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展現世界旅遊休閑中心新形象
原標題:新產(chan) 品、新客源、新舉(ju) 措、新觀念帶動旅遊經濟強勁複蘇
——澳門展現世界旅遊休閑中心新形象
走社區、進街市、逛展會(hui) ,品美食、看演出、買(mai) 特產(chan) ……
“目前澳門遊的旅客構成出現新變化,更多以個(ge) 人休閑遊為(wei) 主,且以年輕旅客居多,旅遊消費需求和偏好隨之改變。”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
自優(you) 化內(nei) 地與(yu) 港澳人員往來措施、恢複內(nei) 地居民與(yu) 澳門團隊旅遊經營活動以來,澳門旅遊市場持續升溫,日入境旅客數量節節攀升,3月中旬更突破9.6萬(wan) 人次,創下了新冠疫情以來的新高。“團隊遊為(wei) 澳門經濟複蘇打下一劑‘強心針’。”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wei) 農(nong) 說。
更為(wei) 可喜的是,澳門旅遊展現出產(chan) 品新、客源新、舉(ju) 措新、觀念新的世界旅遊休閑中心新形象,帶動旅遊經濟強勁複蘇。
新產(chan) 品:高科技、實景化賦予景點新內(nei) 涵
“戴上VR眼鏡,仿佛一下子‘穿越’到過去,恢宏的複原建築讓人‘身臨(lin) 其境’。”參觀完大三巴牌坊旅遊體(ti) 驗項目,河北大學研究生小石十分興(xing) 奮。這是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推出的新項目,借助虛擬現實技術,讓僅(jin) 餘(yu) 一麵外牆的建築重現昔日容顏。
“利用高科技手段,澳門可以深度開發旅遊資源。”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官也街、路環等熱門景點,旅客隻要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知曉景點的“前世今生”,還能自製視頻短片、享受消費打折等,將遊玩、體(ti) 驗、留念融為(wei) 一體(ti) 。“澳門雖小,但在景點深度挖掘、旅遊體(ti) 驗融會(hui) 貫通上下足了功夫,讓人印象深刻。”旅客關(guan) 女士告訴記者。
科技僅(jin) 僅(jin) 是手段,用心用情才是核心。在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an) 名錄的鄭家大屋,話劇、舞劇輪番上演,“鄭觀應”帶領觀眾(zhong) 走進家門,了解大屋曆史,訴說報國誌向和救國救民理想。“世界文化遺產(chan) 變身演出場地,通過上演一部劇,讓旅客了解一位曆史人物、一座大屋乃至小城澳門,讓文物‘活起來’,可觸摸、能感知,愛國愛澳情懷得以生動呈現。”實景話劇《鄭家夜宴》主創單位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曉冬說。
“在澳門,有文化內(nei) 涵的文藝演出類旅遊項目大有可為(wei) 。”實景舞劇《夜·觀應》主創兼主演劉迎宏告訴記者,演出場場爆滿,絕大多數觀眾(zhong) 來自內(nei) 地,反響積極熱烈。
新客源:年輕女性成為(wei) 旅客“新主力”
“哈,又遇見了,我們(men) 都是美食家。”剛在十月初五街的牛記咖喱美食店接受采訪,轉頭在網紅餐館六記粥麵門口,旅客楊濱冰又一眼認出記者。
“咖喱牛肉麵沒吃飽?”記者笑問。
“還想嚐嚐蝦仔竹升麵。”今年已第二次來澳門的楊濱冰說,她常陶醉於(yu) 澳門的路邊小店,感覺“吃不夠”,“我這趟專(zhuan) 為(wei) 美食而來,順便給家人和朋友帶點澳門茶葉。不論紅茶還是白茶,都香氣馥鬱、價(jia) 格實惠。”
行走在澳門街頭,會(hui) 發現遊人的新變化——拎著大包小包的多是年輕女性,她們(men) 或購買(mai) 化妝品,或排隊品嚐當地美食,或在景點拍照留念。從(cong) 龍環葡韻、婆仔屋、路氹金光大道到路邊攤檔、街市小店,年輕女性都成了“主角”。
據有關(guan) 部門統計,專(zhuan) 為(wei) 博彩而來澳門的旅客僅(jin) 占5%,其餘(yu) 均為(wei) 觀光旅客,其中又以年輕女性為(wei) 主。“旅客組成的新變化,需要業(ye) 界對旅遊產(chan) 品和消費服務做出相應調整。”賀一誠表示。
“請問東(dong) 望洋酒店怎麽(me) 走?”3個(ge) 女孩向記者問路。因為(wei) 需要過隧道、坐電梯,記者帶她們(men) 走了一段,聊天中得知,她們(men) 專(zhuan) 程從(cong) 河南來觀看世界乒聯(WTT)賽事,為(wei) 中國運動員加油。因為(wei) 觀眾(zhong) 的到來,賽場周邊酒店已經訂滿。
無獨有偶,曾在澳門第六十九屆格蘭(lan) 披治大賽車時接受過記者采訪的趙先生打電話來說,今年還會(hui) 組織讚助商團隊來澳門觀看第七十屆賽事。“聽說大賽車博物館新推出了著名車手蠟像展,很盼望早點目睹。”趙先生說,除了觀看比賽,他還準備安排讚助商遊覽新項目、走進澳門社區,感受澳門煙火氣。
“澳門的龍舟賽、帆船賽、3×3籃球賽、乒乓球賽、網球賽等,正以‘體(ti) 育+’的新形態,為(wei) 澳門旅遊帶來新客源,激發多元旅遊活力。”澳門特區政府體(ti) 育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新舉(ju) 措:旅客對澳門的多元認知“日日新”
“疫情3年,遊澳旅客曾經下跌,但澳門遊線上線下宣傳(chuan) 一刻也不曾停步。”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說。
鑒於(yu) 旅客多通過網絡獲取信息,旅遊局與(yu) 多地“網紅”合作,推介澳門美食和特色店。同時利用AR(增強現實)技術,製作節慶活動在線有獎小遊戲、拍攝澳門旅遊影片,在旅遊局各社交媒體(ti) 賬號發布。“現在,旅遊局的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ti) 平台粉絲(si) 總數近482.8萬(wan) ,宣傳(chuan) 澳門節慶等盛事活動的‘澳門月月精彩’話題瀏覽量逾1.4億(yi) 次,有效讓內(nei) 地青年旅客‘種草’。”文綺華說。
“澳門周”“灣區大篷車”等線下活動,不僅(jin) 覆蓋了廣東(dong) 9地市,還走進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南京等地。通過與(yu) 航空公司、電商平台、旅行社等合作,全年分階段推出機票、酒店住宿優(you) 惠。“澳門航空的機票,‘買(mai) 一送一’特別劃算。”江蘇旅客王女士說,她常住的一家四星級酒店價(jia) 格最低時每晚不足百元。
“今年元旦和春節期間,我們(men) 迎來了‘開門紅’。”文綺華說,旅遊局統合宣傳(chuan) 多個(ge) 政府部門、六大綜合旅遊休閑企業(ye) 、旅遊業(ye) 界及民間團體(ti) 的賀歲活動信息,直送客源市場,盡展澳門“旅遊+”多元魅力,澳門重現客似雲(yun) 來的喜人場景。大年初三單日訪澳旅客突破9萬(wan) 人次。
“很多客人都是拿著網絡推介信息找來的。”說起宣傳(chuan) 效果,一家餐廳經營者笑道。“澳門‘美食之都’之稱名不虛傳(chuan) 。”楊濱冰說,在內(nei) 地電視台常能看到澳門美食宣傳(chuan) 片,滿屏煙火氣,讓人有奔赴澳門的衝(chong) 動。
“澳門的旅遊宣傳(chuan) 不空洞、有內(nei) 容。”劉迎宏說,每月都有一個(ge) 主題,如4月是“藝遊春日”,音樂(le) 會(hui) 、演唱會(hui) 等輪番上演。
不久前,澳門陸續開通泰國、新加坡等直航航線,向海外拓展客源邁出實質性步伐。同時,旅遊博主、旅遊專(zhuan) 業(ye) 媒體(ti) 、旅遊業(ye) 界代表等,也紛紛受邀來到澳門,走進新景點、感受新體(ti) 驗、了解新動態。“無論是與(yu) 香港合作的‘聯線旅遊’,還是與(yu) 珠海橫琴攜手的‘兩(liang) 地共遊’,都是為(wei) 了聚合周邊優(you) 勢,最大限度吸引客人遊澳。”文綺華說,持續的宣傳(chuan) 產(chan) 生了很好的效果,旅客對澳門的認知越來越多元化,帶動了澳門旅遊相關(guan) 各行業(ye) 複蘇。
新觀念:“大旅遊”需要整合、拓展、創新
“澳門旅遊‘火力全開’,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並產(chan) 生溢出效應,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領頭羊作用。”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葉桂平指出,近期澳門的旅客量、航班量等逐步上升,經濟表現持續好轉,特區政府促進經濟複蘇取得階段性成效,為(wei) 澳門社會(hui) 帶來新生機,大大提振了居民及各行各業(ye) 的信心。
據統計,一季度旅客逾496萬(wan) 人次。“小澳門、大旅遊,‘大’的不僅(jin) 僅(jin) 是旅客數量,更要體(ti) 現在發展旅遊的理念上。”葉桂平指出,這需要整合、拓展、創新。勃勃生機背後,正是旅遊局攜手文化、體(ti) 育等部門,以及六大綜合旅遊休閑企業(ye) 和社團,共同發掘年節、會(hui) 展等商機,將旅遊融入服務業(ye) 發展的方方麵麵,在深度上不斷挖掘、在創新上狠下功夫。
“希望特區政府在旅遊經濟複蘇中,逐步鞏固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的執政新觀念,堅定走轉型發展之路。”澳門立法會(hui) 議員何潤生建議。日前,在澳門舉(ju) 行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委員會(hui) 第五次會(hui) 議上,“琴澳一體(ti) 化”成了關(guan) 鍵詞。“綜合旅遊休閑業(ye) 是澳門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在原有基礎上配合橫琴豐(feng) 富的旅遊資源,定能產(chan) 生加乘效果。”何潤生信心十足。
記者從(cong)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hui) 獲悉,兩(liang) 地正聯合設計推出琴澳共遊項目,延長旅遊產(chan) 業(ye) 鏈,賦予澳門旅遊新的吸引力。不久前剛出台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鼓勵類產(chan) 業(ye) 目錄》,將文化創意旅遊、健康醫療旅遊、會(hui) 展旅遊、旅遊演藝等多種旅遊業(ye) 態作為(wei) 鼓勵類產(chan) 業(ye) 。
“盼望兩(liang) 地不斷加強溝通,共同探索推出新的琴澳旅遊產(chan) 品。”何潤生認為(wei) ,通過“旅遊+”跨界融合,針對不同群體(ti) 需求,推出會(hui) 展及商務旅遊、健康療養(yang) 遊、濱海觀光遊、體(ti) 育休閑遊、文化創意遊等“一程多站”特色旅遊線路,既能鞏固澳門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又能用好橫琴旅遊資源,讓旅客收獲多重體(ti) 驗,達到多贏的效果。(富子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