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電影節:影迷們的光影盛宴

發布時間:2023-04-26 10:0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文藝觀潮】

  作者:王茵(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講師)

  各種電影節爭(zheng) 奇鬥豔的時節又來了。第1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近日拉開帷幕,上海國際電影節、絲(si) 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等也排上了日程……伴隨著中國電影發展,中國的電影文化活動日益豐(feng) 富,各類電影節展遍地開花,成為(wei) 新時代中國電影事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各具特色的電影盛宴在電影創作生產(chan) 、發行放映、學術研究、國際交流、傳(chuan) 承中國電影文化遺產(chan) 、促進電影藝術普及等方麵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彰顯出日益鮮明的中國特色。

  節展活動遍地開花、風格獨具

  目前,中國的電影節展活動已經形成了以四大國際電影節為(wei) 主力的豐(feng) 富體(ti) 係。其中,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創立的時間較早。在國內(nei) 沒有先例借鑒的情況下,它們(men) 勇於(yu) 吃螃蟹,嚐試搭建起世界電影精品評獎展映的舞台,為(wei) 觀眾(zhong) 展示世界電影的最新成就。經過多年的摸索,這兩(liang) 個(ge) 電影節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品牌,成為(wei) 被影迷熟知的“光影盛宴”。

  作為(wei) 新生力量的絲(si) 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和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則是中國經濟發展和對外文化交流進入新階段、新時代在電影領域的具體(ti) 體(ti) 現。前者因“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的趨勢而生,後者則以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為(wei) 背景,充分展現了中國電影高速發展背後堅實的社會(hui) 經濟基礎。因為(wei) 社會(hui) 經濟的進步,才有了中國電影產(chan) 業(ye) 的水漲船高,乘著國家發展的浩蕩東(dong) 風,中國電影和諸如中國電影節展之類的大型綜合性電影文化活動才能“飛”得更高。

  除了國際電影節,中國還活躍著一批聚焦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人的國內(nei) 電影節。其中最“老牌”的當屬長春電影節和金雞百花電影節。這兩(liang) 個(ge) 電影節均已走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曆程,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品牌特色,在形塑中國電影文化方麵作出了特殊貢獻,在中國電影節展體(ti) 係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國電影節裏不隻有豐(feng) 厚的曆史積澱,還有濃鬱的青春氣息,比如以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為(wei) 代表的大學生電影節。青年群體(ti) 是當下電影觀眾(zhong) 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電影文化又與(yu) 生俱來地帶有濃鬱的青年文化特色。因此,以高校為(wei) 核心搭建,講求“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大學生拍”的大學生電影節就像一道文化風向標,對電影創作和電影文化的形塑發揮著重要的參考作用。

  在琳琅滿目的電影節之外,國內(nei) 還形成了中國國際青年電影展、平遙國際電影展等一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大型電影展映活動品牌。它們(men) 主要以推介發掘新銳電影人為(wei) 己任,都有特定的選片標準、選片主題,聚焦特定的電影類型、題材和風格。電影節、電影展、電影論壇、電影周等活動已構成了當下中國大型綜合性電影文化活動的主軸,新時代中國特色電影節展體(ti) 係正在形成。在當下中國的電影文化生態中,這些電影節展活動引領著中國電影文化活動的潮流趨向。

  成為(wei) 傳(chuan) 承中國電影文化遺產(chan) 的重要載體(ti)

  琳琅滿目的電影節展能對中國電影藝術本身產(chan) 生怎樣的積極影響呢?首先,它可以通過論壇、展映之類花樣翻新、形式各異的活動在輿論中設置與(yu) 電影相關(guan) 的話題,在社會(hui) 上形成大家都來看電影、聊電影的氛圍,吸引觀眾(zhong) 乃至各界對電影相關(guan) 領域的關(guan) 注和重視。

  電影節還可以利用自己的資源和影響力,對中國電影文化遺產(chan) 保護發揮積極作用。北京國際電影節連續多年在“北京展映”的“修複經典”單元進行經典電影的修複放映活動,讓誕生於(yu) 百十年前的時代經典實現“修舊如舊”的蝶變,以嶄新麵貌重新在大銀幕上與(yu) 觀眾(zhong) 見麵。《風雨之夜》的放映活動,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這部1925年出品的電影消失數十年後,人們(men) 在日本發現了膠片拷貝。“北京展映”不僅(jin) 讓觀眾(zhong) 在大銀幕上一睹此片真容,還安排現場配樂(le) 等環節,多方位展示影片的動人魅力。上海國際電影節自2014年首創“4K修複”單元以來,本著展示世界電影修複最高技術與(yu) 最新成果的理念,向觀眾(zhong) 介紹了一批電影修複精品,讓中國電影文化遺產(chan) 的“香氛”充溢申城,影迷一時間奔走相告,傳(chuan) 為(wei) 美談。

  除了膠片修複、放映以外,還有一些電影地標本身就是重要的電影文化遺產(chan) ,跟特定的電影節展相結合,散發出獨特的文化魅力。如在長春電影製片廠舊址建成的長影舊址博物館,已成為(wei) 多屆長春電影節開閉幕式的指定場地,曾多次舉(ju) 辦相關(guan) 的電影文化活動,向公眾(zhong) 展示了新中國電影搖籃的曆史底蘊,取得了良好的社會(hui) 效益。

  通過電影修複、經典電影重映、電影舊址博物館開放等活動,寶貴的中國電影文化遺產(chan) 得以發揚光大。而這些電影文化遺產(chan) 又在空間上搭起了電影交流的平台,在時間上構建起了電影史的坐標,使中國電影優(you) 秀傳(chuan) 統的文脈得到了傳(chuan) 承。

   促進藝術普及和觀眾(zhong) 培養(yang)

  宏觀地說,每一次電影節展都是一次電影藝術的普及活動。中國的電影節展直接麵對著億(yi) 萬(wan) 中國觀眾(zhong) 和影迷,有海量的受眾(zhong) 群體(ti) ,是電影教育和電影藝術普及的絕佳場域。如經典電影的修複放映活動,向廣大觀眾(zhong) 和影迷展示了經典電影的藝術魅力,把枯燥的電影文化遺產(chan) 變成了生動的光影實踐,也給電影群眾(zhong) 文化融入了電影史的深厚底蘊,有效提升了電影藝術普及的文化內(nei) 涵和藝術品格。可見,電影節展中的展映活動,是對日常電影放映的有效補充,使中國觀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觀看平時不容易看到的世界電影藝術精品甚至孤品,起到重要的電影藝術普及作用。上海國際電影節和北京國際電影節,幾乎每年的展映片目都有上百部,堪稱影迷們(men) 的年度“光影盛宴”,每到此時,都有影迷從(cong) 天南海北不辭辛苦地趕來,隻為(wei) 能在大銀幕上看到心儀(yi) 已久的電影作品。而相應的搶票活動也成了影迷們(men) 的“狂歡”,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部分熱門影片的票開票數秒即售罄,足見電影藝術對大眾(zhong) 的吸引力之強。

  不過,讓廣大觀眾(zhong) 近距離地在大銀幕上看到優(you) 秀的電影作品,隻是給大眾(zhong) 推開了一扇電影藝術的大門。觀眾(zhong) 走進這扇大門後,如果能通過相應的教育普及活動獲得更多電影知識,從(cong) 而了解電影、喜愛電影,這樣更能有效推進電影藝術的普及,引導人們(men) 形成健康向上的電影群眾(zhong) 文化。從(cong) 這個(ge) 角度看,電影節展中的見麵會(hui) 、論壇、講座、沙龍等交流活動,也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yi) ,是電影群眾(zhong) 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如長春電影節專(zhuan) 設群眾(zhong) 文化單元,以潮流汽車影院、精美主題影展、電影沉浸式體(ti) 驗等活動,讓市民感受電影藝術的獨特魅力,參與(yu) 者直呼“沒想到電影還能這麽(me) 好玩”。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則結合地域特色,設置戶外沙灘展映活動,以經典電影吸引不少居民和遊客前來觀賞,不失為(wei) 電影藝術普及教育的一次新穎實踐。

  中國電影節展的電影藝術普及功能也因互聯網的幫助如虎添翼。如果說,票務電商平台和影迷資訊交流平台主要發揮著互聯網服務於(yu) “看電影”的功能,那麽(me) 專(zhuan) 家學者、影迷觀眾(zhong) 在網絡社區裏的評論、交流、討論,則發揮了互聯網服務於(yu) “評電影”的功能。每到電影節展之時,在網絡空間裏都會(hui) 形成相應的討論熱點,掀起大眾(zhong) 電影評論賞析的層層聲浪。電影節展終會(hui) 落幕,但電影文化的豐(feng) 富實踐永不停歇,應當說,網絡空間在這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guan) 鍵作用,也成為(wei) 中國電影文化的生動舞台。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