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福建:老年學堂辦到家門口

發布時間:2023-04-26 10:0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高建進

  在福州南街街道楊橋社區的“長者學堂”,剛剛上完一堂智能手機課的林巧惠老人開心地對大夥(huo) 說:“以前看別人發視頻分享自己做菜、旅遊、美景就蠻羨慕的,但自己不知道怎麽(me) 做。現在好了,老年大學辦到了家門口,在社區就能學,以後我也要好好秀一秀了!”

  在福州,到社區的長者學堂去“上學”,讓不少老人重新當起了“讀書(shu) 郎”。如今,福建省建成了覆蓋全省城鄉(xiang) 的省、市、縣、鄉(xiang) 、村五級老年教育服務體(ti) 係。辦好家門口的老年教育,保障了老年人“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

  “為(wei) 了解決(jue) 老年教育‘一座難求’的突出問題,我們(men) 創新辦學機製,把老年教育送到社區長者食堂,探索‘食堂+學堂’集約發展新模式。”福建省終身教育服務中心副主任吳盛雄說。

  平時是學堂,就餐時是食堂。“每到學習(xi) 日,老人們(men) 和教師一起開展內(nei) 容豐(feng) 富有趣的學習(xi) 活動,學習(xi) 結束後,老人們(men) 和教師圍坐一起共進午餐。”三明市95歲高齡的退休教師鄧仰清介紹說。多年前,他在三明市沙縣麥元村等地創辦起老人學堂。這些年來,來麥元學堂參加學習(xi) 的學員達2萬(wan) 多人次。

  將學堂向城鄉(xiang) 社區延伸。據福建省教育廳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處處長、一級調研員林素川介紹,福建省教育廳出台一係列具有含金量的政策舉(ju) 措,優(you) 先發展城鄉(xiang) 社區老年教育,使優(you) 質老年教育資源向社區、農(nong) 村延伸,通過推動高等院校向社區開展老年教育,促進基層老年教育與(yu) 社區教育融合;大力發展“互聯網+老年教育”等手段,把老年教育辦在老年人的家門口,真正解決(jue) 社區、農(nong) 村老年人“上學難”問題。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開辦2500多家社區(老年)教育機構,每年通過老年教育公共服務體(ti) 係參與(yu) 線上線下學習(xi) 的老年人達到100多萬(wan) 人次。

  將學堂向鄉(xiang) 村延伸。陽春三月,沙縣區湖源鄉(xiang) 樂(le) 齡學堂,歌聲、朗讀聲、笑聲回蕩在鄉(xiang) 間,原來是當地老年開放(互聯網)大學將歌舞課堂搬到了這裏。“我們(men) 的鄉(xiang) 村樂(le) 齡學堂每周都開課,課程包括唱歌、畫畫、養(yang) 殖種植等,我一次都不落下。”72歲的陳福生老人說,自己都想象不到,放下鋤頭的自己,如今又拿起紙筆進了“課堂”。

  “以往,老年教育的資源配置大多集中在城市和發達地區,而在空巢留守老人日漸增多的基層農(nong) 村幾乎是空白。把老年教育引入農(nong) 村,就是為(wei) 了改變老年教育城鄉(xiang) 發展不平衡現狀。”福建開放大學副校長沈光輝說。據了解,沙縣區已先後建成51所村級樂(le) 齡學堂,參與(yu) 教學的誌願者隊伍達到300多人,共授課1000多場次,近萬(wan) 名農(nong) 村老年人受益。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