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春天 赴一場光影之約

發布時間:2023-04-27 10:07:00來源: 人民日報

  原標題:雲(yun) 集中外佳片、探尋創作之道,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舉(ju) 辦

  春天,赴一場光影之約  

  核心閱讀

  4月22日,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如約而至。來自世界各地的優(you) 秀電影同台競技,專(zhuan) 業(ye) 人士探討電影產(chan) 業(ye) 發展,文化惠民活動豐(feng) 富……曆經十三載,北影節日益成為(wei) 國際交流、文明互鑒的重要平台,不僅(jin) 為(wei) 電影發展帶來更多新機遇,也讓更多觀眾(zhong) 得以感受光影的魅力。

  4月22日晚,一段溫暖激昂的短片在北京懷柔雁棲湖畔拉開光影帷幕,開場秀《春天,來北京看世界最好的電影》發出誠摯邀約,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以下簡稱“北影節”)啟幕,為(wei) 世界電影注入一段北京春天的浪漫記憶,增添一抹活力澎湃的中國色彩。

  來自世界各地的優(you) 秀電影同台競技,專(zhuan) 業(ye) 人士探討電影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觀眾(zhong) 享受光影帶來的樂(le) 趣……走過13年的北影節全力打造國際性、專(zhuan) 業(ye) 性與(yu) 群眾(zhong) 性為(wei) 一體(ti) 的電影節,也日益成為(wei) 世界了解中國電影、中華文化的一個(ge) 窗口。

  光影為(wei) 媒,促進文明互鑒

  4月23日下午,影迷趙曉慧在北京朝陽合生匯杜比影院觀看了一部展映電影。“雖然文字語言不通,但是電影語言是相通的。”趙曉慧說,電影是了解世界、感受文化的窗口之一。

  電影是文化交流合作、文明交流互鑒、展示塑造國家形象的載體(ti) 和重要平台。“北京作為(wei) 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是當代中國電影發展最活躍的城市。北影節已經成為(wei) 中外電影交流乃至中外文明互鑒的重要平台。”北京市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hui) 委員徐和建說。

  曆經十三載,北影節展映中外影片4000餘(yu) 部、1萬(wan) 餘(yu) 場次,逐步成長為(wei) 國際交流的大平台,為(wei) 世界電影發展帶來了更多新機遇、新可能。

  北影節是電影人靈感碰撞的搖籃。主競賽單元大獎——“天壇獎”一直是北影節的重頭戲。該獎設立以來,越來越多世界電影人日益看重這項榮譽。今年,“天壇獎”共收到來自93個(ge) 國家和地區的1488部影片報名,其中外國影片占比超過80%,數量再創新高,入圍的15部影片來自不同國家,類型豐(feng) 富,主題多元,文化多樣。

  “電影作為(wei) 人類共通的藝術形式,是世界人民彼此交流的重要載體(ti) ,極具文化力和感召力。”在北影節上,中國電影博物館黨(dang) 組書(shu) 記、館長陳玲說,電影作為(wei) 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成為(wei) 中國參與(yu) 全球化進程、發揮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媒介。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倡議給國際電影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新機遇,10年來絲(si) 綢之路沿線國家電影交流和合作日益深入。本屆北影節特別策劃“絲(si) 路十年聯想未來:電影亞(ya) 洲連線”主題,放映10部絲(si) 綢之路沿線國家出品的最新影片,展現亞(ya) 洲電影創作力量。

  創新表達,講好中國故事

  “從(cong) 春節檔開始,不同類型、題材的電影如雨後春筍上映。”北影節上,中國電影資料館黨(dang) 委書(shu) 記、館長孫向輝介紹,截至4月22日,今年我國已經上映了150部影片,觀影人次超過3.89億(yi) 。

  在“用電影語言講好中國故事”論壇上,主持人拿出3張票根,展示他今年年初在國外看的3部國產(chan) 電影:《流浪地球2》《無名》《滿江紅》,“現場效果非常好。”

  當前,中國電影正處於(yu) “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轉型的關(guan) 鍵期,本屆北影節的“北京策劃·主題論壇”將“電影強國論壇”品牌化,邀請中外重量級嘉賓,舉(ju) 辦3場電影強國論壇和多場專(zhuan) 業(ye) 論壇,解讀如何讓中國電影抓住機遇,提升其國際性、專(zhuan) 業(ye) 性、引領性。

  眾(zhong) 多專(zhuan) 家提出要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必須用電影語言講好中國故事。不僅(jin) 要做好借船出海,還要體(ti) 現共同的價(jia) 值觀。以《流浪地球2》為(wei) 例,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傅若清認為(wei) ,該片之所以在海外獲得票房和口碑,不僅(jin) 是因為(wei) 科幻類型片更加國際化,更重要的是,影片體(ti) 現的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價(jia) 值觀在海外傳(chuan) 播過程中產(chan) 生共鳴。

  這與(yu) 張藝謀的觀點不謀而合。在“天壇獎”國際評委會(hui) 媒體(ti) 見麵會(hui) 上,麵對“電影創作如何找準‘中國式浪漫’這般世界共通的情感語言”的提問,張藝謀表示,人類情感有共通之處,在此基礎上去塑造人物、解構故事就會(hui) 打動觀眾(zhong) ,“好的作品是能喚起人們(men) 的共情力的。”

  講好中國故事也離不開青年影人的接續奮鬥。近年來,北影節不斷完善青年導演培育體(ti) 係。今年,創投單元共有874個(ge) 項目報名,數量再創新高。除了加強“項目創投”終審評委陣容,還首次增設“首席製作人”團隊,邀請多位頭部影業(ye) 負責人票選“最具市場關(guan) 注項目”。青年影像挑戰計劃、青年電影人論壇、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征稿……係列活動吸引千餘(yu) 所高校的師生參與(yu) ,大學生電影節迎來“而立之年”,為(wei) 中國電影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優(you) 化供給,落實文化惠民

  4K版本的《悲情城市》《天若有情》及巨幕版本的《2001太空漫遊》,電影票售罄時間分別為(wei) 6秒、8秒、9秒。

  北影節展映一開票,不少電影票便瞬間售罄。今年“北京展映”精選180餘(yu) 部中外優(you) 秀電影作品,在27家合作影院進行集中放映。據介紹,今年“北京展映”在延續經典單元設置的基礎上,優(you) 化供給,設計“焦點影人”“女性之聲”“華語力量”等多個(ge) 策劃主題,為(wei) 觀眾(zhong) 奉上新穎、豐(feng) 富、立體(ti) 的展映節目。同時,本屆北影節繼續保留“雲(yun) 上北影節”的展映、互動、點播、市場展會(hui) 等功能。愛奇藝“雲(yun) 上北影節”專(zhuan) 區,設置“雲(yun) 上展映”“雲(yun) 端點播”等活動,供影迷選擇。

  往屆大受歡迎的“VR虛擬現實單元”,在本屆北影節全麵升級為(wei) “XR(擴展現實)展映單元”,引入世界電影前沿科技與(yu) 創新元素,為(wei) 觀眾(zhong) 創造深度沉浸式的觀影體(ti) 驗。在北京市東(dong) 城區前門·書(shu) 香世業(ye) 街區南曉順玖號空間,觀眾(zhong) 戴上特製眼鏡等裝備,感受高科技給影視戲劇帶來的變化。

  電影嘉年華同樣精彩。“沉浸感十足,感覺在《滿江紅》電影中走了一遭,過癮!”北京市民李盼驚喜地說。在懷柔影都花海,北影節打造了集電影《滿江紅》場景遊玩、國潮市集體(ti) 驗為(wei) 一體(ti) 的新型文旅主題空間,涵蓋主題文創、特色演藝、美食娛樂(le) 等多種業(ye) 態。徜徉於(yu) 光影廊道,一步一景,與(yu) 古風裝束的才子佳人相遇。作為(wei) 北影節的主單元活動之一,電影嘉年華推出40餘(yu) 項活動和近100個(ge) 體(ti) 驗項目,強化影視文化+娛樂(le) 遊玩聯動體(ti) 驗。

  本屆北影節還舉(ju) 辦中國·北京電影之夜、北京國際體(ti) 育電影周、“一聲所愛”電影金曲音樂(le) 會(hui) 、短視頻單元等“電影+”跨界活動,進一步豐(feng) 富文化惠民活動。

  在這個(ge) 欣欣向榮的春天,北影節正為(wei) 世界電影的繁榮發展注入新鮮活力。(潘俊強 任姍姍)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