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性激發沂蒙精神教育活力
作者:鄭德梅(山東(dong) 師範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媒學院)
沂蒙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永葆生命力與(yu) 凝聚力的強大精神動力,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wei) 大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隨著時代進步曆久彌新,體(ti) 現出更為(wei) 豐(feng) 富的精神內(nei) 涵、時代價(jia) 值和育人功能。立足時代需求,我們(men) 需要創新教育傳(chuan) 承路徑,從(cong) 新的高度、用新的視角、以新的思路持續推進沂蒙紅色教育理念、內(nei) 容、形式、載體(ti) 各方麵的創新,將沂蒙精神融入時代育人體(ti) 係,激活沂蒙紅色文化資源生命,充分發揮其社會(hui) 價(jia) 值導向和育人功能,讓沂蒙精神在鑄魂育人中煥發時代光彩。
實施全方位教育,實現沂蒙精神教育傳(chuan) 承大眾(zhong) 化
新的時代條件下,要將沂蒙精神中凝結的革命精神、革命傳(chuan) 統和革命曆程作為(wei) 堅定人民政治信仰的重要教育資源,將其與(yu) 愛國主義(yi) 教育、革命傳(chuan) 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及民族精神教育等內(nei) 容有效結合,融入現代教育機製,形成全方位沂蒙精神教育格局,發揮導向、激勵、凝聚和教化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幫助公眾(zhong) 增強愛國情感、提升政治素質、樹立理想信念。
一是推進沂蒙精神融入學校教育。針對高校、職業(ye) 院校、中小學乃至幼兒(er) 園等不同教育階段、不同教育對象各自的特點,製定相應教育目標、要求和實施方案,采用不同形式將沂蒙精神內(nei) 容貫穿於(yu) 教學體(ti) 係和日常活動,用沂蒙精神涵養(yang) 校園文化,發揮紅色文化的育人價(jia) 值。
二是建立沂蒙精神家庭教育機製。將沂蒙精神中的愛國主義(yi) 精神、奮鬥精神和奉獻精神融入家庭教育和日常生活,通過係列讀物、交流活動、參觀展覽、藝術欣賞等各種形式,家長用沂蒙精神對孩子的人生觀和價(jia) 值觀進行積極引導與(yu) 培育,讓沂蒙紅色品格轉化為(wei) 孩子的內(nei) 在品質,從(cong) 起點上讓沂蒙精神成為(wei) 孩子們(men) 的重要精神滋養(yang) 。
三是把沂蒙精神教育納入社會(hui) 大課堂。將沂蒙精神教育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教育、公民道德建設、繼續教育、職業(ye) 培訓、黨(dang) 員幹部教育等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融會(hui) 貫通,充分利用沂蒙精神教育培訓基地、紀念設施,開展廣泛而持續的社會(hui) 教育,幫助人們(men) 樹立正確的價(jia) 值觀念,堅定政治信仰,不斷厚植民眾(zhong) 的家國情懷。
創新教育方式,實現沂蒙精神教育傳(chuan) 承高效化
沂蒙精神隨著時代進程的推進也在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內(nei) 涵日臻充實完善,思想價(jia) 值更為(wei) 深遠豐(feng) 富,成為(wei) 一種意義(yi) 深遠的精神文化和永不停歇的曆史傳(chuan) 承。沂蒙精神教育傳(chuan) 承的推進方式必須結合新的曆史條件和社會(hui) 發展環境不斷更新觀念、創新形式,讓曆史、文化、思想鮮活起來,提升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實現精神內(nei) 蘊的深層次滲透。
首先,要繼續強化傳(chuan) 統課堂教育教學方式。精心編選沂蒙精神教育教材,科學設計沂蒙紅色文化課程教學內(nei) 容與(yu) 開展方式,合理安排不同教育階段內(nei) 容融入模式,積極錘煉沂蒙紅色教育師資隊伍,把廣泛開展沂蒙紅色文化教育的基礎夯實打牢,打造融知識、文化、教育於(yu) 一體(ti) 的沂蒙精神教育精品課堂,發揮好課堂教學在沂蒙精神教育開展中的主渠道作用。
其次,要結合教育發展主流趨勢構建體(ti) 驗式紅色教育模式。基於(yu) 實踐基礎上的體(ti) 驗式教學模式,讓人們(men) 在展現沂蒙革命曆史的革命遺址、革命遺跡、紀念場館等現場教學點以及體(ti) 現沂蒙精神新時代價(jia) 值的各類沂蒙精神教育實踐基地,通過人物互動、親(qin) 身體(ti) 驗、專(zhuan) 題活動、研學旅遊、藝術展演等方式,重溫沂蒙光榮曆史,感受沂蒙現代發展,在體(ti) 驗中感知、觸摸、領悟、踐行沂蒙精神的思想精髓,強化沂蒙精神教育的內(nei) 涵、品格和實效。
此外,沂蒙精神的教育傳(chuan) 承還需要借力網絡,發展打造“互聯網+”教育模式,建立沂蒙精神教育網站、傳(chuan) 播平台、數字建設工程,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發展優(you) 勢,多渠道、多平台、多終端同步開展教育活動,唱響互聯網沂蒙精神教育傳(chuan) 承主旋律。
推動文藝創新,實現沂蒙精神教育傳(chuan) 承形象化
沂蒙紅色基因的傳(chuan) 承需要注重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結合時代發展和需求做好“新”文章。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和時代前進的號角,文藝作品是推進沂蒙精神教育傳(chuan) 承的重要形象化載體(ti) ,在實施紅色教育方麵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發揮沂蒙紅色文化的藝術審美功能,將紅色文藝精品創作與(yu) 社會(hui) 美育有機結合,以生動形象、鮮明獨特、富有感染力和教育力量的藝術表現,承載起沂蒙精神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思想精髓,直接作用於(yu) 大眾(zhong) 的情感世界,潛移默化地影響、引導和教育人,以紅色精神塑造人。
新時代,要把沂蒙紅色資源作為(wei) 文藝創作的重要精神資源庫,精心創作以沂蒙精神為(wei) 主題的文學、影視劇、舞台劇、廣播劇、紀錄片、專(zhuan) 題片等文藝作品,用藝術語言對沂蒙精神進行創新闡釋和表達。創作過程中,要以沂蒙精神的時代發展為(wei) 指引,在創作上努力提升原創性,在審美發生上聚焦情感觸發點,用富有時代性的新話語、新形式,講好沂蒙精神和沂蒙故事,詮釋好沂蒙精神的曆史、當下和未來,奉獻給大眾(zhong) 有思想、有溫度、有情感、有力度的作品,讓大眾(zhong) 能夠看得懂、記得住、傳(chuan) 得開、融得進,使沂蒙精神潤物無聲、直抵人心,為(wei) 傳(chuan) 承沂蒙紅色基因打下紮實的感情基礎和思想基礎,在藝術審美和價(jia) 值觀念的交融中涵養(yang) 沂蒙情懷。
沂蒙精神作為(wei) 一種流動、進取、拓展、深遠的精神文化,體(ti) 現出跨越時空的意義(yi) 與(yu) 價(jia) 值。時代發展需要沂蒙精神,我們(men) 必須堅持繼承與(yu) 創新,多層麵多領域多方式推進沂蒙精神的教育傳(chuan) 承,讓沂蒙精神成為(wei) 我們(men) 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強大動力。
(本文係2020年度山東(dong) 省人文社會(hui) 科學課題“沂蒙精神輿論宣傳(chuan) 與(yu) 教育融入機製構建研究”[2020-ZXXW-22]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