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園情感場”助推高質量教育
作者:薑姝(南京農(nong) 業(ye) 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教授)
近日,某農(nong) 業(ye) 院校大學生因體(ti) 重48公斤“被談心”一事衝(chong) 上熱搜。據報道,該學生身高1.74米,體(ti) 重卻瘦到48公斤。輔導員留意後與(yu) 學生親(qin) 切談心,悉心關(guan) 懷其是否因家庭經濟原因需要學校幫助。這則充滿溫度的新聞刷屏朋友圈,溫暖無數師生。
輿論熱議的背後,是對“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向往與(yu) 共識。情感關(guan) 愛,是一所大學最可愛的地方。它雖然無形,卻充盈各處;雖然柔軟,卻無比堅韌。沒有居高臨(lin) 下,沒有傲慢與(yu) 輕視,更談不上施舍與(yu) 恩惠,而是以情感的溫度關(guan) 愛並包容每個(ge) 個(ge) 體(ti) 。大學不僅(jin) 要教授知識,更要以情育人、以情化心。陶行知先生曾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在理想狀態的“校園情感場”中,每個(ge) 個(ge) 體(ti) 都是參與(yu) 者、構成者,同時又是受益者,校園因情而存在、因情而和諧、因情而美麗(li) 。那麽(me) ,大學教育該如何用“校園情感場”的金鑰匙打開學生心扉,讓情感的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呢?
努力讓學校的人文環境處處充滿情感的味道。通過流動圖書(shu) 館、科普智慧牆、在過道裏擺放鋼琴等細節設計,提高公益服務和文明禮儀(yi) 教育質量。營造溫馨浪漫的教學氛圍,利用鮮花綠植、刺繡屏風等打造舒適環境,開展讀書(shu) 分享會(hui) 、影視觀評、現場角色體(ti) 驗活動,讓情感教育的綠樹亭亭如蓋。硬件設施更貼近學生現實需求和情感需要,使學校綠化區有凳、有台,可供師生隨時休息;學校的科普區可不計時段、不設大門……校園裏如果處處流淌的是關(guan) 愛、信任,有利於(yu) 學生在情感關(guan) 愛裏獲得滋養(yang) 。
培養(yang) 學生深厚的人文素養(yang) 和道德自覺。要將誠信教育作為(wei) 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以立德樹人為(wei) 根本,通過生活化的誠信課程和係列化的誠信實踐活動,打造滋養(yang) 心靈的大思政課。可以開展“愛心雨披”“無人監考”“道德講堂”等係列活動,引導學生爭(zheng) 做“誠信之星”。比如,一些學校的“愛心雨披”設計就是一項以小見大、深入人心的誠信行動。通常,雨披由學校和社會(hui) 愛心人士捐獻,無償(chang) 借給學生使用。如遇雨雪天,未帶雨具的師生可以按需領取,3日內(nei) 歸還。一件小小雨披的背後,蘊含著意義(yi) 深遠的誠信價(jia) 值和情感體(ti) 驗,既能夠滿足學生現實需求,又能夠觸動學生心中的柔軟角落。
在教育高質量內(nei) 涵式發展的今天,教育必須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走進學生的心靈。“校園情感場”散發著情感文化氣息,“場”內(nei) 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產(chan) 出有溫度的情感效能,激發情感的認同性震動,將助力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培育,推進情知互促並茂的高質量教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