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推動文商旅深度融合 激發消費新活力

發布時間:2023-04-21 10:18:00來源: 中國旅遊報

  要完善文商旅產(chan) 業(ye) 交互賦能機製,推動文商旅資源整合、強化業(ye) 態嵌合、推進市場複合、促進要素聚合、實施政策統合,創新打造消費的新場景,全麵激活高品質的特色文商旅消費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you) 先位置”。促進在消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文化、商業(ye) 、旅遊三大領域的消費,將是促進消費的重中之重。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可以豐(feng) 富和優(you) 化文商旅產(chan) 品及服務的供給,創新打造消費的新場景,擴大有效需求,提高文商旅消費的質量和效益,更好地激發消費新活力。

  一、文商旅融合遵循五大機製

  從(cong) 影響文商旅融合的內(nei) 在及外在因素來看,在技術進步、業(ye) 態迭代、需求增長等因素的驅動下,文商旅三大產(chan) 業(ye) 通過資源、要素、業(ye) 態、市場、政策的交叉、滲透、重組,產(chan) 生“1+1+1>3”的疊加與(yu) 放大效應,三者的融合發展具有資源整合、業(ye) 態嵌合、市場複合、要素聚合及政策統合五大作用機製。

  (一)文商旅融合遵循產(chan) 業(ye) 資源整合機製

  資源整合是文商旅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基礎。一方麵,文化、商業(ye) 、旅遊均具有對文化IP、知識產(chan) 權、品牌影響等無形資源的依賴性,通過推動文商旅各類無形資源共生共用,能夠有效帶動產(chan) 品開發、服務供給和市場消費協同,提升資源的重新配置效率,實現無形資源在三大產(chan) 業(ye) 中最大化的轉化利用。另一方麵,文商旅產(chan) 業(ye) 具有對文化場館、文物遺產(chan) 、商業(ye) 設施、景區景點等有形載體(ti) 資源的依賴性,通過因地製宜地植入文商旅經營內(nei) 容,能夠推進各類有形資源共建共用,實現有形載體(ti) 利用效用及綜合經營效益的最大化。再有,文商旅企業(ye) 是最為(wei) 根本的經營資源,通過推動企業(ye) 間的資產(chan) 重組、戰略整合、業(ye) 務聯營等,能夠引發文商旅供應鏈各環節的業(ye) 務、流程、經營環境再造。

  (二)文商旅融合遵循業(ye) 態嵌合機製

  業(ye) 態嵌合是文商旅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核心。一方麵,文商旅三大產(chan) 業(ye) 通過互嵌發展資源、互植服務內(nei) 容、互導客群流量,開展多維度的分工協作,重構價(jia) 值鏈,實現同心跨業(ye) 經營,豐(feng) 富產(chan) 業(ye) 內(nei) 涵,從(cong) 而實現規模效應。另一方麵,文商旅產(chan) 業(ye) 鏈通過交叉延伸、縱橫拓展,實現業(ye) 態的重組,並疊加商業(ye) 及盈利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產(chan) 品及服務創新、業(ye) 態創新等,實現業(ye) 態功能的互補,進一步催生新業(ye) 態、產(chan) 品及服務,賦予文商旅產(chan) 業(ye) 新的附加值和新的發展動能,從(cong) 而實現文商旅業(ye) 態融合後的整體(ti) 業(ye) 態升級。

  (三)文商旅融合遵循市場複合機製

  市場複合是文商旅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動力。一方麵,文商旅消費本身具有較強的關(guan) 聯性,三大產(chan) 業(ye) 的經營場所和消費群體(ti) 也具有較強的複合性,可以通過文商旅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的延伸,尋求三大產(chan) 業(ye) 間市場交疊圈層,創造新的文商旅消費市場。另一方麵,文商旅產(chan) 業(ye) 也各有獨特的消費渠道及宣傳(chuan) 推介平台,通過渠道和平台的融合,能夠形成更有效的文商旅服務供給,通過三者平台渠道交叉賦能,即借助文化產(chan) 業(ye) 的傳(chuan) 播渠道營銷旅商產(chan) 品,利用旅遊產(chan) 業(ye) 的推廣手段營銷文商產(chan) 品,借助商業(ye) 商務的經營平台營銷文旅產(chan) 品,便形成了整合後新的文商旅消費平台,使文商旅產(chan) 業(ye) 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

  (四)文商旅融合遵循要素聚合機製

  要素聚合是文商旅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紐帶。一方麵,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雲(yun) 計算等技術要素進入文商旅領域,垂直整合文商旅的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空間鏈,提升三大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技術支撐能力。另一方麵,通過推動資本、人才等核心產(chan) 業(ye) 要素在文商旅產(chan) 業(ye) 間的交流互動,強化支撐要素在三大產(chan) 業(ye) 間的交互配置,有效提升文商旅產(chan) 業(ye) 的要素支撐能力及發展水平,並在此基礎上,全麵帶動三大產(chan) 業(ye) 運營管理融合以及服務水平提升,實現文商旅產(chan) 業(ye) 的要素升級。

  (五)文商旅融合遵循政策統合機製

  政策統合是文商旅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保障。一方麵,破除文商旅產(chan) 業(ye) 管理各自為(wei) 政、條塊分割的局麵,通過行政管理的改革,實現文商旅產(chan) 業(ye) 行政管理有機協同,減少產(chan) 業(ye) 之間進入壁壘和不當利益競爭(zheng) ,建立適合文商旅融合發展的組織管理框架,促進文商旅產(chan) 業(ye) 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麵,通過強化頂層設計,構建文商旅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促進政策體(ti) 係、發展規劃體(ti) 係、規範標準體(ti) 係等,打破文商旅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各類政策瓶頸,設立三大產(chan) 業(ye) 交互進入、多維融合的引導政策,形成文商旅產(chan) 業(ye) 一體(ti) 化發展的政策法規和市場監管,構建政策統合的全新市場秩序。

  二、文商旅融合的基礎與(yu) 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hui) 進入新時代,文化、商業(ye) 、旅遊三大領域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具有雄厚的發展基礎。在文化消費、商業(ye) 消費和旅遊消費需求持續升級的帶動下,在文商旅三大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的驅動下,在國家各項政策不遺餘(yu) 力的持續推動下,文商旅跨界融合和多元合作的步伐加快,三者融合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

  一是文商旅融合發展的產(chan) 業(ye) 基礎雄厚。我國擁有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資源、商業(ye) 資源和旅遊資源。近年來,我國文化產(chan) 業(ye) 、商業(ye) 和旅遊業(ye) 規模不斷擴大,水平持續提高,對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貢獻率不斷增加。2019年,我國文化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已達到4.4萬(wan) 億(yi) 元,旅遊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已達4.5萬(wan) 億(yi) 元,批發和零售業(ye) 作為(wei) 商業(ye) 中的主要領域,其增加值達到9.6萬(wan) 億(yi) 元,三大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當年GDP比重近19%。文商旅三大產(chan) 業(ye) 的發展基礎十分雄厚,具有巨大的融合發展潛力。

  二是文商旅融合發展的環境日益優(you) 化。在著力擴大內(nei) 需背景下,國家十分重視文商旅融合發展,將其作為(wei) 促進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ju) 措,出台了一係列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規劃指導、政策措施等。2009年,原文化部和原國家旅遊局就發布了《關(guan) 於(yu) 促進文化與(yu) 旅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首次提出建設國家文化產(chan) 業(ye) 和旅遊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示範區。2022年12月,文化和旅遊部等三部委發布《關(guan) 於(yu) 開展國家文化產(chan) 業(ye) 和旅遊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工作的通知》。同時,《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ye) 消費的意見》《關(guan) 於(yu) 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的實施意見》《“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十四五”旅遊業(ye) 發展規劃》等係列政策規劃的出台,強化了頂層設計,為(wei) 文商旅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三是文商旅融合發展的創新實踐活躍。文商旅融合發展逐漸從(cong) 市場的“跨界化”向“無界化”演進,形成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各類市場主體(ti) 積極探索新路徑、新模式、新業(ye) 態,文商旅融合的新品牌、新項目、新場景不斷“破圈”“出圈”。如沈陽中街,通過鼓勵文化旅遊元素和商業(ye) 跨界融合,推進文商旅創新融合發展示範街區建設,營造消費新場景,激活街巷胡同的煙火氣,將“流量”變為(wei) “留量”,今年春節假期遊客達175.84萬(wan) 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3倍。再如廣州啟動的“2023超級文旅嘉年華/文旅市集係列活動”,匯聚了各種廣府文創、創意手工、潮玩、非遺體(ti) 驗、樂(le) 隊表演等內(nei) 容,陸續走進廣州各大商圈、公園、景區,成為(wei) 文商旅融合發展的新實踐。北京石景山模式口、上海迪士尼樂(le) 園、成都天府熊貓塔、西安大唐芙蓉園、雲(yun) 南普者黑景區等都已成為(wei) 近兩(liang) 年來文商旅融合發展的示範。

  四是文商旅融合發展的問題仍較突出。文商旅融合發展的理論研究不夠深入係統,政策支持不夠精準有效,資源整合不夠充分高效,業(ye) 態創新不夠多元靈活,服務品質不夠優(you) 質專(zhuan) 業(ye) 等。這些問題和挑戰製約了文商旅融合發展的質量和水平,需要進一步加以解決(jue) 和克服。

  三、推動文商旅融合的措施與(yu) 建議

  在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進程中,要以改革創新為(wei) 根本動力,完善文商旅產(chan) 業(ye) 交互賦能機製,推動文商旅資源整合、強化業(ye) 態嵌合、推進市場複合、促進要素聚合、實施政策統合,創新打造消費的新場景,全麵激活高品質的特色文商旅消費。

  (一)推動文商旅產(chan) 業(ye) 資源整合

  打破行業(ye) 壁壘,推動文商旅資源共享和優(you) 化配置。探索搭建全國性的文商旅資源信息平台,對各地區各領域的文化資源、商業(ye) 資源、旅遊資源進行梳理、整理、分類、標識等工作,形成一個(ge) 動態更新、開放共享的數據庫。全麵推進全國文商旅載體(ti) 改造升級工程,對各類商場、景區、文化場館等進行功能擴展和業(ye) 態創新,推進文化消費進商場、景區,引導有條件的傳(chuan) 統購物型商超向文商旅服務綜合體(ti) 升級,促進文化場館增加特色文化休閑及特色商業(ye) 消費內(nei) 容,打造更多的綜合性消費空間和場景。推進全國性的文商旅企業(ye) 聯盟建設,鼓勵各類企業(ye) 開展同業(ye) 或異業(ye) 合作,實現交叉經營、互補互惠、共贏發展。發起全國文商旅IP挖掘和轉化工程,對具有時代特征、區域特色、文化特性的文化元素、商業(ye) 品牌、旅遊景點等進行深入挖掘和創意開發,形成一批具有知識產(chan) 權和商業(ye) 價(jia) 值的文商旅IP,通過授權交易、產(chan) 品設計、內(nei) 容孵化等方式,實現文商旅IP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二)強化文商旅業(ye) 態嵌合

  依法依規放寬文商旅產(chan) 業(ye) 的市場準入,推動文商旅產(chan) 業(ye) 互導流量、互嵌資源、互植服務,形成優(you) 勢互補的文商旅一體(ti) 產(chan) 業(ye) 鏈。促進“文化+旅遊+商業(ye) 商務”業(ye) 態發展,重點促進文化與(yu) 旅遊、商業(ye) 最具交集的文化演出、文保文博、藝術品交易、發行放映、文化經紀等細分業(ye) 態發展,推動與(yu) 商旅產(chan) 業(ye) 的客群、服務、資源交互。促進“旅遊+文化+商業(ye) 商務”業(ye) 態發展,支持各地開發一批主題形象再現、風情環境再現、曆史故事再現及虛擬時空再現的文旅體(ti) 驗產(chan) 品,加大特色旅遊商品在各地旅遊景區、商業(ye) 街區、文化園區等賣場的營銷網絡布局,做強旅遊商品業(ye) 態,支持各地謀劃多樣化、品質化、場景化的係列主題購物季活動,做強購物遊業(ye) 態。促進“商業(ye) 商務+文化+旅遊”業(ye) 態發展,適應商業(ye) 轉型升級趨勢,推進文化資源及文化休閑業(ye) 態導入商業(ye) 服務體(ti) 係,推進旅遊客群向商業(ye) 載體(ti) 的導入,持續提升商業(ye) 消費水平。大力發展文商旅融合迭代的新興(xing) 業(ye) 態,推動5G、虛擬現實、人工智能、雲(yun) 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強政策支持與(yu) 引導,推進文商旅產(chan) 業(ye) 與(yu) 科技深度融合發展,全麵培育“數字文商旅”服務品牌。

  (三)推進文商旅產(chan) 業(ye) 市場複合

  提升文商旅市場複合度,放大關(guan) 聯複合消費效應,搭建全國性的文商旅宣傳(chuan) 推介平台,利用各種媒體(ti) 和渠道,對各地區各領域的文商旅產(chan) 品和服務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宣傳(chuan) 推介,擴大文商旅市場影響力和吸引力。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文商旅信息平台、智慧管理平台,推動文商旅數據資源共享和互聯互通,強化文商旅監管數據采集和分析處理。謀劃推進如“中國消費季”“中國惠民文化消費季”“中國夜間經濟季”等全國性文商旅消費活動,結合各地區各季節的特點和優(you) 勢,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影響力的文商旅消費主題活動,激發消費熱情。推進文商旅消費創新,利用新技術、新模式、新業(ye) 態,提供在線預訂、在線支付、在線導覽、在線互動等更加便捷、安全、個(ge) 性化、智能化的文商旅消費服務。聚焦文商旅交集市場,推進線上線下對文商旅資源、產(chan) 品、服務、品牌的平台化宣傳(chuan) 推介,完善消費促進體(ti) 係。

  (四)促進文商旅產(chan) 業(ye) 要素聚合

  強化文商旅產(chan) 業(ye) 要素創新,重點提升技術要素的賦能作用,重點強化人才、資本等要素的支撐能力。推進文商旅科技創新體(ti) 係建設,加強與(yu) 科技企業(ye) 、創新平台、創業(ye) 園區等的合作,加大對關(guan) 鍵技術、核心技術、前沿技術的研發投入和應用推廣,為(wei) 文商旅融合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推進文商旅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建設,加強與(yu) 高校、科研機構、行業(ye) 組織等的合作,培養(yang) 一批具有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ye) 知識和能力的複合型人才,為(wei) 文商旅融合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強化文商旅金融服務體(ti) 係建設,加強與(yu) 金融機構的合作,為(wei) 文商旅企業(ye) 提供多元化、靈活化、定製化的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解決(jue) 文商旅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五)加大文商旅產(chan) 業(ye) 政策統合

  製定國家層麵的文商旅融合發展規劃或綱要,提供全局性的戰略指引和行動綱領。探索成立全國性的文商旅融合發展領導小組或協調機構,由高層領導掛帥,各相關(guan) 部門參與(yu) ,負責統籌推進文商旅融合發展的各項工作,協調解決(jue) 各類問題,形成工作上的合力和效率。完善對文商旅融合發展的政策支持,出台更加精準有效的法律法規、扶持政策、激勵機製等,為(wei) 文商旅融合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保障。推進國家文商旅法規製度體(ti) 係建設,規範文商旅市場秩序,保護文商旅企業(ye) 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推進國家文商旅安全風險防控體(ti) 係建設,建立健全文商旅安全風險評估、預警、監測、處置等機製,提高文商旅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和危機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 李道今 單位:投資北京國際有限公司研究中心)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