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時評】統籌兼顧推進學科專業調整優化

發布時間:2023-04-26 10:0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時評】

  作者:張筠(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四川省社會(hui) 科學院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特約研究員)

  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調整優(you) 化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我國高等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工作作出新的係統部署。《方案》明確,到2025年,優(you) 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zhuan) 業(ye) 布點;建好10000個(ge) 左右國家級一流專(zhuan) 業(ye) 點、300個(ge) 左右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ang) 基地;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養(yang) 體(ti) 係,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建成高等教育強國等。

  高等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調整,在我國已形成製度性安排。每一次調整都引發廣泛的社會(hui) 關(guan) 注,這一次亦然,甚至關(guan) 注度和討論度更高。《方案》提出,在未來3年內(nei) 調整優(you) 化高校20%左右學科專(zhuan) 業(ye) 布點,而據官方統計,近年來普通高校本科專(zhuan) 業(ye) 每年的調整幅度僅(jin) 為(wei) 約5%。截至2023年5月31日,我國現階段共有高校3013所,在學人數達4655萬(wan) 人,從(cong) 如此龐大的高等教育規模觀之,本輪調整優(you) 化的幅度不可謂不大,所涉及的教師和學生人數不可謂不多。另一方麵,隨著高考日益臨(lin) 近,如何針對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變化進行誌願填報,事關(guan) 考生的職業(ye) 選擇與(yu) 發展,因而也備受關(guan) 注。

  高等教育的學科專(zhuan) 業(ye) 是知識傳(chuan) 承創新的主要場域和核心支柱,也是高等教育為(wei) 教育、科技、人才共同形成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核心變量。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數字技術催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深刻變革,國家和社會(hui) 發展提出超大規模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要求。在此背景下,本輪高校學科專(zhuan) 業(ye) 調整優(you) 化,正是要以學科專(zhuan) 業(ye) 調整優(you) 化推動教育變革,積極回應世界發展和時代變遷所帶來的機遇與(yu) 挑戰,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更加多元、個(ge) 性化、高質量教育的需求,為(wei) 國家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高校學科專(zhuan) 業(ye) 調整優(you) 化,是高等教育服務國家需求、建設高質量體(ti) 係、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ju) 措。推進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調整優(you) 化改革,切實將《方案》規劃圖變成實景圖,需要我們(men) 牢固樹立係統思維,既兼顧當前的主體(ti) 利益,更要重視未來戰略布局,既注重速度變革,更突出效率變革,真正讓學科專(zhu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同新發展格局所需要的教育結構和人才培養(yang) 結構相匹配,蹄疾步穩走好創新人才自主培養(yang) 之路。

  落實好高校學科專(zhuan) 業(ye) 調整優(you) 化的部署,對於(yu) 廣大高校來說,根據自身學科專(zhuan) 業(ye) 特色和優(you) 勢、平衡好守正與(yu) 創新的關(guan) 係至關(guan) 重要。現代科技革命與(yu) 產(chan) 業(ye) 革命交互影響,使得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速率呈指數級增長,學科專(zhuan) 業(ye) 調整與(yu) 不斷湧現的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存在時空彈性問題。高校促進教育鏈、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更緊密銜接,將能更有力破解長期以來學科專(zhuan) 業(ye) 優(you) 化調整與(yu) 市場需求對接“慢半拍”的壁障,打通與(yu) 市場連接的“最後一公裏”。當然,學科專(zhuan) 業(ye) 調整優(you) 化不是推倒重來,也不是做簡單的加減法,而是在不斷調整中進行優(you) 化,實現有機更新,穩健有序做好升級換代。

  優(you) 化學科專(zhuan) 業(ye) 布局,宜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以避免出現部分高校“蹭熱”和低水平重複造成新的“結構增加”問題。哪些學科專(zhuan) 業(ye) 需要調整優(you) 化,高校要進行充分的論證和謹慎的規劃,且當注重特色學科的文化傳(chuan) 承,深耕細作學校獨具特色的傳(chuan) 統優(you) 勢學科,統籌“高峰”與(yu) “平原”學科專(zhuan) 業(ye) ,隻有既激活傳(chuan) 統學科潛能,同時孵化新興(xing) 前沿學科,才有可能形成主體(ti) 學科、主幹學科、支撐學科、特色學科、交叉學科和新興(xing) 學科等交叉融合的學科體(ti) 係。

  推動學科專(zhu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要強化新設專(zhuan) 業(ye) 學科的質量監測和跟蹤管理,製定新一輪學科專(zhuan) 業(ye) 的評價(jia) 標準也不宜遲。高校要根據調整優(you) 化的學科專(zhuan) 業(ye) 加緊做好設施設備、師資建設等相關(guan) 配套和迭代更新,設置好與(yu) 調整優(you) 化後學科專(zhuan) 業(ye) 相匹配的課程模塊,以新的課程群支撐新的專(zhuan) 業(ye) 群、學科群。穩慎推進新舊學科專(zhuan) 業(ye) 的漸次接轉,特別要做好當下在讀大學生的融合與(yu) 交叉培養(yang) 。加緊研製新的學科專(zhuan) 業(ye) 科學評價(jia) 方案,以新的評價(jia) 方式為(wei) 杠杆導引激活整體(ti) 辦學活力,推動學科專(zhuan) 業(ye) 建設高質量發展。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