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製
作者:魏琪嘉
一段時間以來,青海、海南、內(nei) 蒙古等省份,深圳、麗(li) 水等23個(ge) 市(州、盟)以及阿爾山、赤水等100多個(ge) 縣(市、區)都開展了生態產(chan) 品總值(GEP)核算試點示範。GEP反映的是生態係統提供的最終生態產(chan) 品和服務價(jia) 值量化的總和,即為(wei) 綠水青山“定價(jia) ”。從(cong) “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合理有效的GEP核算提供了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實踐抓手,成為(wei) 一個(ge) 縮影。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是要把生態資源、生態產(chan) 品轉化為(wei) 生產(chan) 力要素融入市場經濟體(ti) 係,並形成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生態效益。實現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的重點,在於(yu) 明確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途徑並建立相關(guan) 機製。
生態產(chan) 品雖是無形的,但本質上與(yu) 其他有形產(chan) 品一樣,都具有內(nei) 在價(jia) 值。做好產(chan) 品的價(jia) 值量化,讓價(jia) 值充分反映現實需求,是實現生態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生態化的關(guan) 鍵前提。目前,我國正在多個(ge) 層麵探索開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核算,從(cong) 標準規範、實踐應用等方麵推動“定價(jia) ”工作朝著更加係統完備的方向發展。
構建成熟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具有重要意義(yi) ,這個(ge) 意義(yi) 遠超經濟範疇,對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處都有關(guan) 鍵作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標準統一,可衡量、可計算,有助於(yu)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為(wei) 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和產(chan) 業(ye) 結構提供具有量化參考價(jia) 值的依據。同時,也是構建生態產(chan) 品品牌體(ti) 係、培育配套的交易市場的必要條件,促進生態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生態化都離不開這個(ge) 先決(jue) 條件。
價(jia) 值量化是一個(ge) 複雜的過程,生態產(chan) 品由於(yu) 其自身的特殊性,還缺少完備的定價(jia) 機製和環境,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要從(cong) 度量、交易、配套三個(ge) 方麵著手。
價(jia) 值必須可度量,這是定價(jia) 的基本規律和客觀要求。生態產(chan) 品的價(jia) 值衡量,首先要有一個(ge) 核算規範,對核算期、核算流程要有一個(ge) 清晰的界定。其次是要分門別類,對不同類型的生態產(chan) 品從(cong) “量”和“價(jia) ”兩(liang) 個(ge) 維度去進行具體(ti) 界定。上述兩(liang) 個(ge) 方麵是價(jia) 值衡量的基礎,缺一不可。
度量成熟後,交易是促使定價(jia) 機製成熟的關(guan) 鍵一環。交易可以修正價(jia) 格,根據市場的供需力量對比,推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格進行有序調整。隨著交易範圍的擴大,以及交易方式的多樣化,生態產(chan) 品能夠更好地融入到金融體(ti) 係中,其定價(jia) 的準確性、便利性、靈活性將得到加強。
配套製度建設和保障是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中不可或缺的內(nei) 容。具體(ti) 看,主要有三個(ge) 方麵的內(nei) 容。第一,試點機製。生態產(chan) 品在價(jia) 值量化的過程中,要有充分的測算、估算、分析的過程,在沒有完全成熟之前不能全麵鋪開,試點是題中應有之義(yi) 。第二,利益分享協調機製。生態產(chan) 品涉及環節多、主體(ti) 多,這就要求在生態環境保護者、使用者之間構建均衡調節機製,建立差異化、多元化生態補償(chang) 機製。第三,相應的融資配套支持。在合規規範的前提下,拓寬生態產(chan) 品融資渠道,建立綠色信貸重點項目庫目錄,擴大綠色產(chan) 業(ye) 信貸政策覆蓋範圍,這些都有助於(yu) 加速生態產(chan) 業(ye) 化進程。
不同於(yu) 現已成熟的各類核算體(ti) 係,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客觀上需要足夠的時間和較長的過程。生態產(chan) 品具有公共性、準公共性和經營性多重屬性,把這些屬性和經濟學上的定價(jia) 方法結合在一起就是一個(ge) 創新。此外,實現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核算機製與(yu) 增加值核算相銜接,其中涉及理論、規範、標準等內(nei) 容的邏輯統一,很多都需要在不斷的探索中才能加以明確。對此,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精打細算”的具體(ti) 實踐,從(cong) 一個(ge) 又一個(ge) 具體(ti) 項目中探索核算規律,從(cong) 不同區域的案例中尋找共性規律,形成有針對性的定價(jia) 方法和機製,不斷提升橫向可比性,帶動相關(guan) 市場運營機構成長壯大。同時,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和保障,推動解決(jue) 影響定價(jia) 可持續開展的係列難題。(魏琪嘉)
[ 責編:徐倩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