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寶藏學院”文蘊深

發布時間:2023-04-25 10:16: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這真是一座寶藏學院”“一步一景,到處是新的發現和驚喜”“人文藝術味濃,讓人流連忘返”……近日,天津大學馮(feng) 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下稱“馮(feng) 研院”)首次舉(ju) 辦“學院開放日”,前來參觀的廣大學生連連讚歎。

  踏進馮(feng) 研院的庭院,竹樹環繞的澄心池一汪碧水,水麵上一對黑天鵝自得其樂(le) ;進入教學樓,抬頭便能看見院訓“摯愛真善美,關(guan) 切天地人”;穿梭於(yu) 樓上樓下,漫步於(yu) 遍布古今藝術品的空間,感受文化藝術的魅力……近兩(liang) 個(ge) 小時的參觀,同學們(men) 從(cong) 馮(feng) 研院多位老師的講解中汲取人文藝術的營養(yang) ,神情專(zhuan) 注、如癡如醉。

  據相關(guan) 人員介紹,從(cong) 今年3月起,馮(feng) 研院將麵向天津大學全校師生每月舉(ju) 辦一次“學院開放日”,發揮通識教育功能,讓廣大師生有更多機會(hui) 走進這座遍布藝術珍品的學院,欣賞這裏無處不在的美,獲得人文藝術的滋養(yang) 。

  2022年2月,天津大學馮(feng) 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被列入“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chan) ”。“不僅(jin) 因為(wei) 建築設計師的獨特匠心和天才創造,更因為(wei) 院長馮(feng) 驥才為(wei) 它注入了人文意蘊,使之成為(wei) 天津大學校園裏一塊美麗(li) 的人文綠地。”馮(feng) 研院非遺中心主任耿涵說。

  “在這裏看到了漢代石獅殘像、明代豪宅大門,還有琳琅滿目的非遺展品,就連電梯門上也鐫刻著唐詩和荷馬史詩,布局獨具匠心,展品傳(chuan) 神精妙。”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位觀展的學生說。

  “學院博物館化是馮(feng) 研院獨特的辦學理念。我們(men) 打破集中展陳的傳(chuan) 統方式,讓整座學院變成一個(ge) 大博物館,院內(nei) 的各個(ge) 房間、各個(ge) 角落都擺放著文化藝術珍品,它們(men) 與(yu) 散布於(yu) 樓內(nei) 的多個(ge) 展館交相輝映,更讓同學們(men) 身臨(lin) 其境、沉浸其中。”耿涵說。

  據介紹,馮(feng) 研院為(wei) 研究生院,分為(wei) 教研部和博物館部兩(liang) 部分。教研內(nei) 容包括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遺產(chan) 、民間美術、傳(chuan) 統村落保護與(yu) 發展、傳(chuan) 承人口述史等。三個(ge) “國字號”的文化研究中心坐落於(yu) 此,即中國木版年畫研究中心、中國傳(chuan) 統村落保護與(yu) 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傳(chuan) 承人口述史研究所。“這些研究中心既是全國性專(zhuan) 項研究機構,又是研究生學習(xi) 和實踐的學術基地。”馮(feng) 研院教研部相關(guan) 負責人說。

  由年畫廳、雕塑廳、民間畫工廳等7個(ge) 分館構成的跳龍門鄉(xiang) 土藝術博物館,藏書(shu) 10萬(wan) 冊(ce) 的大樹畫館,舉(ju) 辦各種文化藝術展覽的大型場館北洋美術館;絲(si) 綢之路上的敦煌、心靈的橋梁——中俄文化交流百年展、碩果如花——十年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an) 搶救成果展、“把非遺請進大學”等活動廣受讚譽……據院長馮(feng) 驥才介紹,將學術研討、教育講壇與(yu) 各種文化藝術展演、文化保護實踐相結合,是研究院特有的人文涵育方式,產(chan) 生了很大的文化效應與(yu) 社會(hui) 反響。“目前研究院正積極推進中國文化藝術的海外傳(chuan) 播,在國際文化交流上發揮著愈來愈大的作用。”馮(feng) 驥才說。記者 武少民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