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彌補城鄉數字鴻溝

發布時間:2023-04-14 10:12:00來源: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中央網信辦等五部門近日印發的《2023年數字鄉(xiang) 村發展工作要點》明確指出,到2023年底,我國數字鄉(xiang) 村發展取得階段性進展。以數字化賦能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鄉(xiang) 村建設和鄉(xiang) 村治理,整體(ti) 帶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發展、促進農(nong) 村農(nong) 民共同富裕,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需要關(guan) 注的一個(ge) 重要問題。

  作為(wei) 新的生產(chan) 要素,數據在數字經濟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發展數字經濟,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數”是基礎、是關(guan) 鍵。數字經濟當前正處於(yu) 高速發展關(guan) 鍵階段,既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也是成為(wei) 新場景、新模式、新業(ye) 態的“加速器”。貫徹落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要堅持問題導向,緊緊把握機遇,利用數字經濟為(wei) 鄉(xiang) 村建設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注入新的發展活力,持續推進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工作要點》指出,到2023年底,鄉(xiang) 村治理數字化水平穩步提高,鄉(xiang) 村數字普惠服務不斷深化,農(nong) 民數字素養(yang) 與(yu) 技能持續提升,數字鄉(xiang) 村試點成效更加凸顯。

  然而,當前我國城鄉(xiang) 之間仍然存在一定的“數字鴻溝”。一方麵體(ti) 現在城鄉(xiang) 數字基礎設施的差異,另一方麵在於(yu) 城鄉(xiang) 數據要素積累的差距較大。此外,農(nong) 村人口的數字素養(yang) 普遍不高,對科學技術的引領作用沒有很好的認識,並且空巢老人、留守兒(er) 童對於(yu) 數字鄉(xiang) 村的參與(yu) 度還須大幅度提升,農(nong) 村存在的大量“信息貧困戶”也成為(wei) 影響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因素。

  對此,要大力推進數字鄉(xiang) 村建設,需加快布局5G、互聯網、雲(yun) 計算等數字基礎設施,以數字技術賦能鄉(xiang) 村。推動“互聯網+”向鄉(xiang) 村進一步延伸覆蓋,創造智慧農(nong) 業(ye) 、智慧旅遊等更全麵的鄉(xiang) 村數字化應用場景,提高鄉(xiang) 村的信息服務水平。

  同時,還要加快集聚“三農(nong) ”數據資源,建立“三農(nong) ”大數據平台和交易平台。唯有充分釋放“三農(nong) ”數據價(jia) 值,才能真正推動城鄉(xiang) 數據要素的流動與(yu) 融合,引導更多城鎮資源流向鄉(xiang) 村,反哺鄉(xiang) 村數字經濟發展。通過加大鄉(xiang) 村數字基礎設施及數據要素的投入,不斷縮小城鄉(xiang) “數字鴻溝”,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還應注意到,當前鄉(xiang) 村數字人才的短缺是製約鄉(xiang) 村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個(ge) 瓶頸。因此,應加快構建完善農(nong) 村數字人才體(ti) 係。要通過興(xing) 辦數字技術職業(ye) 培訓教育、支持院校與(yu) 品牌企業(ye) 共建實習(xi) 實訓基地、開發數字技能課程及教學資源,大量培養(yang) 當地數字經濟科技與(yu) 現代農(nong) 業(ye) 深度融合的創新技術應用人才。還應加快出台完善數字人才的支持政策,通過利用獎勵、補助、晉升等形式,吸引外出人才返鄉(xiang) 創業(ye) 、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林誌傑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