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提能,構築四大支柱產業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轉型提能,構築四大支柱產(chan) 業(ye)
——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推動現代化產(chan) 業(ye) 發展建設
光明日報記者 王瀟 光明日報通訊員 馬昕瑜 劉佳
五月的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大地,一個(ge) 個(ge) 重大項目落地投產(chan) ,一處處產(chan) 業(ye) 集群提速競跑,一條條轉型賽道通達遠方,蓬勃脈動的鄂爾多斯生機無限。
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推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集群發展”“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這些部署要求為(wei) 鄂爾多斯這樣的資源型城市推進產(chan) 業(ye) 集約、集聚、集群發展,促進產(chan) 業(ye) 鏈條延伸、規模提升、技術躍升、價(jia) 值攀升指引了方向。
作為(wei) 國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電基地、現代煤化工生產(chan) 示範基地,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服務自治區建設國家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鄂爾多斯堅持綠色、高質量發展不動搖,結合地區實際、發揮比較優(you) 勢,促轉型、提能級,加快構築能源產(chan) 業(ye) 、現代煤化工產(chan) 業(ye) 、新能源產(chan) 業(ye) 和羊絨產(chan) 業(ye) 四大支柱產(chan) 業(ye) ,將黨(dang) 中央和自治區的一攬子“統考卷”細化成推動地方發展的“必答題”,努力釋放傳(chuan) 統能源產(chan) 業(ye) 的存量、提升現代能源產(chan) 業(ye) 的增量,以產(chan) 業(ye) 轉型的升級增加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能”力十足
走進國能神東(dong) 煤炭集團上灣煤礦,透過機房裏的大屏幕,就能感知深藏地下的“烏(wu) 金”煤炭的魅力。追隨著工作人員的鼠標,切割、破碎、運輸、洗選等環節一覽無餘(yu) ;運輸皮帶上,不停滾動的煤炭,躍動著飽滿的韻律。
為(wei) 了全力完成穩生產(chan) 保供應任務,上灣煤礦生產(chan) 的原煤主要外運至黃驊港、天津港、包頭煤製烯烴等地,再由港口發往全國各地。
鄂爾多斯煤炭產(chan) 量居全國煤炭總產(chan) 量的五分之一,煤炭銷量達8.4億(yi) 噸,承擔了全國6.68億(yi) 噸煤炭的保供任務。為(wei) 構築世界級能源產(chan) 業(ye) ,鄂爾多斯堅決(jue) 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責任,全麵落實“深入推進能源革命”重要要求,預計到“十四五”末,煤炭產(chan) 量達到10億(yi) 噸以上,電力裝機突破1億(yi) 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占比超50%,天然氣產(chan) 量達到330億(yi) 立方米以上。建成世界一流綜合能源生產(chan) 基地,可謂“能”力十足。
何以“穩”,如何“保”?“智慧”是路徑。上灣煤礦致力於(yu) 通過建設綠色智能、安全高效、清潔低碳的世界一流示範礦井,推動煤炭產(chan) 業(ye) 向綠色清潔、智能高端方向發展。在這裏,綜采、掘進、移動巡檢、機器人、智能化選煤等11大類、500多個(ge) 智能化項目得到應用。
“在做好清潔低碳技術推廣應用的同時,我們(men) 將積極推動裝備節能降耗升級改造;圍繞智能化礦山建設目標,重點實施采煤、掘進、機電、輔助運輸智能化升級,強化‘5G+智能化’應用。”國能神東(dong) 煤炭集團上灣煤礦黨(dang) 委書(shu) 記、礦長張立輝說。
不僅(jin) 如此,在鄂爾多斯久泰能源集團年產(chan) 60萬(wan) 噸聚烯烴項目生產(chan) 車間,一袋袋由黑色煤炭華麗(li) 轉變的白色聚丙烯產(chan) 品被機器裝置迅速打包進入流水線,源源不斷輸送至全國各地。這正是鄂爾多斯煤炭產(chan) 業(ye) “綠色”轉身,實現“從(cong) 一塊煤到一匹布”轉變的集中體(ti) 現。不斷提升煤炭就地轉化率,大力發展煤化工產(chan) 業(ye) ,並形成較為(wei) 完備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集群,煤炭在這裏被“吃幹榨淨、由黑變白”。
據介紹,鄂爾多斯大力構築世界級現代煤化工產(chan) 業(ye) ,促進煤化工產(chan) 業(ye) 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能源加工轉換效率由2012年的65.8%提高至2021年的69.9%,煤炭就地轉化率達到21%。先後引進實施煤炭精深加工、轉化增值項目,構築煤製油、煤製氣、煤製甲醇和烯烴、煤基新材料等多條產(chan) 業(ye) 鏈,實現煤化工產(chan) 業(ye) 縱向梯度增值,成為(wei) 國內(nei) 門類最全、規模最大的現代煤化工試驗示範項目集中區,已形成現代煤化工產(chan) 能1925萬(wan) 噸。
“風光”無限
置身於(yu) 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烏(wu) 吉爾風電場的風力發電機群中,一台台巨型白色大風機高高矗立,連綿起伏的山梁上如繁星密布的巨型風機迎風“起舞”,風力帶動葉片旋轉,轉化為(wei) 源源不斷的清潔電能,給草原帶來無限生機。
為(wei) 有效提高北方風能資源豐(feng) 富地區消納風電能力,促進城鎮能源利用清潔化,2018年3月,唐桂井風電場開工建設,當年11月並網發電,裝機容量為(wei) 100兆瓦。該風電場直供杭錦旗勝利小區供熱站,將一股股熱流輸入千家萬(wan) 戶,是鄂爾多斯市首家清潔供暖項目。
構築世界級新能源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鄂爾多斯深入落實“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重要要求,推進“風光氫儲(chu) 車”五大產(chan) 業(ye) 全鏈條發展,“風光”無限。
“你在采煤沉陷區看到過藍色的大海嗎?在我們(men) 烏(wu) 蘭(lan) 木倫(lun) 鎮巴日圖塔村的山坡上就有‘大海’。”伊金霍洛旗烏(wu) 蘭(lan) 木倫(lun) 鎮巴日圖塔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軍(jun) 給記者賣起了關(guan) 子。原來,巴日圖塔村的4.2萬(wan) 畝(mu) 采煤沉陷區土地,被藍汪汪的光伏發電板鋪滿了,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同深藍的海水,波光粼粼,令人震撼。這就是天驕綠能50萬(wan) 千瓦采煤沉陷區生態治理光伏發電示範項目,用當地老鄉(xiang) 的話來講:“村裏種起了‘太陽’。”項目采取光伏+生態治理+草畜一體(ti) 化推進,建設裝機容量為(wei) 50萬(wan) 千瓦的光伏電站,年均發電量約9億(yi) 千瓦時。
“我們(men) 通過‘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治沙改土,水資源綜合利用等多位一體(ti) 的循環發展模式,開展‘光伏+生態’礦山修複治理,實現了新能源與(yu) 生態建設融合發展。”張軍(jun) 說,光伏不僅(jin) 為(wei) 采煤沉陷區提供了治理新樣板,也為(wei) 當地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與(yu) 此同時,鄂爾多斯讓氫能源的“火種”在北疆草原亮起來。一輛49噸重卡加滿氫氣隻需20分鍾左右就可續航450公裏,而這樣的新能源汽車正在從(cong) 鄂爾多斯市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chan) 線駛出。
“我們(men) 配備全國智能化程度最高、設備最先進的自動化生產(chan) 線,核心零部件和生產(chan) 母機100%國產(chan) 化,產(chan) 品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不僅(jin) 是內(nei) 蒙古自治區首條大功率燃料電池電堆和動力係統生產(chan) 線,也是全球領先的大規模電堆生產(chan) 線。”鄂爾多斯市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上誌說。
“氫”裝上陣,產(chan) 業(ye) 煥新。伊金霍洛旗大力發展氫能產(chan) 業(ye) ,全力培育“風光氫儲(chu) 車”新能源產(chan) 業(ye) 集群。截至目前,已累計在礦區推廣應用近300輛氫能和電動新能源重卡,率先在全國打造以氫能源為(wei) 主的新能源重卡應用示範基地。
“繁絨”發展
鄂爾多斯羊絨產(chan) 量占內(nei) 蒙古的52%,占全國22%,占世界13%。多年來,鄂爾多斯推動羊絨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已成為(wei) 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優(you) 質羊絨主產(chan) 區、羊絨製品生產(chan) 加工基地。
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巴音烏(wu) 素嘎查的布仁一家靠著從(cong) 絨山羊身上梳下的“軟黃金”,走上致富路。這幾年,通過自學人工授精、品種改良、標準化飼養(yang) 等技術,加上農(nong) 牧技術推廣中心的指導,布仁率先踏上畜種改良之路,產(chan) 羔率提高到150%,羊絨細度也從(cong) 17微米達到11.3微米,實現了科學養(yang) 殖增產(chan) 增收。“現在羊絨細度好了,品質高了,價(jia) 格自然是水漲船高,腰包也一天天鼓了起來。”布仁高興(xing) 地說。
為(wei) 了守好、壯大、叫響阿爾巴斯白絨山羊品牌,鄂托克旗充分依托自然資源稟賦和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實施絨山羊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阿爾巴斯絨山羊地理標誌保護工程、種質資源保護工程等一係列重點項目,全力推動阿爾巴斯白絨山羊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目前,全旗共建成絨山羊核心群88群,組建絨山羊高繁群40群,建成人工授精站357處,絨山羊存欄穩定在150萬(wan) 隻左右、年產(chan) 原絨1200噸。
在鄂爾多斯市東(dong) 勝區罕台鎮鄂爾多斯集團現代羊絨產(chan) 業(ye) 園的針織二廠,一排排電腦橫機正在自動運轉,生產(chan) 線有條不紊,一件件優(you) 質的羊絨服裝產(chan) 品經過數道工序從(cong) 這裏走向世界各地。
正躬身忙碌於(yu) 車間的鄂爾多斯集團針織二廠編織車間主任王奎良告訴記者,針織二廠現有電腦橫機360台,另外還有國產(chan) 提花設備36台,年產(chan) 能達到150萬(wan) 件。
“目前,研究產(chan) 業(ye) 鏈條已經延伸到絨山羊育種、牧場的牧草以及生態的研究,真正實現了整個(ge) 羊絨生態的最全產(chan) 業(ye) 鏈研究和拓展。”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絨紡事業(ye) 部副總經理兼技術中心主任高麗(li) 忠表示,日前,由鄂爾多斯集團主導製定的ISO 5162:2023《紡織品 分梳山羊絨品質標識規範》國際標準由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發布實施。近幾年,集團在創新方麵不斷加強與(yu) 高等院校、行內(nei) 知名企業(ye) 進行合作,2022年10月,由鄂爾多斯牽頭成立了全國羊絨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了8所院校、6家標準研製單位、各個(ge) 羊絨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企業(ye) 形成聯盟,未來將持續打造羊絨產(chan) 業(ye) 發展新平台,實現共聚共生、共建共創、共享共贏,增強中國羊絨產(chan) 業(ye) 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提高中國羊絨在國際羊絨舞台上的影響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