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集中治理少數農產品農殘突出問題——農產品監測合格率達97.6%
“我國農(nong) 業(ye) 要做到經營體(ti) 係強、產(chan) 業(ye) 韌性強、競爭(zheng) 能力強,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任何時候都不能‘掉鏈子’。”在日前召開的2023年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hui) 議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副部長馬有祥表示,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推進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做到供給保障強,必須堅持數量質量一起抓,不斷夯實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基礎,持續增加綠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
民以食為(wei) 天,食以安為(wei) 先。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不僅(jin) 事關(guan) 百姓生活福祉,也與(yu) 經濟社會(hui) 有著密切聯係。近年來,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取得曆史性進步。數據顯示,過去1年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監測合格率達97.6%,在11個(ge) 重點品種中有8個(ge) 合格率比整治前得到明顯提升,新認證綠色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1萬(wan) 個(ge) ,綠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總量達到2億(yi) 噸,生產(chan) 規模占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比重為(wei) 12%,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形勢持續向好。
據悉,各地不斷創新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方法,從(cong) 生產(chan) 、技術、監管、追溯、宣傳(chuan) 等多方麵協同發力、產(chan) 管並重,係統施策保安全、提品質。例如,江西省借助數字手段為(wei) 監管高效賦能,大力推進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全程大數據智慧監管,構建了“全域監管一張網、全程追溯一條鏈、全麵評價(jia) 一幅圖”的“圖說質量安全”新模式,做到全省各地和各企業(ye) 的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狀況與(yu) 綜合排名實時呈現,大大提高了人、企、物、事的管理效率。在生產(chan) 環節,雲(yun) 南省發揮當地四季時鮮的鮮明優(you) 勢,以基地建設為(wei) 抓手,大力推進茶葉、蔬菜、水果等重點產(chan) 業(ye) 的標準化、規模化、專(zhuan) 業(ye) 化、綠色化生產(chan) 模式,其中有機產(chan) 品的獲證產(chan) 品達4580個(ge) ,居全國第一位。
但也要看到,當下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工作依然艱巨複雜。馬有祥介紹,一方麵立足我國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飯碗,必須堅持大食物觀,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格局必然是品類多樣、來源繁雜;另一方麵在大國小農(nong) 的現實起點上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很長時期內(nei) ,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都將是數量眾(zhong) 多、大小不一,抓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工作,隨時都會(hui) 遇到新情況新問題,不可能“一招鮮吃遍天”。
立足下一階段工作重點,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管將圍繞三方麵展開。首先,解決(jue) 少數農(nong) 產(chan) 品在農(nong) 獸(shou) 藥殘留方麵的突出問題依然是當務之急。對此,要聚焦重點品種,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措施上精準發力,督促上較真碰硬。堅持長短結合、係統施治,把監管網眼盡可能織得更密,讓監管措施貫穿從(cong) 生產(chan) 到消費的全鏈條,具體(ti) 從(cong) 摸清底數、提醒指導、嚴(yan) 打蔬菜禁用農(nong) 藥源頭、綠色防控、上市把關(guan) 等方麵下功夫,確保政策落地見效。
其次,順應消費升級需求,大力推進農(nong) 產(chan) 品“三品一標”高質量發展。增加綠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是農(nong) 業(ye) 領域擴大內(nei) 需的重要增長點,“三品一標”和名特優(you) 新農(nong) 產(chan) 品經過認證登記是綠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的典型代表。當前,各地都在積極打造綠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接下來要圍繞關(guan) 鍵要點繼續發力,包括培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打造品質提升技術模式、搭建消費促進平台、完善監督管理措施等。其中,對於(yu) 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要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把主要精力從(cong) 登記轉向產(chan) 業(ye) 培育,使其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發揮更大作用。
再次,落實新修訂的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法,加快完善長效監管製度機製。今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法正式施行,堅持源頭治理、風險管理、全程控製三大原則,與(yu) 食品安全法有機銜接,實現了“從(cong) 田頭到餐桌”的全過程、全鏈條監管。在具體(ti) 落實方麵,各地要繼續從(cong) 依法加強對農(nong) 戶等各類主體(ti) 監管、全麵推動鄉(xiang) 鎮落實監管責任、進一步推進承諾達標合格證製度實施和著力完善風險防控機製方麵入手,既要做到普法宣傳(chuan) 形成強大聲勢,也要保證製度落地工作抓緊開展。(紀文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