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川映月唱蓮歌——“葉嘉瑩著述版本圖錄與提要”創作淺談
【著書(shu) 者說】
作者:陳凱 單位:南開大學中華詩教與(yu) 古典文化研究所
葉嘉瑩先生是中國古典詩詞研究集大成者,一生致力於(yu) 中華詩教傳(chuan) 承。近年來,傳(chuan) 統文化日益受到重視,公眾(zhong) 對葉嘉瑩先生也已不再陌生。
葉嘉瑩先生自1979年歸國以來,在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多所國內(nei) 大專(zhuan) 院校教授中國古典詩詞。多年來,海內(nei) 外多家出版社陸續把葉先生研究、講演、創作等方麵的文字結集出版,有百餘(yu) 本之多。先生以為(wei) ,這些書(shu) 的版本信息與(yu) 提要,可以為(wei) 那些不能聽到她講課的人提供詩詞學習(xi) 的參考。因此,在由筆者所著的《千川映月唱蓮歌:葉嘉瑩著述版本圖錄與(yu) 提要》一書(shu) 成稿付梓時,她在序言中寫(xie) 道,詩詞研讀不僅(jin) 是她追求的目標,更是支持她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她體(ti) 會(hui) 到了古典詩歌裏美好、高潔的世界。她希望,能為(wei) 讀者搭建起“走進詩詞的門徑”。
本書(shu) 題名《千川映月唱蓮歌》,千川映月取自朱子“理一分殊,月印萬(wan) 川”之意,因葉先生每一本著作雖內(nei) 容各有側(ce) 重,但都是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真摯體(ti) 悟。而“蓮歌”,則是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的詩教弦歌之音。全書(shu) 用42個(ge) 小節,對葉先生著作進行了提要式的介紹,並對版本源流加以梳理,書(shu) 中還精選了200餘(yu) 張著作書(shu) 影。通過這些,讀者可以對葉先生的著作與(yu) 學術有全景式的了解。其中所評介之圖書(shu) 除個(ge) 別為(wei) 迦陵學舍提供參閱外,均為(wei) 編者自藏,故個(ge) 別稀見版本之書(shu) 影未能收錄其中,不免有滄海遺珠之憾。
葉先生的著作出版時間跨度長,遍及海內(nei) 外,一些重要作品的版本尤多。如《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一書(shu) ,最早於(yu) 1980年在香港中華書(shu) 局出版,而後隨著王國維先生研究資料的新發現,葉先生為(wei) 此書(shu) 撰寫(xie) 了長篇補跋。截至目前,海峽兩(liang) 岸暨香港等地先後出版有12種之多,其後序、補跋及相關(guan) 單篇文稿等附錄文字多有不同。對這些內(nei) 容進行辨別考證,能更好把握葉先生對王國維學術研究的脈絡。
《千川映月唱蓮歌》一書(shu) ,附錄還收有近年筆者所寫(xie) 的關(guan) 於(yu) 葉先生的幾篇文章。在內(nei) 容上雖較為(wei) 蕪雜,但也能窺見先生的真摯性情。如《葉嘉瑩聽顧隨授課筆記整理版本淺說》一文,係統梳理了自上海古籍出版社《顧隨文集》至北京大學出版社《駝庵詩話》的出版概況。《駝庵詩話》出版完成距葉先生最初記課堂筆記之時已過八十載,葉先生幾經顛沛,貴重物品或棄或失,而此筆記卻珍藏未曾去身。僅(jin) 此一事,足見葉先生對顧先生學識與(yu) 師生情誼之珍視。此種重道尊師之美德,尤為(wei) 今日之吾輩青年所應學習(xi) 。
對中國典籍版本目錄進行研究的傳(chuan) 統在我國源遠流長,從(cong) 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整理撰寫(xie) 《別錄》《七略》以來,曆代幾乎均有專(zhuan) 著。在不斷發展中又可細分為(wei) 版本學、目錄學、校讎學等,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對我國學術發展大有助益。近來,如何在現代出版物的研究中運用好傳(chuan) 統版本目錄的方法成果,成為(wei) 很多學者關(guan) 注的話題。對近現代特別是現當代學者的著作版本研究尚未形成學術範式,而本書(shu) 也試圖在這方麵做了一些探索。竊以為(wei) ,對著作版本的整理,要著力在“全”的方麵下功夫,對重點著作的版本差異進行考辨,把握作品與(yu) 作品間的學術脈絡,同時,對作品集和專(zhuan) 著的介紹也應各有側(ce) 重。但是本書(shu) 仍有許多不足之處,特別是對版權信息、封麵等缺少詳細之介紹,未能使讀者了解更為(wei) 全麵之信息。書(shu) 中文字有粗糙甚至錯誤之處,實乃筆者學養(yang) 有限,誠請方家指正,“極知僭逾,無所逃罪”。
葉先生曾被評為(wei)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組委會(hui) 給出的頒獎詞是:“桃李天下,傳(chuan) 承一家。你發掘詩歌的秘密,人們(men) 感發於(yu) 你的傳(chuan) 奇。轉蓬萬(wan) 裏,情牽華夏,續易安燈火,得唐宋薪傳(chuan) ,繼靜安絕學,貫中西文脈。你是詩詞的女兒(er) ,你是風雅的先生。”中華古典詩歌是我們(men) 民族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men) 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礎。誠如葉先生在序言中所說,“希望有更多人學習(xi) 詩詞、熱愛詩詞甚至吟誦詩詞、創作詩詞,讓我們(men) 的詩詞文化代有傳(chuan) 承、發揚光大”。這本小書(shu) 如能為(wei) 此添一磚、加一瓦,當甚為(wei) 欣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