礎教育階段的課程延伸,熱衷於(yu) 各種形式創新,搞了很多花樣,讓學生們(men) 從(cong) 課堂和題海中暫時性解脫出來,大家玩得也很嗨,可是,有趣好玩之外,卻沒有達到勞動教育的應有效果。
現實生活中還有一些變形走樣的“勞動教育”,也應辯證看待。筆者曾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11歲的女兒(er) 不想讀書(shu) ,爸爸就帶她在烈日下挖藕體(ti) 驗生活不易,4個(ge) 小時曬下來,女兒(er) 臉曬到脫皮,父親(qin) 雖然心疼,可是覺得效果很好,因為(wei) 事後孩子表示要好好讀書(shu) 了。類似新聞還有很多,大都是孩子讀書(shu) 不努力,家長有意給孩子一點苦頭吃吃,讓孩子長長記性。
這種教育方式當然沒有錯,隻是,這屬於(yu) 懲戒教育,不是勞動教育。甚至,這可以說是對勞動的一種異化應用,對促進孩子學習(xi) 可能會(hui) 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也會(hui) 在孩子心中埋下看低體(ti) 力勞動的種子。
最後,筆者想說明一點,對於(yu) 中小學生來說,文化知識的學習(xi) ,本就是他們(men) 這個(ge) 年齡段最重要的勞動內(nei) 容,並且,這既是智力勞動,也是體(ti) 力勞動,他們(men) 必須認真對待。
(作者:陸建國,為(wei) 教育研究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