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提升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水平(話說新農村)

發布時間:2023-04-14 10:1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保障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有效供給始終是“三農(nong) ”工作的頭等大事。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機械化水平,有效減少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後損失,有助於(yu) 保障農(nong) 產(chan) 品有效供給,支撐國家糧食安全和現代農(nong) 業(ye) 健康持續發展

  眼下,正值春耕大忙。今年春耕備耕期間,不少種糧大戶在翻整土地、準備農(nong) 資的同時,也琢磨著添置一些脫粒、烘幹的機械設備。希望到豐(feng) 收時,通過初加工把豐(feng) 收糧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真正讓好糧賣上好價(jia) 。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一頭連著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和農(nong) 民,一頭連著工業(ye) 、城市和市民,是名副其實的“農(nong) 頭工尾、糧頭食尾”。作為(wei) 整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的“基礎工程”,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不僅(jin) 可以大幅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單位價(jia) 值,有力促進農(nong) 戶增收致富,也可以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提供優(you) 質原材料,降低後續加工成本,完善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可以說,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是現代農(nong) 業(ye) “接二連三”、提升效益的重要支撐。從(cong) 統計來看,“十三五”期間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機械化水平年均增長近2個(ge) 百分點。

  也要看到的是,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和農(nong) 戶實際需求相比,我們(men) 的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機械化還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比如,相比全國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的機械化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不同品種、不同區域間初加工機械發展並不平衡,部分初加工裝備還存在短板弱項甚至空白等情況,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機械產(chan) 學研推用一體(ti) 化機製也亟待健全完善。

  瞄準穩產(chan) 保供、增值富農(nong) 等目標,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日前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機械化率達到50%以上;到2035年,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機械化率總體(ti) 達到70%以上,基本實現機械化。

  我國是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與(yu) 消費大國,保障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有效供給始終是“三農(nong) ”工作的頭等大事。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農(nong) 情下,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機械化水平,加大產(chan) 後烘幹、儲(chu) 藏、保鮮等能力建設,有效減少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後損失,有助於(yu) 保障農(nong) 產(chan) 品有效供給,支撐國家糧食安全和現代農(nong) 業(ye) 健康持續發展。

  促進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產(chan) 業(ye) 發展,首要還是瞄準農(nong) 民的實際需求。從(cong) 需求側(ce) 出發,分區域、分產(chan) 業(ye) 、分品種、分環節,加快補齊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機械化的短板弱項。比如,農(nong) 民迫切需要減少糧食和油料產(chan) 後損失,那麽(me) 相關(guan) 企業(ye) 能不能在清潔能源烘幹、機械通風儲(chu) 藏等技術裝備方麵加大研發力度;比如農(nong) 民急需提升果蔬、畜禽及水產(chan) 品等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品質品相,那麽(me) 相關(guan) 企業(ye) 能不能將預冷、保鮮、清洗、冷藏等技術裝備作為(wei) 發展重點,通過提升初加工機械化水平,助力農(nong) 民擴展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

  促進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產(chan) 業(ye) 發展,還要注重裝備與(yu) 工藝的應用融合。就好像在糧食生產(chan) 環節,性能優(you) 秀的“大鐵牛”需要高效實用的農(nong) 藝配合,才能真正助力實現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領域同樣如此,加強農(nong) 機裝備與(yu) 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工藝融合研究,促進機藝銜接配套,才能真正方便種糧大戶、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ti) 用得上、用得好。

  春光融融裏,農(nong) 民在田間播灑新的希望。讓廣大農(nong) 民用上更多實用機械,用一季接一季的豐(feng) 收換來增收的喜悅。(曉 眷)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