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與“天宮對話” 敘航天之夢

發布時間:2023-04-24 10:1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記者連線】

  光明日報駐仰光記者 陳曉陽

  4月20日,仰光市拉達基礎教育第二中學的多功能廳裏,來自仰光市四所高中的20名學生,身著白綠校服,應邀參加了“天宮對話——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與(yu) 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青少年問答”線上課堂直播活動。

  2022年9月,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hui) 第二十二次會(hui) 議上,緬甸被批準成為(wei) 上合組織的新對話夥(huo) 伴。此後,緬甸積極參與(yu) 上合組織成員國佛教遺產(chan) 會(hui) 議和全球吉慶生肖設計大賽邀請展等活動。今年4月,緬甸迎來了第一次“天宮對話”活動線上課堂,師生們(men) 懷揣著探索浩瀚宇宙的好奇心參與(yu) 其中。

  “中國空間站裏的日常垃圾是如何處理的?”“如果人一直生活在失重狀態下,會(hui) 是什麽(me) 樣子?”“航天員在空餘(yu) 的時間會(hui) 做些什麽(me) ?會(hui) 不會(hui) 玩桌遊或者看書(shu) ,還是做其他什麽(me) 事情?”“我們(men) 在地麵行走時會(hui) 很累,因為(wei) 要消耗能量,所以當宇航員在太空中行走時,是不是也很累?也需要很多能量嗎?”“航天員在太空缺什麽(me) ?”“航天員每天吃什麽(me) ?”“航天員最困難的任務是什麽(me) ?”……

  麵對來自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學生們(men) 提出的眾(zhong) 多問題,神舟十五號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在天宮空間站一一解答。

  緬甸學生認真聆聽了神舟十五號航天員的回答,對航天員在太空中的工作和生活表現出了濃厚的興(xing) 趣,不時記錄。

  敏格拉棟第二中學學生迪哈吞十分關(guan) 注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問題。“如果有機會(hui) ,我會(hui) 向中國航天員提問如何和平利用外層空間,造福人類。”他表示,“我很榮幸能參加這次活動,了解到了航天員在太空的生活方式,也感受到了中國的科技發展。希望未來有機會(hui) 成為(wei) 航天員。”

  學生安敏茉說:“以前我隻知道太空沒有重力。現在,我知道在飛船裏能吃什麽(me) ,不能吃什麽(me) ,以及在太空中如何飲水。”她還向記者展示了中國駐緬甸使館贈送的紀念禮物,裏麵有各種帶有中國航天符號和形象的文具,這激勵著他們(men) 在追夢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參與(yu) 組織此次線上課堂活動的教師莫莫告訴記者:“近距離了解航天員在太空中真實經曆的機會(hui) 十分難得,希望學生們(men) 能夠借此增進對太空知識的了解和探索。”

  截至目前,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已經遨遊太空140多天,執行了四次出艙活動,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單個(ge) 乘組出艙活動新紀錄。本次“天宮對話”活動由上合組織睦鄰友好合作委員會(hui)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yu) 上合組織秘書(shu) 處共同主辦。活動在北京設立主會(hui) 場,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伊朗等10個(ge) 國家開設海外分會(hui) 場,在埃及、緬甸、沙特阿拉伯等14個(ge) 國家開設線上課堂。

    (光明日報仰光4月22日電)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