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記者調查幾大商圈餐飲企業發現 很多兒童餐不適合兒童吃

發布時間:2023-04-21 10:30:00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調查發現,帶小寶寶外出在外吃頓可口的嬰兒(er) 飯並不容易。商場裏提供兒(er) 童餐的餐廳偏少不說,很多所謂的兒(er) 童餐其實隻是單價(jia) 較低的“小份菜”,並不適合低齡寶寶。

  ●吐槽●

  帶娃外出就餐真發愁

  周六中午,在宜家家居四元橋店3層餐廳,一些帶娃的父母都點的是這樣一份兒(er) 童餐:每份24.99元,包含一份意大利肉醬麵、4顆肉丸、1盒蘋果汁和1個(ge) 玩具。不過,記者看到,除了意大利麵被換成卡通形狀的通心粉,這份兒(er) 童餐隻是成人菜品的小份版。

  “兒(er) 童餐裏的肉醬和肉丸跟成人的一樣嗎?”“一樣。”麵對記者的詢問,餐廳工作人員明確答複。

  田女士說,兒(er) 童餐的意大利麵雖然是更適合寶寶的形狀,但煮得不夠軟,大人吃著都覺得偏硬,醬料的口味對於(yu) 兩(liang) 歲的寶寶來說也偏重,“你看這個(ge) 肉丸子炸得表麵特別硬,孩子也不願意吃。”

  “在外麵玩,一到飯點兒(er) 就發愁。”田女士告訴記者,現在都講究科學育兒(er) ,自己平時也比較注重飲食搭配,即使在外就餐,也希望盡量有口味清淡、營養(yang) 豐(feng) 富的食物。“但實際看,滿意的兒(er) 童餐真是鳳毛麟角”,田女士向記者細數了自己踩過的“雷”:“小豬包,兒(er) 童餐裏經常有,可有的餡兒(er) 真是太甜了;我們(men) 之前在別的餐廳還點過兒(er) 童餐裏的麵條,肉醬顏色特別重,一看就沒少放醬油;薯餅、薯條,全是油炸食品,不太健康……”

  兒(er) 童餐裏蔬菜少,這一點也讓很多媽媽不滿意。“沒見過有綠葉菜的,能給幾顆水煮西藍花就算不錯了。”李女士吐槽說。

  ●走訪●

  提供兒(er) 童餐的餐廳比較少

  在位於(yu) 太陽宮的凱德MALL,兒(er) 童餐的供應情況怎麽(me) 樣?記者走訪了商場中的20家非快餐類的餐廳,發現隻有8家有搭配好的兒(er) 童餐。

  有幾家自助餐餐廳雖然針對兒(er) 童推出了優(you) 惠政策,但店內(nei) 並沒有為(wei) 低齡寶寶“定製”的菜品。

  對於(yu) 提供兒(er) 童餐的餐廳,家長又是什麽(me) 看法?在凱德MALL,記者找到了不少家長推薦的一家餐廳,這家餐廳在店門口顯著位置打出“專(zhuan) 業(ye) 兒(er) 童餐”的廣告招攬親(qin) 子家庭。

  根據菜單,這裏的兒(er) 童餐共有7種,價(jia) 格從(cong) 29元到69元不等。“主要是選擇比較多,看著挺花哨的,但口味見仁見智,我覺得也就一般般。”一位帶著孩子剛用完餐的媽媽對記者這樣反饋。

  在另外一家人氣很旺的合生匯商場,記者走訪了17家餐廳,其中有10家提供兒(er) 童餐。

  商場裏一家餐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yu) 店內(nei) 的菜品口味較重,不適合孩子吃,因此餐廳推出了口味相對清淡的單人兒(er) 童套餐。然而,有這樣做法的餐廳並不多。

  記者統計發現,在上述兩(liang) 家商場內(nei) ,14家口味較重的餐廳中隻有5家提供兒(er) 童餐,偏辣口的餐廳多數不供應兒(er) 童餐。

  ●口味●

  調味太重營養(yang) 缺乏

  雖然有些餐廳提供兒(er) 童餐,但記者走訪發現,餐廳供應的兒(er) 童餐品質參差不齊。不少兒(er) 童餐都隻是“小份成人菜”,缺乏加強兒(er) 童營養(yang) 的菜品設計。

  在鳳凰匯購物中心3層的一家餐廳,記者看到,店內(nei) 的兒(er) 童套餐有兩(liang) 種選擇,主菜分別是烏(wu) 冬麵和炸物,另外還有炸豬排、炸蟹肉、可樂(le) 餅等。除果汁外,兒(er) 童餐與(yu) 成人菜品基本一致,隻是減少了分量。而菜單上的兒(er) 童薯條其實就是小份薯條。“全是高熱量的食物,生的菜絲(si) 小孩子也吃不了。”消費者陳女士說。

  在一家拌飯連鎖餐廳,兒(er) 童烤牛肉拌飯與(yu) 普通的烤牛肉拌飯相比,也隻是減少了辣醬和配菜。記者在菜單上看到,普通版本有西葫蘆、香菇、胡蘿卜等六種配菜,到了兒(er) 童版本,僅(jin) 剩玉米和海苔兩(liang) 種配菜,不僅(jin) 是“小份版”,而且是“低配版”。“15塊錢一份確實不貴,但我覺得即使加點錢,家長也希望兒(er) 童餐裏多點蔬菜。”在大眾(zhong) 點評APP,有消費者在該商家頁麵下這樣評價(jia) 。

  即便是兒(er) 童餐種類較為(wei) 豐(feng) 富的一家餐廳,對菜品頗有微詞的消費者也不在少數,其中一個(ge) 問題就是鹹。“有個(ge) 番茄麵條,我吃都覺得鹹,小寶寶怎麽(me) 吃啊。”“真沒人吐槽那個(ge) 蝦餅齁鹹嗎?”類似的點評很多。

  事實上,調味重是不少兒(er) 童餐的通病。消費者孫女士就反映,她曾在一家西餐廳給孩子點了一份兒(er) 童牛排餐,“牛排鹹、老,孩子一口沒吃”。記者了解到,因銷量不好,目前這家西餐廳的兒(er) 童套餐已經下架。餐廳工作人員說:“確實有很多人跟我們(men) 反饋說,牛排不適合孩子的牙口,口味也比較重。”

  ●追問●

  餐廳為(wei) 何不願下功夫

  為(wei) 何多數餐廳不願在兒(er) 童餐上“下功夫”呢?

  “兒(er) 童餐看起來不難,但對餐廳而言,要占用比較多的精力。”韓女士是一家兒(er) 童餐廳的負責人。在她看來,做兒(er) 童餐,尤其是針對低齡寶寶的兒(er) 童餐,首先要在家長要求和兒(er) 童口味之間取得平衡,這就對菜品設計提出較高要求。“調味料有限製,烹飪方式要簡單,廚師做成人菜品時的技能基本用不上,需要專(zhuan) 門去研究,而不隻是簡單地在菜單上增加一項兒(er) 童餐。”

  韓女士還表示,由於(yu) 兒(er) 童餐普遍價(jia) 格較低,對餐廳而言很難在這一項上盈利,投入產(chan) 出比不高。“有的家長會(hui) 覺得,餐廳你給我煮個(ge) 粥、燙個(ge) 青菜、蒸個(ge) 蛋羹就好了,但怎麽(me) 定價(jia) 是個(ge) 難題。低了實在不值當,高了家長又會(hui) 抱怨,很容易費力不討好。”

  也有餐飲從(cong) 業(ye) 者表示,兒(er) 童餐要求食材健康、品類豐(feng) 富,小小一份套餐要包含主食、肉、蔬菜和水果。做法雖然簡單,但食材損耗率相對較高。兒(er) 童餐對於(yu) 餐企的產(chan) 品研發和供應鏈要求更高,相應的經營成本也更高。

  根據記者調查,目前兒(er) 童餐的價(jia) 格多數在單份40元以下,極少數能賣出高價(jia) 的餐廳通常都輔以新奇酷炫的遊樂(le) 設施,賣的並不是口味。例如主打“軌道送餐”概念的失重餐廳,點好的餐食會(hui) 坐著小汽車從(cong) 雙螺旋軌道中旋轉而下,直接運輸到桌前,孩子們(men) 基本都是邊玩邊吃。從(cong) 價(jia) 格看,店內(nei) 的兒(er) 童肉醬意麵48元、兒(er) 童牛排65元、兒(er) 童套餐68元,基本與(yu) 同類餐廳正常分量的菜品持平。

  ●建議●

  希望製定相關(guan) 標準

  食品產(chan) 業(ye) 分析師朱丹蓬分析說:“因為(wei) 孩子的錢最好賺,許多餐飲店打著‘兒(er) 童餐’的招牌,實際上隻是把孩子作為(wei) 增加利潤的工具。消費端有個(ge) 性化的剛需,但是產(chan) 業(ye) 端隻能在初級層麵做到為(wei) 兒(er) 童定製,對於(yu) 更深層的要求,從(cong) 食材到營養(yang) 搭配可能都不達標。”朱丹蓬表示,家長們(men) 應當對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所需的膳食營養(yang) 了解更多,在外就餐時,各類食材的搭配和烹調方式還需要家長為(wei) 孩子把關(guan) ,不能被餐飲店“兒(er) 童餐”的標簽所蒙蔽。

  目前兒(er) 童餐的製作並無統一的標準可循,關(guan) 於(yu) 兒(er) 童餐的安全及營養(yang) 問題鮮有研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不同年齡各類食物的每日推薦攝入量都有規定,其中也對兒(er) 童給出了飲食指導,但這並非強製標準,很難被嚴(yan) 格執行。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既為(wei) “兒(er) 童餐”,就應從(cong) 飲食結構、營養(yang) 搭配、食品製作等多個(ge) 環節,體(ti) 現兒(er) 童特點、契合兒(er) 童需求,建議相應機構可考慮製定專(zhuan) 門針對餐飲企業(ye) 的兒(er) 童餐標準,讓兒(er) 童餐市場能夠規範發展。

  ●貼士●

  低齡寶寶外出這麽(me) 吃

  帶娃外出就餐,應該注意什麽(me) ?北京營養(yang) 師協會(hui) 理事顧中一建議,家長在重視孩子口味的同時,仍然應注意一些基本原則:盡量不要選擇過於(yu) 油膩重口味的食物,而是要適當地攝入蔬菜、粗糧,減少甜食,並飲用足夠的白水或湯粥。“對於(yu) 3歲以下的嬰幼兒(er) 而言,還要考慮食材的形態和材質是否適合,比如過於(yu) 堅硬或者小顆粒的食物,可能會(hui) 增加孩子嗆咳的風險。”(記者 陳雪檸 實習(xi) 生 張楚揚)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