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縣城實體書店新作為

發布時間:2023-04-21 10:18:00來源: 人民日報

  實體(ti) 書(shu) 店是重要的文化設施和文明載體(ti) ,對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shu) 香中國”具有重要作用。2016年6月,中宣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支持實體(ti) 書(shu) 店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以大城市為(wei) 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鄉(xiang) 鎮網點為(wei) 延伸、貫通城鄉(xiang) 的實體(ti) 書(shu) 店建設體(ti) 係”。今年3月,中宣部印刷發行局、中國書(shu) 刊發行業(ye) 協會(hui) 聯合發布的《2021年度全國出版物發行業(ye) 發展報告》顯示,全國共有實體(ti) 書(shu) 店100765家。2021年,全國實體(ti) 書(shu) 店出版物銷售額2435.92億(yi) 元,同比上升15.42%。

  縣城,一頭連接城市,一頭服務鄉(xiang) 村。那些開在縣城的書(shu) 店,打通了許多城鄉(xiang) 居民與(yu) 書(shu) 籍的“最後一公裏”。在第二十八個(ge) 世界讀書(shu) 日到來之際,本報記者走進江蘇、貴州、青海的3家縣城書(shu) 店,傾(qing) 聽經營者講述守護實體(ti) 書(shu) 店、留住芬芳書(shu) 香的創新發展曆程,感受讀者與(yu) 書(shu) 籍、書(shu) 店的相知相擁,品讀縣城裏的墨韻書(shu) 香。

  江蘇盱眙,24小時書(shu) 店主管張慧琳——

  “為(wei) 小城讀者點亮一盞不熄的書(shu) 燈”

  夜深了,小城燈火漸稀,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鳳凰廣場3樓的一家書(shu) 店卻燈火通明,這是我們(men) 縣城第一家晝夜不打烊的24小時書(shu) 店。2021年底,淮安書(shu) 房盱眙店正式開業(ye) ,時年26歲的我來到店裏工作,如今已是門店主管。

  一座小縣城,為(wei) 啥要開一間24小時書(shu) 店?這得從(cong) 兩(liang) 年多前的一次問卷調查說起。那時,我所在的盱眙縣新華書(shu) 店計劃搬遷升級改造,向讀者發放了1500多份調查問卷。

  有些出乎意料,近八成讀者向我們(men) 提出,希望盱眙有一座夜間營業(ye) 的書(shu) 店。一名中學生寫(xie) 道,“縣圖書(shu) 館夏季18時閉館,冬季17時30分閉館,晚上缺少安靜讀書(shu) 的地方。”還有一名企業(ye) 職工說,“下班後做完家務,基本就沒有仍在營業(ye) 的書(shu) 店了。”

  開辦一間24小時書(shu) 店的設想應運而生。為(wei) 了方便市民休閑逛街時看見書(shu) 店、走進書(shu) 店,在有關(guan) 部門協調下,我們(men) 將24小時書(shu) 店選址在縣城中心地段的商業(ye) 廣場,縣財政還給予書(shu) 店100萬(wan) 元專(zhuan) 項經費補貼,激勵我們(men) 將這件民生實事辦得更好。

  辦一家24小時營業(ye) 的書(shu) 店,起初難度不小。晚上9點以後,商場就打烊了,進出通道成了擺在我們(men) 麵前的第一道難題。經過與(yu) 商場物業(ye) 方協商,商場為(wei) 書(shu) 店保留了距離最近的一部電梯。讀者通過單獨的入口進入大樓,出電梯右手邊就是書(shu) 店。

  開業(ye) 伊始,為(wei) 了加強安保管理,讀者需要先辦理書(shu) 店閱讀證,夜間方可刷卡進店。為(wei) 了吸引更多讀者共享夜間閱讀資源,去年下半年起,市民夜間刷身份證即可進店。

  24小時書(shu) 店,為(wei) 小城讀者點亮一盞不熄的書(shu) 燈,也讓我邂逅了許多追夢路上的奮鬥者,20歲的讀者李陳就是其中一位。2021年,他從(cong) 盱眙技師學院中專(zhuan) 畢業(ye) 後,在蘇州一家機械廠當工人,每天上下班都會(hui) 路過蘇州市職業(ye) 大學,來來往往的學生令他羨慕不已。

  “上大學是什麽(me) 體(ti) 驗?那是種完全不同的經曆吧?我也想試試職教高考的對口單招,也就是普通高校對口中等職業(ye) 學校畢業(ye) 生單獨招生考試。”李陳這樣告訴自己,也這樣告訴我。為(wei) 了準備對口單招,去年10月,他回到盱眙,每天晚上都來我們(men) 書(shu) 店,有時在自習(xi) 區做模擬試卷,有時在閱讀區查閱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經常複習(xi) 到淩晨。

  全職媽媽張曉然也是24小時書(shu) 店的夜讀者。女兒(er) 上小學後,照顧孩子的負擔減輕了,張曉然就把目標瞄準了二級建造師考試,希望以此作為(wei) 未來重返職場的“敲門磚”。每晚七八點鍾,女兒(er) 在附近的培訓班上形體(ti) 課,張曉然就來書(shu) 店看書(shu) 。近期,她在書(shu) 店登記了《建築工程管理與(yu) 實務》這本書(shu) ,我們(men) 很快就能完成訂購進貨。

  夜讀者中多半都是像李陳、張曉然這樣的“追夢人”,他們(men) 有剛走出校門的00後,有想轉換職場賽道的90後,還有希望重返職場的80後全職媽媽……24小時書(shu) 店因他們(men) 的到來,成為(wei) 一個(ge) 記錄夢想、見證夢想實現的地方。

  到了後半夜,書(shu) 店通常人不多,但也有令我印象深刻的讀者。清晨4點多,店裏經常會(hui) 有一位身著藍灰色衣服的大叔來看書(shu) 。他叫陳維光,今年55歲,是一名環衛工人。他的工作時間從(cong) 早上5點半開始,在我看來這已經很早了,但他還是習(xi) 慣每天早起半小時,先到書(shu) 店看看雜誌,然後再去打掃衛生。

  晨風微涼,陳大叔每次來店裏看書(shu) 時,我都會(hui) 端一杯熱水給他。他總是很客氣地道謝,然後從(cong) 兜裏掏出一張紙巾,把布滿老繭的手擦幹淨後,再小心翼翼地翻開一頁頁雜誌。陳大叔每天收工後,還要回家給90歲高齡的母親(qin) 做早飯,他一邊照顧老人家吃飯,一邊給她講講當天的讀書(shu) 趣事。

  聽到這裏,我心裏又感動又敬佩。陳大叔說,自從(cong) 有了24小時書(shu) 店,生活大不一樣了,讀書(shu) 不僅(jin) 能看到外麵的精彩世界,還能學到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看著陳大叔陶醉在書(shu) 中的樣子,我覺得在縣城開書(shu) 店是件特別有意義(yi) 的事情。

  24小時書(shu) 店,延伸的不隻是經營時長,還有服務品質的同步提升。不少讀者在問卷調查中提出,“希望既可以買(mai) 書(shu) ,也可以看書(shu) ,還可以借書(shu) ”。在盱眙縣委宣傳(chuan) 部的幫助支持下,24小時書(shu) 店接通了盱眙縣圖書(shu) 館的借閱係統,實現“通借通還”。

  讓縣圖書(shu) 館的豐(feng) 富資源在24小時書(shu) 店流動起來。每季度,我們(men) 的工作人員都會(hui) 到縣圖書(shu) 館書(shu) 庫定期更換書(shu) 籍,新書(shu) 更換比例已從(cong) 最開始的10%提升至目前的20%——市麵上最受歡迎的好書(shu) ,總能第一時間借到讀者手裏、帶回讀者家中。

  滿足多樣化閱讀需求,24小時書(shu) 店特意布置了“有聲讀物牆”,讀者戴上耳機就能直接“聽書(shu) ”,最大程度滿足了老年人、視障人士等不同群體(ti) 的閱讀需求。

  書(shu) 店24小時開放,實現社會(hui) 效益、經濟效益雙提升。過去,盱眙縣新華書(shu) 店搬遷改造前隻提供日間經營服務,工作日平均人流量500人次,周末3000人次。如今,24小時書(shu) 店在工作日的平均人流量即達到3000人次,周末日均人流量穩定保持在5000人次以上。淮安書(shu) 房盱眙店的營業(ye) 收入則從(cong) 搬遷改造前的100萬(wan) 元增至去年的228萬(wan) 元,漲了1倍多。

  (記者姚雪青采訪整理)

  貴州餘(yu) 慶,在縣城開辦書(shu) 屋20多年的“貴州最美書(shu) 店”店主王豔——

  “不辜負書(shu) 友們(men) 對閱讀的熱愛”

  貴州省遵義(yi) 市餘(yu) 慶縣是我的家鄉(xiang) ,我經營多年的求實書(shu) 屋就坐落於(yu) 此。時光如梭,當年來看書(shu) 的孩子們(men) ,如今已有不少成家立業(ye) ,他們(men) 的孩子又成了我店裏的小書(shu) 友。在縣城開辦書(shu) 店23年,我把15平方米的小書(shu) 店發展成了3家大書(shu) 店,目前總經營麵積1600平方米。

  創業(ye) 之初,書(shu) 店連個(ge) 像樣的店名都沒有。2000年8月,我在縣城文峰路與(yu) 中華路交會(hui) 的十字路口租下一間小屋,門前掛了塊“音響書(shu) 刊”的牌子就開張了。和許多隻賣教輔材料的書(shu) 店不同,我投入了當時僅(jin) 有的2萬(wan) 元家底,購置了許多文學名著、經典漫畫和報紙雜誌。進店即是客,不管來人買(mai) 不買(mai) 書(shu) ,都能任取一本閱讀。

  餘(yu) 慶是個(ge) 農(nong) 業(ye) 縣,那時有很多從(cong) 農(nong) 村來的娃娃在縣城寄宿求學,我的小書(shu) 店成了他們(men) 課餘(yu) 時光的好去處。每天放學後,店裏都擠滿了來看書(shu) 的學生。書(shu) 店麵積小,空間有限,一些娃娃隻能捧著書(shu) 站在店外看。

  “我一個(ge) 人在縣城上學,課餘(yu) 生活比較孤單,謝謝老板接納我和同學們(men) 來看書(shu) 。”這是一名學生寫(xie) 在紙條上的留言。那時,我早上開門,經常能撿到從(cong) 門縫裏塞進來的小紙條,孩子們(men) 質樸的感情讓我倍感欣慰。我暗暗發誓,一定要給孩子們(men) 打造出能坐進店裏安心看書(shu) 的環境。

  隨著書(shu) 店人氣越來越旺,我於(yu) 2003年順勢擴大了店麵。第二年6月,我拿出全部積蓄,又貸款10萬(wan) 元,在文峰路連買(mai) 帶租拿下5間連排門麵房。為(wei) 了體(ti) 現求真務實開書(shu) 店的決(jue) 心,我給新店取名“求實書(shu) 屋”,還請縣裏小有名氣的書(shu) 法愛好者題寫(xie) 了店名。

  書(shu) 店大小,不隻在麵積,更在於(yu) 書(shu) 籍的豐(feng) 富程度。為(wei) 此,我常往遵義(yi) 和貴陽跑,盡量把大書(shu) 店的暢銷書(shu) 及時引進到餘(yu) 慶。書(shu) 友的眼睛是雪亮的,來店選書(shu) 、看書(shu) 的人越來越多,常常一待就是大半天。這也成為(wei) 我在縣城開書(shu) 店的動力:不辜負書(shu) 友們(men) 對閱讀的熱愛。

  求實書(shu) 屋文峰路店很快就拓展到了兩(liang) 層,麵積增加至近700平方米。為(wei) 了滿足書(shu) 友們(men) 與(yu) 日俱增的閱讀需求,我更頻繁地奔波於(yu) 全國各大城市的著名圖書(shu) 館和書(shu) 店,引進熱門讀物的同時,也把先進理念帶了回來。

  在一些城市,我看到有的書(shu) 店的讀書(shu) 活動辦得有聲有色,我覺得這是個(ge) 為(wei) 孩子們(men) 開拓視野的好方法。2018年夏天,我的第三家求實書(shu) 屋建成投用。開業(ye) 當天,我們(men) 沒有搞熱鬧的剪彩儀(yi) 式,而是邀請遵義(yi) 師範學院一位教授舉(ju) 辦了一場講座,圍繞遵義(yi) 地方文化暢談了兩(liang) 個(ge) 多小時,吸引50多名書(shu) 友現場聆聽。講座結束,不少人追著我問下一期啥時候開講。

  書(shu) 友們(men) 有需求、有期待、有熱情,我就有了把讀書(shu) 活動辦成、辦好、辦下去的動力。新落成的求實書(shu) 屋三樓設置了專(zhuan) 供交流分享的活動空間,擺放了沙發,還設置了甜品吧台,店員們(men) 集思廣益,推出一項名為(wei) “書(shu) 蟲姐姐講故事”的讀書(shu) 活動。每周六上午10點,我們(men) 店裏的“書(shu) 蟲姐姐”就會(hui) 帶領學前兒(er) 童共讀繪本,一起探索未知世界。

  讀萬(wan) 卷書(shu) ,行萬(wan) 裏路。求實書(shu) 屋還利用假期組織小書(shu) 友們(men) 外出研學,從(cong) 認識餘(yu) 慶本地文化到參觀省城貴陽的博物館,再到平塘縣探訪“中國天眼”,書(shu) 店的活動越來越豐(feng) 富,孩子們(men) 的視野越來越開闊。

  世界讀書(shu) 日快到了,最近兩(liang) 個(ge) 月我忙得腳不沾地,策劃了28場讀書(shu) 活動。或許有人會(hui) 問,小縣城能請到有水平的主講人嗎?事實上,我們(men) 從(cong) 沒有為(wei) 此擔心過。來我們(men) 書(shu) 店的主講嘉賓有高校老師、地方文化研究學者,還有知名媒體(ti) 人、兒(er) 童文學作家,而且他們(men) 都不收出場費。

  嘉賓們(men) 之所以願意免費講,關(guan) 鍵在於(yu) 書(shu) 友們(men) 參與(yu) 熱情高。求實書(shu) 屋針對不同受眾(zhong) 開設了多樣化的特色活動,探索形成了專(zhuan) 題講座、作品分享、親(qin) 子教育等形式多樣的讀書(shu) 活動。比如每月8日晚是“‘她’力量,溯伊讀書(shu) 會(hui) ”,各行各業(ye) 的女性書(shu) 友們(men) 齊聚求實書(shu) 屋,捧上一杯熱飲,相互分享最近讀到的好書(shu) ,充實愜意的氛圍令人陶醉。

  我在縣城開書(shu) 店,近年來培養(yang) 了不少活躍書(shu) 友。一些家長每周末都帶孩子參加親(qin) 子閱讀活動,有的老師領著學生專(zhuan) 程來聽專(zhuan) 家講座,部分機關(guan) 幹部把求實書(shu) 屋當成用來充電的課堂,還有工地上的年輕工人定期參加文化沙龍……去年,求實書(shu) 屋獲評“貴州最美書(shu) 店”,這對我來說是個(ge) 莫大鼓勵。

  今年年初,貴州省委宣傳(chuan) 部、貴州省新聞出版局等聯合舉(ju) 辦“多彩貴州書(shu) 香高原”惠民購書(shu) 券發放活動,全省共計發放150萬(wan) 元,其中30萬(wan) 元消費在了求實書(shu) 屋。未來,我打算集中精力把讀書(shu) 活動持之以恒辦下去,讓求實書(shu) 屋成為(wei) 縣城裏的文化高地。

  (記者程煥采訪整理)

  青海茫崖,將書(shu) 店開在海拔近三千米戈壁深處的蘇忠——

  “有好書(shu) 的地方就有精神家園”

  昆侖(lun) 山北麓,柴達木盆地西緣,有座海拔近3000米的小城,名為(wei) 茫崖。在這裏,我經營福瑞德書(shu) 店已整整25年。

  茫茫戈壁荒灘,茫崖城如其名。向南是可可西裏無人區,向北是羅布泊無人區,向西遙望塔克拉瑪幹沙漠,向東(dong) 則是遼闊無際的柴達木沙漠,方圓200公裏內(nei) 沒有相鄰城市。1996年,我隨同鄉(xiang) 從(cong) 甘肅來到茫崖闖蕩,得知這個(ge) 地方還沒有一家民營書(shu) 店,便萌生了以書(shu) 為(wei) 業(ye) 的想法。先擺了兩(liang) 年書(shu) 攤,1998年福瑞德書(shu) 店開張。

  茫崖因油而興(xing) ,市政府駐地花土溝鎮的常住人口不足2萬(wan) ,居民大多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的工人,他們(men) 工作在茫崖的原油生產(chan) 基地,輪休時多返回甘肅敦煌的生活基地,如同候鳥一般。我的書(shu) 店麵積不大、客流量不多,卻是石油工人們(men) 的精神家園。

  書(shu) 友肖丹就是一名堅守在這裏的石油工人,她大學畢業(ye) 後進入青海油田。猛地紮進荒原,遠離家人和朋友,肖丹起初不大適應,常背地裏默默流淚。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她走進我的書(shu) 店,此後便成了書(shu) 店的常客。

  以書(shu) 會(hui) 友,我在高原深處的感受格外深。肖丹喜歡讀書(shu) ,也樂(le) 於(yu) 分享讀書(shu) 心得,她與(yu) 我們(men) 夫妻倆(lia) 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性格也開朗多了。如今,肖丹對艱苦的環境安之若素,對工作兢兢業(ye) 業(ye) ,每年過生日時都會(hui) 來書(shu) 店選一本新書(shu) ,作為(wei) 自己的生日禮物。

  福瑞德書(shu) 店麵積不大,既不提供咖啡等飲料,也沒有時尚雜誌和文創產(chan) 品。但書(shu) 店裏的每一本書(shu) ,都是我精心挑選的。流行的書(shu) 不一定有,好賣的書(shu) 可能放在書(shu) 架的最底層,一些經典作品則始終擺在書(shu) 店最顯眼的位置。

  高原路漫漫,一本書(shu) 從(cong) 內(nei) 地運輸到茫崖的物流費用不低,但我始終堅持進購正版書(shu) 。書(shu) 店每售出一本圖書(shu) ,我都會(hui) 蓋上“福瑞德藏”字樣的印章,書(shu) 店的良好口碑潛移默化樹立起來。一名來自山東(dong) 的讀者到此旅遊,在書(shu) 店裏看到琳琅滿目的書(shu) 籍後驚訝地說:“沒想到戈壁灘上也有這麽(me) 豐(feng) 富的書(shu) 籍。”

  書(shu) 店經營漸入正軌,一場意外突如其來。2015年1月4日早上6點多,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把我從(cong) 熟睡中驚醒:隔壁店不慎著火,福瑞德書(shu) 店也被引燃。我跌跌撞撞衝(chong) 進刺骨的寒風中,卻為(wei) 時已晚,4000多冊(ce) 圖書(shu) 在漫天火光中付之一炬,經濟損失達40餘(yu) 萬(wan) 元。

  麵對廢墟,兩(liang) 種聲音在我耳邊縈繞。家人勸我,“轉行到其他領域,發展或許會(hui) 更好。”書(shu) 友們(men) 則為(wei) 我打氣,“兄弟,大夥(huo) 都盼著書(shu) 店重開,你有困難,書(shu) 友們(men) 來幫襯。”

  一位名叫周誌雄的書(shu) 友格外令我感動,他在茫崖工作時就是書(shu) 店的常客,調到外地工作後仍時常寫(xie) 信鼓勵我重開書(shu) 店:“別抱怨讀書(shu) 的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腳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許多讀者像他一樣,也給我捎來了安慰。

  書(shu) 友們(men) 的信任,讓我下定決(jue) 心把書(shu) 店重新開起來。火災當年,我就在市區主幹道旁租了間70平方米的店麵籌備重新開業(ye) 。一家蘭(lan) 州書(shu) 商得知後,打破了多年來錢貨兩(liang) 訖的交易慣例,給我賒了14萬(wan) 元的書(shu) 籍,大大減輕了我的經營壓力。

  書(shu) 店經營,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去年,為(wei) 支持實體(ti) 書(shu) 店發展,政府免除了福瑞德書(shu) 店3個(ge) 月房租,還幫書(shu) 店加入了采購雲(yun) 平台。市裏的黨(dang) 政機關(guan) 購買(mai) 圖書(shu) 、辦公用品等,線上下單,我們(men) 書(shu) 店線下配送。

  風吹石頭跑,地上不長草。海拔2900多米的戈壁深處,我開辦了這座高原小城唯一的民營書(shu) 店,並被評為(wei) 2017年度青海省優(you) 秀個(ge) 體(ti) 工商戶。有人說,茫崖艱苦,書(shu) 店生意難做。這兩(liang) 難被我湊到了一起,但我從(cong) 不畏難,因為(wei) 我堅信:有好書(shu) 的地方就有精神家園。

  (記者劉雨瑞采訪整理)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