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線 看經濟丨看促進消費亮點——西子湖畔的“子夜經濟”
央廣網北京4月25日消息(記者唐婧)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經濟之聲係列報道《走一線 看經濟》本期推出第二篇:看促進消費亮點——西子湖畔的“子夜經濟”。
晚上十點,位於(yu) 浙江杭州市中心的武林路夜市依然燈火通明,遊人如梭。這裏是杭州“夜經濟”的重要地標,每當夜幕降臨(lin) ,這條將近2000米的步行街兩(liang) 側(ce) 就整齊地擺起攤位。這裏售賣的商品琳琅滿目,包括飾品、服裝、家居用品、小吃等,來自全國很多地方的經營者在這裏練攤、叫賣,原本沉睡的夜晚在一片繁忙中熱鬧起來。
小花在這裏經營一個(ge) 飾品攤位,她告訴記者,每天晚上8點到11點是她最忙碌的時候,特別是今年以來,遊客肉眼可見地多了起來,她的生意也更好了。
“生意變好了,我們(men) 也蠻開心的。有政府扶持,會(hui) 吸引很多人來,麵對的顧客群也會(hui) 大一點。”小花說。
在距離武林路夜市不遠處,還有一條武林路女人街,這裏和武林路夜市同屬於(yu) 杭州武林商圈。在這裏經營漢服生意的陳冉告訴記者,他們(men) 把店開到這裏,主要是想蹭蹭人氣,特別是政府對“夜經濟”的大力支持,提振了他們(men) 的積極性。
陳冉說:“有政府的支持,像以前都有攤位費,現在我們(men) 隻要交一個(ge) 管理費,這就已經給我們(men) 很大的支持。我們(men) 也跟西湖管委會(hui) 有一些合作,還蠻開心的,也是一個(ge) 蠻愉快的過程。”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在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方麵下足了功夫。2020年7月,杭州提出引導夜間消費意識,培育夜間消費市場,搭建夜間消費平台。杭州首批“十大夜間經濟集聚的夜地標”成為(wei) 發展“夜經濟”的“試金石”。
2022年6月,杭州市再次強調“繁榮夜間經濟”,在全市打造50個(ge) 夜生活IP、100個(ge) 夜生活網紅打卡地,每年安排100場以上夜間經濟主題促銷活動,打響“夜生活·IN杭州”品牌。
如今,一批有特色的“夜地標”已經成為(wei) 杭州城市活力的“代言人”,杭州市民以及外來遊客的夜生活也因此被點亮。一名出租車司機說,今年以來,乘客乘車的高峰期已經從(cong) 傍晚延續到了深夜。
今年,杭州市又提出鼓勵發展“子夜”經濟。《關(guan) 於(yu) 建設國際新型消費中心暨打造“不夜天堂、璀璨杭州”的若幹政策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實施,有效期長達三年。這份意見提出,對餐飲、零售、娛樂(le) 、文化、書(shu) 店等實體(ti) 店鋪,在22:00到次日淩晨6:00保持營業(ye) 的,按營業(ye) 麵積對經營主體(ti) 予以一次性分檔補貼,最高分別不超過50萬(wan) 元、30萬(wan) 元、10萬(wan) 元。
從(cong) “夜間經濟”到“子夜經濟”,再到“不夜城市”,這不僅(jin) 是時間維度上的擴展,也是政策空間上的創新,對促進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yi) 。在國外,有很多著名的“不夜城市”,比如紐約、東(dong) 京、首爾,都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很多人會(hui) 選擇在深夜進行休閑娛樂(le) 和購物活動,享受別樣的城市氛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華夏思享智庫專(zhuan) 委會(hui) 主任蘇培科認為(wei) ,政府拿出“真金白銀”發展“子夜經濟”,可以延長“夜經濟”時間,拉動消費。不過,發展“子夜經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些城市居民沒有夜間消費的習(xi) 慣和傳(chuan) 統,需要相關(guan) 部門建立一係列的產(chan) 業(ye) 支撐體(ti) 係,喚醒“沉睡”的消費潛力。
蘇培科說:“要提供公共服務、公共的基礎設施,得創造一係列條件,這樣的話大家才願意出行。有了人流量之後,商業(ye) 形態自然就形成了,隻要有人就有商業(y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