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奧密克戎變異株再次感染,隻有少數需醫療幹預
5月5日,中國疾控中心周報(CDC weekly)發布《預先計劃的研究:奧密克戎變異株再次感染的相關(guan) 因素——中國廣東(dong) 省,2022年12月至2023月1月》,研究結果顯示,在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6個(ge) 多月後,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幾率明顯增加。大多數再次感染病例都有症狀,但隻有少數人需要醫療幹預。
文中介紹,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間,廣東(dong) 省出現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情況。該研究調查了廣東(dong) 省的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率和相關(guan) 因素。所有的再次感染都是在2022年12月開始的第一波廣泛社區傳(chuan) 播中發現的。該研究估計,原始毒株原發感染的再感染率為(wei) 50.0%;阿爾法或德爾塔變異株的再感染率為(wei) 35.2%;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再感染率為(wei) 18.4%;奧密克戎變異株初次感染後3到6個(ge) 月內(nei) 的再次感染發生率為(wei) 4.0%。此外,94.2%的再次感染病例有症狀,但隻有7.7%的病例需要醫療幹預。
該研究結果顯示,奧密克戎變異株初次感染後3至6個(ge) 月內(nei) 再次感染的風險較低。在首次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6個(ge) 多月後,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幾率明顯增加。大多數再次感染病例都有症狀;然而,隻有少數人需要醫療幹預,沒有發現危重病例。無論病毒變異或上次感染後經過的時間如何,既往感染所賦予的保護可能有助於(yu) 降低再次感染後重症的發生率。研究團隊發現,醫護人員的再次感染發生率高於(yu) 其他人群。
此外,至少在未來三個(ge) 月內(nei) ,奧密克戎變異株在廣東(dong) 省引發大規模疫情的可能性相對較低。盡管如此,對新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仍需保持監測,進行基於(yu) 人群的常規抗體(ti) 水平調查仍然至關(guan) 重要。
中國疾控中心周報還發布了《預先計劃的研究:第二波新冠肺炎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時間和規模——189個(ge) 國家和地區,2021年11月至2023年2月》,文中介紹,在大多數國家,由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的第二波疫情,出現在第一波疫情發生後的5至7個(ge) 月內(nei) ,第二波疫情的規模明顯低於(yu) 第一波疫情。此外,該研究結果顯示,在151個(ge) 北半球國家中,有107個(ge) 國家發生第二波新冠感染的高峰時間,為(wei) 2022年6月1日至8月30日,這表明溫暖的天氣對遏製疫情傳(chuan) 播的影響有限。(實習(xi) 記者 柴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